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複中的物流業貨車司機感受“冰雪消融”
白雲(yun) 區大源北路的一家大型物流園外,進進出出的大貨車將手機地圖上的道路擠出一道長長的紅線。隨著進一步優(you) 化疫情防控“新十條”的落地,物流園正在恢複元氣,久未出現的堵車,剛剛撕掉的還留著膠水印漬的場所碼圖紙,一個(ge) 個(ge) 裝貨、卸貨忙得熱火朝天的卡車司機、叉車師傅,都在印證著這一點。盡管和鼎盛時期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對於(yu) 美好生活的期待,仍讓每個(ge) 人重拾起信心。
根據交通運輸部最新修訂發布的《道路貨運車輛、從(cong) 業(ye) 人員及場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七版)》要求,物流園取消了查驗健康碼、實施“落地檢”的相關(guan) 要求。疫情防控新形勢下,貨車司機等物流行業(ye) 工作人員正經曆怎樣的生活變化?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進行了調查。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武威(署名除外)
一張卷餅行天下
“師傅,你這邊再紮上一條繃帶,不然這幾個(ge) 桶容易掉下來。”物流園內(nei) ,曹澤好正在指揮兩(liang) 個(ge) 場站工人幹活。這一車,他拉的是1500桶洗衣劑,一桶10公斤,一排排壘在長約17.5米的大型半掛車上。
曹澤好出生於(yu) 1982年,臨(lin) 沂人,常年跑臨(lin) 沂-廣州專(zhuan) 線。“走高速要開30個(ge) 小時,走國道差不多48小時,現在運價(jia) 低、油價(jia) 高,買(mai) 主一趟運費才給8000多元,走高速一趟,成本就要9000多元,所以我們(men) 隻能走國道,省高速費。辛苦是辛苦些,但至少還能賺個(ge) 1000多元。”
作為(wei) 貨車司機,曹澤好心裏有筆“明白賬”。他的卡車百公裏要燒36升~40升柴油,目前1升零號柴油的價(jia) 格是7.7元,從(cong) 廣州開到臨(lin) 沂一路上大約2000公裏,光一趟油錢就要5500~6000元,此外,輪胎這一趟的折舊是1000多元,車子一年的保險是3萬(wan) 多元,高速路費2000多元。這些花銷,讓曹澤好隻能在國道上花更多時間。“2018年、2019年的行情比較好,那時油價(jia) 才4塊多,運費和現在差不多。”
曹澤好已經開車十幾年,他說現在廣州這裏的運費一直令他捉摸不定,“有些時候,運費可以一日三變,早上車多,買(mai) 主壓價(jia) ,8000多元一趟,到了中午車少,9000多元一趟,到最後要沒啥車了,10000多元的也有,運費多寡,全看運氣。反而,山東(dong) 的貨多一些,從(cong) 山東(dong) 送到廣州價(jia) 格能去到13000元,東(dong) 邊的淄博、青島能到15000元都有。但總之,現在市場上還是車多貨少,所以運價(jia) 上不去,隻能期待企業(ye) 能多點訂單,而我們(men) 在生活上現在也隻能盡可能節儉(jian) 一點。”
駕駛室不到4平方米的空間內(nei) ,集納了曹澤好的吃穿住行。副駕駛的座椅上,用塑料袋包著十幾張大卷餅,座椅下方則是好幾根大蔥,還有一個(ge) 大塑料盒裏,是家人臨(lin) 行前給他炸的小酥肉,此外還有幾個(ge) 蘋果、香蕉等水果,原本還有一些蔬菜,但從(cong) 臨(lin) 沂出發後沒多久,就已經吃光了。而今在外的每頓飯,曹澤好會(hui) 拿出一張卷餅,塞進一根大蔥,幾塊小酥肉,再蘸上一點老幹媽,然後大口大口地嚼,“從(cong) 山東(dong) 到廣州,來回一趟要六七天。我基本都是這麽(me) 吃,我以前還跑過一陣子新疆,也是這麽(me) 吃,現在不怎麽(me) 跑了,主要跑廣州這條線,考慮到疫情的關(guan) 係,所以我中途基本不敢下車吃飯。”
駕駛座的後麵橫放著一張床、一條被子,床的寬度不到1米,隻能容一人蜷著身子睡覺。每到晚上,曹澤好就會(hui) 到貨車司機圈子裏才知道的停車場過夜,那個(ge) 地方停一晚上收費40多元,還提供衝(chong) 涼的服務,“冬天可能會(hui) 停在服務站,但夏天還是要去那裏過夜,天太熱,不洗澡誰受得了?”
