《三體》全新升級 :它會成長但依然單純
科幻動畫片《三體(ti) 》於(yu) 2022年12月10日開播,距離《三體(ti) 》科幻小說初次亮相已有16年之久。
2006年5月,一部叫《三體(ti) 》的科幻小說在《科幻世界》連載發表(2011年《三體(ti) 》三部出齊),當時包括作者劉慈欣和編輯乃至讀者都沒有想到的是,這部小說會(hui)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收獲無數讀者,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在全世界出版,銷量突破2900萬(wan) 冊(ce) ,創下中國圖書(shu) 海外版權銷售紀錄,並在2015年獲得有“科幻界奧斯卡”美譽的雨果獎。劉慈欣也從(cong) 山西娘子關(guan) 電廠一名默默無聞的工程師,變成“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推向世界水平”的科幻大家。
“讀者在這部小說中究竟看到了什麽(me) ?吸引他們(men) 的是其中的現實,還是對現實的超越?是其中因幻想而變形的科技還是真正的科技本身?是其中的外星他者,還是他者所映射出的人類自身?是心中的道德還是頭頂的星空?……這些我真的不知道。”2022年,由《科幻世界》雜誌打造、重慶出版社出版的《三體(ti) 》三部曲十六周年全新升級版,於(yu) 12月5日正式發布。劉慈欣也借此機會(hui) ,通過錄製視頻和自序文字透露他的心底之謎。
劉慈欣與(yu) 讀者“探討”:歌者文明社會(hui) 的人或生物是怎樣的?
在出鏡視頻中,劉慈欣感恩讀者多年的支持,最後拋出針對《三體(ti) 》中的熱度梗“破壁計劃”的互動性話題,《三體(ti) 》名句:“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化為(wei) “請回答!請回答!請回答!”激發讀者大開腦洞,再次踏上解讀“三體(ti) ”探索之旅。劉慈欣說:“作為(wei) 作者,我希望這個(ge) 想象空間是開放的,讀者可以在這個(ge) 空間中建設自己的世界,也希望這部作品能夠啟發讀者開拓更為(wei) 廣闊的思維和想象空間。基於(yu) 這一點,我想和大家探討一下,你們(men) 心目中,歌者文明社會(hui) 的人或者生物,是怎樣的呢?期待聽到你的回答。”
在劉慈欣構建的“三體(ti) ”科幻世界中,地球文明向宇宙發出的第一聲啼鳴,以太陽為(wei) 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處飛馳。四光年外,“三體(ti) 文明”正苦苦掙紮——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的百餘(yu) 次毀滅與(yu) 重生逼迫他們(men) 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三體(ti) 人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在運用超技術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之後,三體(ti) 人龐大的宇宙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從(cong) 中可以看出劉慈欣有著牢固的、全麵而綜合的知識大廈,其表現出來的恢弘的宇宙觀和詩意情懷,感動了無數讀者。
同樣是科幻作家的韓鬆說,“《三體(ti) 2:黑暗森林》是一場現代知識和文化的盛宴,從(cong) 物理學到宇宙學,從(cong) 腦科學到信息學,從(cong) 生態學到文化學,從(cong) 軍(jun) 事學到社會(hui) 學,從(cong) 數學到心理學,從(cong) 文學到哲學……書(shu) 中大量的知識細節十分真實和嚴(yan) 密,許多的技術表述都需要用一篇學術論文來支撐。在我看來,《黑暗森林》不僅(jin) 具有自然科學的內(nei) 核,更具有人文科學的內(nei) 核,使作品雄峙起來的,是基於(yu) 社會(hui) 科學的一些重要推論,從(cong) 而使它超越了一般的硬科幻,使之厚重、深沉而耐人尋味。人性(或生命性、文明性)成了《黑暗森林》的重大主題,成為(wei) 它極為(wei) 耀眼的光芒。”
