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前沿算力朝更多領域滲透釋能

發布時間:2022-12-22 11:04: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記者近來在江蘇采訪時發現,以AI計算這一前沿算力為(wei) 核心的智算中心已在多地落地運營,賦能製造業(ye) 的同時正不斷向其他領域拓展。但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當前算力產(chan) 業(ye) 麵臨(lin) 能耗高、產(chan) 業(ye) 鏈生態不完善、成本高等問題,潛力有待釋放。

  算力向更多行業(ye) 滲透

  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成為(wei) 發揮數據生產(chan) 要素價(jia) 值的關(guan) 鍵驅動力。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浪潮信息、清華大學全球產(chan) 業(ye) 研究院聯合編製的《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數字經濟和地區生產(chan) 總值(GDP)將分別增長3.5‰和1.8‰。

  2021年底,江蘇發布了《江蘇省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隨後“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便成為(wei) 江蘇製造業(ye) 的熱詞。作為(wei) 製造業(ye) 大省,江蘇大力推動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等新型算力供給,在南京、無錫、蘇州、鹽城等地均布局了智算中心,不斷提升江蘇乃至長三角地區數據賦能實體(ti) 經濟的質量與(yu) 水平。

  前不久,基於(yu) 南京鯤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全棧協同AI創新,南京奧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了“炬瞳安全生產(chan) 解決(jue) 方案”,並成功應用於(yu)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奧看科技CEO龐明介紹說,應用該解決(jue) 方案後,蜂巢能源管理效率提升了10倍,實現了秒級風險識別、分鍾級事件處置,事故率降低了60%,算法識別準確率均在95%以上。

  除了製造業(ye) ,算力使能正向其他賽道和領域延伸。創視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物種識別領域的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最早的時候,野生動物領域的專(zhuan) 家對算力並不認可,例如很多野生動物從(cong) 幼崽到成年的外形變化很大,靠AI算法跟蹤識別的難度比較大。”創視智能相關(guan) 負責人魏標說,經過不斷優(you) 化算法,現在識別野生動物的顆粒度非常細,更好地滿足了研究人員的應用需求。

  除此之外,小視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小視智能視覺中樞平台”,用AI技術解決(jue) 樓層高空拋物等“頑疾”,為(wei) 城市治理提供了更為(wei) 高效的解決(jue) 方案;中科院計算所基於(yu) 南京智能計算中心的強大AI算力和先進開發環境,實現了蛋白質空間結構的精準預測,解決(jue) 了過去預測過程繁瑣、稍有不慎便難以獲得較好蛋白質空間結構的難題……

  如今,依托強大的算力,製造、農(nong) 業(ye) 、金融、醫療、地質勘探、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個(ge) 領域,已能通過數據“算”出更優(you) 的解決(jue) 方案,從(cong) 而帶動經濟邁向更高台階。截至2021年底,江蘇數字經濟規模超5.1萬(wan) 億(yi) 元,位於(yu) 全國第二。未來,隨著數字經濟潛能不斷釋放,算力產(chan) 業(ye) 將迎來更多需求與(yu) 更多機遇。

  潛能有待充分釋放

  目前,我國正積極布局數據中心建設,啟動了“東(dong) 數西算”工程,並大力推動智能計算中心建設,算力產(chan) 業(ye) 整體(ti) 處於(yu) 全球領先地位。不過,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我國在計算能效、產(chan) 業(ye) 鏈生態、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仍然有提升空間。

  首先,算力產(chan) 業(ye) 能效水平仍需提升。據了解,我國87.3%的數據中心都是中小規模,其電能利用效率值(PUE)平均高達2.6,將全國數據中心的平均PUE拉高到2.46,即每用1度電提供算力,需額外消耗1.46度電去做製冷散熱等非IT消耗,而美國數據中心的平均PUE僅(jin) 為(wei) 1.43。

  其次,算力產(chan) 業(ye) 生態仍待完善。“當前,人工智能行業(ye) 滲透率大概在7%左右,大量場景還沒有應用人工智能。”江蘇鯤鵬·昇騰生態創新中心首席運營官陳俊屹說,“不是因為(wei) 用不到、不需要,而是因為(wei) 成本高,導致大量場景希望用而用不起人工智能。”因此,建設提供普惠算力、具有公益性的智算中心,對會(hui) 加速提高行業(ye) 的數字化水平。

  浪潮信息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隨著大量創業(ye) 型企業(ye) 進入算力多元化的戰場,在給技術創新帶來活力的同時,也因芯片架構五花八門,開發工具匱乏,係統軟件、應用開發平台配套少,導致生態複雜離散。

  此外,人才培養(yang) 也亟須加強。算力領域複合型專(zhuan) 業(ye) 人才稀缺是世界各國麵臨(lin) 的普遍難題。目前,我國相關(guan) 人才的培養(yang) 速度遠遠難以滿足產(chan) 業(ye) 需求,尤其是人工智能、數據挖掘和分析等領域的專(zhuan) 業(ye) 性高技術人才極為(wei) 緊缺,且這種情況短期內(nei) 或有加劇趨勢。

  多措並舉(ju) 破除發展瓶頸

  針對發展中遇到的瓶頸,政府和企業(ye) 層麵均已行動起來。

  據悉,浪潮信息將在長三角地區實踐多種降低數據中心碳排放的舉(ju) 措,包括使用液冷等技術來提升散熱效率,引入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技術,並通過AI/ML技術升級數據中心運維管理流程,打造綠色節能的數據中心;南京江北新區打造的南京鯤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則將算力資源有序、高效地開放給本地企業(ye) 、科研機構及高校,並通過舉(ju) 辦沙龍和技術培訓,向高校學生提供授課和現場遊學等活動,以培養(yang) 更多實戰型人才;百度(鹽城)智算中心可為(wei) 各類垂直行業(ye) 提供普惠的AI算力,全麵賦能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提升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能力……

  浪潮信息相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未來,結合“提質提效”的算力產(chan) 業(ye) 發展目標,智算中心建設將為(wei) 江蘇乃至長三角算力產(chan) 業(ye) 帶來新的增長點。同時,算力產(chan) 業(ye) 鏈中的基礎軟件生態和配套芯片等環節有待完善,需長期投入,強化核心技術的突破和創新,大力發展算力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基礎工業(ye) ,盡快補齊芯片產(chan) 業(ye) 鏈短板。(孫寅)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