隨著進一步優(you) 化疫情防控“新十條”的落地,曹澤好的工作也有了變化,“現在都不掃場所碼,不查健康碼,也不查行程卡了,原本到物流園,我們(men) 要按照風險的不同,停靠在紅區、黃區、綠區,現在也不再這樣了,感覺開車沒那麽(me) 多禁忌,壓力也小很多,要不每到一個(ge) 地方,就會(hui) 有防疫人員來查一下,我們(men) 的效率就太低了。但我們(men) 現在還是要防感染,盡量晚感染。畢竟一旦感染了,總要停工一段時間,這對貨主還有我們(men) 都沒有好處。”
“這三年都沒掙到什麽(me) 錢,我想明年的情況再怎樣肯定不會(hui) 比今年差,咬著牙吧!”曹澤好說,幹貨車司機粗看毛利率還可以,但最大的問題是折舊,他的重卡車頭3年多前買(mai) 的時候是41萬(wan) 元,現在貸款雖已經還完,但如今車頭折舊下來隻值12萬(wan) 元,“希望明年能先把本金掙回來吧。疫情下,我們(men) 的很多同行把車賣了,轉行了。但我想,隨著明年工廠訂單多了,我們(men) 的活就多了,加上車少了,價(jia) 格應該不會(hui) 像現在這麽(me) 低迷了。”
曹澤好現在每個(ge) 月能來回跑三四趟,臨(lin) 近春節,他預計隨著工廠停工,未來1個(ge) 月的生意會(hui) 越來越冷清,“一切要看明年了,希望明年的行情能好起來一些。”
高原司機下高原
和記者通電話時,34歲的李旭東(dong) 正獨自一人駕駛他的重卡行駛在武漢到上海的高速上。這一年,對於(yu) 李旭東(dong) 來說,過得真有點跌宕起伏。
李旭東(dong) 是石家莊人,一開始和幾個(ge) 司機兄弟也是在全國各地拉生意。今年2月底到3月,從(cong) 石家莊來回拉了一趟貨之後,多地就開始出現疫情,隨之而來的是各地嚴(yan) 格的疫情管控措施,“有個(ge) 兄弟因為(wei) 去了一趟吉林,到別的地方卸貨時,就被要求隔離了,一下子14天幹不了活,再到後麵,廣東(dong) 、湖北、湖南、安徽、江蘇、上海都有了,我就不敢去這些地方跑了,隻好在兄弟介紹下專(zhuan) 門跑高原線路。”
這條高原線路的始發地是重慶、目的地是拉薩,沿途主要經過成都、阿壩、果洛、格爾木、那曲等地,行程2500公裏。李旭東(dong) 說:“當時選擇這條線,主要是考慮到線路上地廣人稀,很多時候好幾百公裏都是無人區。你想啊,人不多,發生疫情的概率就小,被封住的可能性就小,碰上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我都是快速在高速上通過,不會(hui) 停留。”
當時李旭東(dong) 每個(ge) 月來回要開兩(liang) 次,“從(cong) 重慶開到拉薩大概要7天時間,再從(cong) 拉薩下高原回到重慶,又是7天。一個(ge) 月幾乎每天都在車上,除非是到了拉薩或者回到重慶,碰到他們(men) 裝貨卸貨,我可以稍微歇歇,但為(wei) 了防止感染,吃住還是回到駕駛室。”
來回一趟,李旭東(dong) 的利潤是8000到9000元,努努力一個(ge) 月也能掙18000元左右,“從(cong) 重慶往拉薩拉的貨,主要是一些百貨、電器,空調、彩電、瓶瓶罐罐什麽(me) 東(dong) 西都有,但從(cong) 拉薩往回走,90%的可能性是空駛,幾乎沒有貨往回帶,通常要開到1200公裏外的青海格爾木縣,我才能拉到一些東(dong) 西,能裝點貨回去,就不至於(yu) 太虧(kui) 。”
別看毛利還可以,但他的重卡卻是2022年8月時貸款購買(mai) 的,每月還貸,已占掉收入的很大部分,“整台大車拿下來要50多萬(wan) 元,我貸款了40萬(wan) ,現在每個(ge) 月光貸款就要還14500元,要不是因為(wei) 要還貸,我估計早就幹別的去了。”
李旭東(dong) 也是3個(ge) 孩子的父親(qin) ,“家裏收入這一塊,今年是不指望我了。我從(cong) 21歲開始就跑長途了。除了開車,我不會(hui) 幹別的;除了開車,別的行當也不可能給這麽(me) 多錢讓我還貸。”
除了貨物,在高原上的李旭東(dong) ,卡車上通常隻有瓶裝水、方便麵以及一些蘋果。除了裝卸貨,他平時吃住都是在車上進行,“肚子餓了就在車上用熱水壺煮水泡麵,高原上你也懂,水開也就80多攝氏度,泡麵吃進嘴裏還有點硬,此外就是吃點蘋果,我們(men) 很少會(hui) 下去吃飯,至於(yu) 洗澡、洗衣服啥的,那真的不敢想,隻能到沿途的服務點,燒一點熱水,用毛巾擦擦身。”