本次推出《三體(ti) 》三部曲十六周年全新升級版,包括對文本內(nei) 容進行重新校對,將編校誤差控製在三萬(wan) 分之一以下,並且梳理了文本漏洞,重新整理內(nei) 文注釋,增補了必要注釋內(nei) 容。值得注意是,全新版本的裝幀也亮點十足。三體(ti) 三部曲的封麵分別以紅紫、黯綠、深藍為(wei) 主色調,以每一部中最著名的科幻產(chan) 物(其中包括VR三體(ti) 星、金字塔、陣列計算機;“水滴”武器;二向箔)為(wei) 主體(ti) ,繪畫每一部中最震撼最衝(chong) 擊的場景。
“三體(ti) ”如何影響國外讀者?聽聽日本、俄羅斯科幻人怎麽(me) 說
新版本除了新增劉慈欣自序,還新增了包括俄羅斯科幻編輯德米特裏·茲(zi) 洛特尼茨基、日文版《三體(ti) 》翻譯大森望、複旦大學中文係教授嚴(yan) 峰、科幻作家韓鬆、詩人廖偉(wei) 棠等人在內(nei) 的國內(nei) 外科幻界、文學界名家執筆的精彩評論文章。
俄羅斯科幻編輯德米特裏·茲(zi) 洛特尼茨基以一位資深俄羅斯科幻人的角度,描述劉慈欣對於(yu) 俄羅斯讀者的影響,並詳細分析了劉慈欣《三體(ti) 》係列在俄羅斯的三項成功秘訣。
其中提到,劉慈欣繼承了科幻“三巨頭”(克拉克、海因萊因和阿西莫夫)的光榮與(yu) 傳(chuan) 統,其作品給俄羅斯讀者帶來的情感體(ti) 驗和印象,與(yu) 那些經典科幻作品相當。此外,劉慈欣書(shu) 中對科學、理性力量及人類精神的頌揚,以及引人入勝的情節、有趣的世界觀、令人印象深刻的戲劇性片段及史詩性的場麵描寫(xie) ,也令俄羅斯讀者著迷。
《三體(ti) 》日文版翻譯大森望在文章中講述了《三體(ti) 》在日本科幻界帶來的風暴,許多不看科幻的人都成為(wei) 《三體(ti) 》的受眾(zhong) ,讚美《三體(ti) 》的硬科幻本色和飛揚壯闊的黃金時代氣質,表達對中國科幻的欣賞和亞(ya) 洲科幻能有更廣闊未來的美好希冀。大森望提到,“三體(ti) ”三部曲在日本也引發了任何人都料想不到的中國科幻潮。不隻是引進出版《三體(ti) 》的老牌科幻出版社早川書(shu) 房,連其他出版社也都一個(ge) 個(ge) 加入引進出版中國科幻的爭(zheng) 奪戰之中。
2021年,劉慈欣、陳楸帆和韓國的金草葉以遠程視頻的方式參加了日本第一線科幻作家們(men) 的討論,並以“世界科幻作家會(hui) 議”的形式通過電視節目在日本播送。
劉慈欣談“三體(ti) ”如孩子:它會(hui) 成長,但依然單純
一部卓越的小說發表之後,往往成為(wei) 被讀者無限延伸的對象。在新版序言中,劉慈欣坦露初心,坦言自己最初創作這部小說時,是在寫(xie) 一部科幻小說,“現在這本書(shu) 在我的心目中仍然是一部科幻小說。正如岡(gang) 恩所指出的那樣,真正的科幻小說最大的特征是‘無所指’,它沒有指向現實或別的什麽(me) 東(dong) 西,它隻是指向科幻自身。這個(ge) 精辟的論點指出了科幻小說自身所固有的一種單純。如果非要把作品比作自己的孩子的話,那經過這十餘(yu) 年,這個(ge) 孩子可能會(hui) 成長為(wei) 一個(ge) 很成熟很複雜的人,但在我的眼中,他仍然是單純的孩子。”
劉慈欣還提到,自己“一直有一種幸運感,慶幸我能夠在外星人降臨(lin) 我們(men) 的世界之前寫(xie) 完並出版了這部小說。外星人的降臨(lin) 對人類是福是禍現在誰都不知道,但對《三體(ti) 》肯定是一場災難。有人可能覺得可笑,但我這種感覺是真誠的。如果要回答這樣一個(ge) 問題:什麽(me) 樣的科幻題材是離現實最近的?我會(hui) 毫不猶豫地回答是外星人。與(yu) 其他科幻題材相比,外星人具有最大的不確定性,這個(ge) 古老的科幻想象隨時都可能變成現實,這事一旦發生,將迅雷不及掩耳,而在那時,我們(men) 的生活、文化和哲學將完全改變,我們(men) 現在所關(guan) 注的一切將不再重要……我一直覺得,對外星智慧文明問題的漠視,是人類世界最不可思議的事情之一。”
封麵新聞記者張傑實習(xi) 生吳雨珂
(2022年12月16日 《華西都市報》 A14)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