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文旅局局長楊潤雄:香港文化正呈現出新景象
中新社香港12月20日電 題:專(zhuan) 訪香港文旅局局長楊潤雄:香港文化正呈現出新景象
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
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ti) 育及旅遊局(文旅局)局長楊潤雄日前出席了香港藝術館60周年誌慶典禮,參觀了藝術館的兩(liang) 個(ge) 展廳,其中之一便是“浮華.仙境──嘉靖皇帝的虛擬世界”,該展覽運用多媒體(ti) 手法展出明代嘉靖皇帝時期的瓷器、畫像、掐絲(si) 琺琅等珍品。
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楊潤雄提到這一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展覽,也以此闡述香港在履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一曆史使命中所具備的優(you) 勢——中西薈萃。
楊潤雄既而指出,這種中西薈萃的特征並非單純指代中西方文化在這裏碰撞融合,而是香港本身早已形成華洋雜處的文化基因。具體(ti) 體(ti) 現到策展中,則是香港擅於(yu) 以一種接近西方思維的策展手法,從(cong) 全新角度呈現文物,解讀及推廣中國文化及傳(chuan) 統價(jia) 值觀。
基於(yu) 這樣的獨特優(you) 勢,盡管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文化藝術活動幾乎停頓,但在文旅局新成立後的這半年間,香港在文化藝術領域成績斐然,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令西九文化區世界級博物館群形成,也在民間掀起“一票難求”的熱潮,迄今接待超過60萬(wan) 人次。
“成立文旅局是值得鼓舞的事,這麽(me) 多年來,業(ye) 界一直需要一個(ge) 政策局專(zhuan) 責負責文化、體(ti) 育發展,聚焦他們(men) 麵對的困難。”文旅局成立後,便馬不停蹄地舉(ju) 辦亞(ya) 洲文化合作論壇2022,邀請包括韓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國家的文化部長及高層官員參與(yu) ,推廣亞(ya) 洲地區文化合作。
這也正與(yu) 新一份施政報告的目標契合,施政報告公布了一係列推動文化、藝術和創意產(chan) 業(ye) 發展邁向新台階的措施,當中特別指出要推動香港流行文化走出香港,包括支持與(yu) 內(nei) 地及亞(ya) 洲團隊合拍電影、電視劇,舉(ju) 辦“流行文化節”等。
對於(yu) 這些政策建議,楊潤雄透露,文旅局現正全力研究推動。“電影方麵我們(men) 過往跟內(nei) 地有很多合拍片,但跟亞(ya) 洲其他地方相對較少,未來希望能夠推動香港跟泰國、印度、韓國等國家合作,互相借鑒,摸索出一些新的題材,方便進入彼此的市場,從(cong) 而帶動整個(ge) 文化發展。”至於(yu) 電視節目方麵,楊潤雄則認為(wei) ,內(nei) 地經驗豐(feng) 富,過往兩(liang) 地合作效果、收視俱佳,可進一步加深合作。
另一項正在計劃中的則是“流行文化節”,楊潤雄表示,文旅局預計將會(hui) 在明年推出,形式包括講座、表演項目、電影放映及討論等。“明年也是我們(men) 香港兩(liang) 大巨星梅豔芳和張國榮去世20周年,讓大家重溫曆史和經典作品,從(cong) 中借鑒學習(xi) 。”楊潤雄期望的是,能夠通過聚焦經典的“流行文化節”,順著那個(ge) 光輝歲月的發展脈絡,從(cong) 中汲取經驗,從(cong) 而找出一些新的方向重振本地流行文化。
事實上,楊潤雄看到本地流行文化近年來已找到了一些新的路徑,呈現出文藝新的景象,這當中包括題材多元化的港產(chan) 劇情片層出不窮,以及受到歡迎的新生代偶像樂(le) 團。
每個(ge) 時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文化,身處其中的人自然潛移默化受到影響。楊潤雄能夠立刻想到的好電影就是《無間道》,這部獨具香港特色的警匪片,完美地處理了商業(ye) 與(yu) 藝術之間一貫以為(wei) 對立的迷思,最終被美國好萊塢翻拍為(wei) 《無間行者》。所以楊潤雄始終覺得,香港故事和文化特色是有觀眾(zhong) 、是吸引人的。
“流行文化有上有落,同一種文化表達或者方式,去到某一個(ge) 階段,就可能會(hui) 被其他東(dong) 西取代。那麽(me) 業(ye) 界就會(hui) 重新思考,尋找究竟現在社會(hui) 走向如何。”楊潤雄說,文旅局要做的事,就是鼓勵大家多做嚐試,把握時代脈搏與(yu) 大眾(zhong) 興(xing) 趣,從(cong) 而令香港文化潮流再度席卷而來。(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