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經濟印象:擴內需 謀創新 促開放
倪銘婭 連潤
編 者 按
2022年是黨(dang) 和國家曆史上極為(wei) 重要的一年。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宏偉(wei) 藍圖。本報今起推出“年終報道”,盤點2022年經濟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展望2023年發展新格局和資本市場新機遇。
二季度前期經濟明顯下滑、後期扭轉下滑態勢,三季度總體(ti) 恢複向好,四季度抓住窗口期推動經濟進一步回穩向上……
回望來路,2022年,中國經濟在較短時間內(nei) 止跌回穩,展現出強大韌性。展望前途,中國經濟韌性將進一步凸顯,潛力和活力持續釋放,新動力不斷壯大,多方麵優(you) 勢和條件構築有力支撐,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不會(hui) 改變。
激發活力 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
在廣西欽州市欽北區,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平陸運河青年樞紐施工現場熱火朝天。
“平陸運河馬道樞紐、青年樞紐、企石樞紐等控製性工程一期工程已陸續開工,預計明年2月底前具備全線開工條件。”平陸運河集團有限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
多地加速推進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用好財政金融工具加快設備更新改造,推出若幹舉(ju) 措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一係列政策舉(ju) 措瞄準堵點卡點,立足擴大內(nei) 需,在暢通經濟循環中激發活力。
前11月,網上零售占比持續提升,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4%,增速明顯快於(yu) 線下商品銷售,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wei) 27.1%,自9月份起占比連續提升。此外,受“雙11”網購促銷帶動,網絡購物帶動快遞等行業(ye) 較快增長,11月1日-11日快遞包裹處理量超42億(yi) 件,日均處理量超3.8億(yi) 件,是日常業(ye) 務量的1.3倍。
“隨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統籌水平不斷提高,拉動消費快速回升是推動明年內(nei) 需回暖和經濟穩步恢複的關(guan) 鍵。”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奐劼說。
加力擴內(nei) 需促消費的政策信號已經釋放。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要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付加奇說,隨著擴內(nei) 需促消費係列政策逐步見效,消費市場發展韌性持續顯現,居民消費需求將不斷釋放,市場銷售有望穩步恢複。
伴隨消費活力持續釋放,明年經濟有望整體(ti) 好轉。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明年國內(nei) 經濟增速將出現較大幅度反彈,其中居民消費修複將成為(wei) 主動力,經濟增長的內(nei) 生動力將明顯增強。
增強動力 新勢能持續壯大
在南京紫金山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圍繞6G通信技術和“衛星互聯網通信”技術進行重點攻關(guan) 。不久前,實驗室創下了6G傳(chuan) 輸速率的全球紀錄。
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說:“我們(men) 的目標是把這些技術成果形成廣大應用,賦能中國實體(ti) 經濟發展。”
向新而行,創新引擎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支撐。前11月,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8.0%;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等綠色智能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100.5%、44.1%、22.2%。
“新能源、新動能產(chan) 品生產(chan) 高速增長,彰顯工業(ye) 經濟韌性。”國家統計局工業(ye) 司副司長湯魏巍表示,工業(ye) 結構升級態勢未變,新動能繼續成長。
創新驅動下,狠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步伐正在加快。博覽財經首席經濟師李宏圖認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是明年產(chan) 業(ye) 政策的重點內(nei) 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關(guan) 鍵領域,對我國形成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和實現跨越式發展至關(guan) 重要。
“預計明年產(chan) 業(ye) 政策會(hui) 進一步聚焦關(guan) 鍵領域。”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所長吳垠說,推動“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良性循環可以發揮合力,有利於(yu) 突圍核心技術、增強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
看好潛力 吸引外資成效明顯
外資動向是觀察中國經濟的一個(ge) 重要窗口。
巴斯夫廣東(dong) 湛江一體(ti) 化基地開工建設、空中客車中國研發中心落戶蘇州工業(ye) 園區,歐萊雅首次在華成立投資公司,阿斯利康在青島成立以罕見病為(wei) 主題的創新中心……今年以來,跨國公司在華投資步伐明顯加快,我國吸收外資繼續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前三季度吸收外資額破萬(wan) 億(yi) 元,前10個(ge) 月引資規模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外資堅定選擇中國,透露出其對中國經濟中長期前景的看好。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說,隨著人口等要素稟賦變化,未來中國潛在增長率將逐步收斂至穩態水平,但仍高於(yu) 大部分國家。
對外資吸引力不斷增強,持續開放的中國大市場也是重要因素。《世界開放報告2022》顯示,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進展,開放指數從(cong) 2012年的0.7107提升至2020年的0.7507,提高了5.6%,排名從(cong) 第47位提升至第39位,成為(wei) 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可以預期,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政策將加力。“明年我國加大吸引外資力度的政策將更多聚焦兩(liang) 方麵,一是推動高水平開放,二是著力優(you) 化營商環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聶平香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