而今,李旭東(dong) 已經從(cong) 高原回到了平原,“現在主要是在華東(dong) 、華中兩(liang) 個(ge) 地方來回跑。一方麵是疫情防控的措施優(you) 化了,這兩(liang) 個(ge) 地方的疫情比較平穩,單也比較穩;另外高原上的路況不太好,我的車折損太大,算下來其實也不太劃算。”
武漢到上海的距離大約800公裏,現在李旭東(dong) 一個(ge) 月能來回跑7趟,一趟毛利3000多元,有時能到4000元,這一下,月入2萬(wan) 多元,“我估計再幹20天左右就不幹了,回家過年,給孩子買(mai) 一些玩具和新衣服。你要說現在最爽的事情是什麽(me) ,就是去服務區再不用擔心不讓上廁所、不讓喝口熱水了。現在,我正嗅到冰雪消融的氣息。”
老司機和他的“百萬(wan) 豪車”
“哎,三年啊!高速路口終於(yu) 沒有‘大白’查健康碼、行程碼了。”中午,老耿正坐在自己的白色大卡車車頭裏刷手機,等著裝貨。在白雲(yun) 區的這家物流園裏,老耿的車格外顯眼,它屬於(yu) 貨車中的“頂配”,一個(ge) 車頭就要101萬(wan) 元,加上整個(ge) 車身拿下來要120萬(wan) 元,這比其他國產(chan) 的半掛車,貴了一倍有餘(yu) 。就連物流園的經理見到它,都好奇地想上到駕駛室打量,看看內(nei) 配。
“我這駕駛座椅的沙發避震特別好,沒聲音,開這個(ge) 車要輕鬆一點,沒那麽(me) 累。”老耿告訴記者,自己是河南周口人,1995年從(cong) 學校畢業(ye) 後,就拿到了大車執照,最開始,他開了七八年載客大巴車,之後轉行做起了貨車司機。作為(wei) 一個(ge) 有27年經驗的老司機,4個(ge) 孩子的爸爸,疫情期間,老耿也堅持跑車。
“我這青春都在車上了。”而今,老耿專(zhuan) 門跑廣州來回上海的線路,“開到上海要花20多個(ge) 小時,廣州到上海運費七八千,上海回廣州9000多,有時上萬(wan) 元,一趟也就掙三四千,其實沒什麽(me) 錢賺,但不跑也不行。”
老耿的車,車頭是2017年11月買(mai) 的,當時他掏了60多萬(wan) 元的本金,還有40多萬(wan) 是貸款,車身則是原先的。現在貸款已經結清,雖然是進口車,但長時間長距離的行駛,還是讓車身折舊得很厲害。“這已經是我買(mai) 的第3輛大卡車了,開了6年,勉強算是回本吧,沒賺到什麽(me) 錢。100萬(wan) ,就算存5年定期,利息也有20萬(wan) 了吧。”
老耿入行很早,早些年,路上沒有這麽(me) 多大貨車,物流業(ye) 還是很賺錢的,但隨著越來越多人湧進來,加上疫情期間訂單減少,賺錢變得不再容易,這也難免讓老耿有些牢騷:“以往好的時候,1年就能回本,我都是雇一個(ge) 司機和我一起開,當時一個(ge) 月還貸款28000元,司機工資加一路上吃住10000元,但我們(men) 仍能過得不錯。但現在,我們(men) 雇不起人,隻能一個(ge) 人開,吃住在大卡車上,一個(ge) 月跑下來賺2萬(wan) 出頭。”
老耿告訴記者,現在大貨車都已安裝定位係統和人臉識別係統,現在每開車4小時,都要強製休息20分鍾,否則會(hui) 被認定疲勞駕駛而扣分,“每開3個(ge) 半小時,我就要開始找附近的服務站了。否則要扣9分,這台車可是一家生計啊。”
“不過,我覺得明年應該能好一點起來,畢竟最近油價(jia) 也跌下來一點了。我們(men) 來回也沒這麽(me) 多防疫要求了。”老耿說,“我認識的不少司機轉行了,留下來的主要是‘80後’,行業(ye) 淘汰了一些人,但不可能一直差下去,等車少貨多,油價(jia) 沒那麽(me) 貴的時候,我們(men) 掙錢應該會(hui) 容易一點。”
老耿的4個(ge) 孩子中,有兩(liang) 個(ge) 已經工作,還有兩(liang) 個(ge) 要撫養(yang) ,家中也有兩(liang) 個(ge) 老人要贍養(yang) ,他還在周口市區買(mai) 了一套房子,每個(ge) 月要還3000多元房貸,“年年都說明年會(hui) 更好,但哪個(ge) 中年人背後沒有幾張吃飯的嘴?幸而國家開始優(you) 化疫情防控措施了,現在我的眼裏,希望大於(yu) 悲觀。”
物流園內(nei) 車輛增兩(liang) 成 公路貨車數量環比大增
日前,交通運輸部最新修訂《道路貨運車輛、從(cong) 業(ye) 人員及場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七版)》。“新的工作指南發布,讓司機和交通運輸行業(ye) 重新喚起了信心。”中國交通運輸協會(hui) 快運分會(hui) 副會(hui) 長徐勇表示,該《指南》對於(yu) 物流行業(ye) 的支持非常到位,各地應該盡快將指南落實到位。
徐勇建議,對於(yu) 指南的落地執行情況,相關(guan) 部門應成立專(zhuan) 門的檢查小組進行檢查、巡視、督辦,讓政策的支持形成“閉環”。徐勇介紹,今年以來,物流企業(ye) 受疫情影響較大,許多運輸公司都出現了虧(kui) 損的情況,一些公司員工的支出成本高,虧(kui) 損非常大。“明年是否真正能迎來‘春天’,現在還需要觀察,需要把政策真正落地到位。交通運輸行業(ye) 特別是物流業(ye) 是從(cong) 一個(ge) 城市到另外一個(ge) 城市,如果其中的一個(ge) 環節是有阻礙的,也就不會(hui) 形成一個(ge) 順暢的通道,就需要將各個(ge) 環節都要打通。”
“12月7日‘新十條’落地之後,我們(men) 就把原先針對司機風險情況劃分的紅黃區撤掉了,司機也不用做強製性的落地核酸和掃場所碼了。除了要戴口罩,現在和以往已經區別不大了。”白雲(yun) 區一家物流園的經理王霧告訴記者,“我也不瞞你,現在確實有陽性司機,他們(men) 目前在出租屋自行居家隔離,不少人已經恢複了。”
物流園同樣經曆了坎坷的一年。王霧告訴記者,今年4月,因為(wei) 園區出現疫情封控了14天,當時直接損失了800萬(wan) 元,園區內(nei) 客戶的生意不好,堅持不下去,為(wei) 此減免了他們(men) 一部分租金,也導致今年淨利潤少了2000萬(wan) 元,“我們(men) 園區內(nei) 很多物流公司雇不起叉車師傅,裝卸貨都是老板直接上了,相較他們(men) ,對我們(men) 的影響算是小的。”
“現在,我們(men) 發現路上的車多了,但是對物流來說,貨運的量還遠沒達到,一些工廠受前期疫情的影響,還沒有很大的貨量,同樣,需求方的購買(mai) 力也沒有上升,這一切還需要一點時間去回暖。”王霧告訴記者,隨著年後工廠的訂單上來,物流業(ye) 一定能夠走出困境,“目前物流園進出的車輛增加到3500輛左右,比‘新十條’之前大約增加了500輛,但和疫情前的五六千輛還有不小的差距。不過,政策的優(you) 化還是讓人欣喜的。”
“現在北方還是挺冷的。”在北方某市的靳輝(化名)在電話另一頭感歎著現在的天氣,讓他感到無奈的是,許多車隊的司機也和他一樣,成為(wei) “小陽人”。不過臨(lin) 近年底,他還是打起了精神說,或許到了明年春暖花開之時,疫情就能夠告一段落,然後迎來新的開始了。
隨著多個(ge) “利好”政策的相繼發布,靳輝也對明年的生意回暖有了期待,他告訴記者,他主要跑北方兩(liang) 個(ge) 城市之間的物流,隻要這兩(liang) 個(ge) 城市的相關(guan) 防疫政策不再進行限製,至少在外部環境上已經屬於(yu) 是很好的消息,“希望明年開始,生意能夠回到原來的樣子,人們(men) 也都能回到不戴口罩生活的日子。”
記者了解到,近期,全國貨運物流有序運行,根據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監測匯總數據顯示,12月19日,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運輸貨物1082.3萬(wan) 噸,環比增長0.40%;全國高速公路貨車通行664.74萬(wan) 輛,環比增長12.21%;監測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230.5萬(wan) 噸,環比增長9.2%,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3.6萬(wan) 標箱,環比增長12.3%;民航保障貨運航班449班(其中國際貨運航班321班,國內(nei) 貨運航班128班),環比下降16.7%;郵政快遞攬收量約2.67億(yi) 件,環比增長2.3%;投遞量約2.85億(yi) 件,環比增長1.1%。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武威、張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