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一組數據告訴你中國與世界經濟關係嬗變
12月15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經濟社會(hui) 持續高質量發展。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對外貿易總額、國際創新排名……一組組數字變化清晰顯示:中國綜合國力躋身世界前列、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國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
世界銀行最新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高達38.6%,超過G7國家貢獻率的總和,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當前,新冠疫情延宕反複,地緣衝(chong) 突持續,全球通脹攀升,美聯儲(chu) 激進加息衝(chong) 擊全球,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穩住了自身發展勢頭,不斷向世界經濟輸送寶貴增長動能,續寫(xie) 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中國奇跡。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為(wei) 中國的未來擘畫了發展藍圖,讓全球經濟界人士繼續看好中國經濟光明前景。
經濟規模不斷躍上新台階
麵對紛繁複雜的國內(nei) 國際形勢和各種風險挑戰,2021年中國經濟發展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達114.4萬(wan) 億(yi) 元,占世界經濟比重達18.5%,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達1.2萬(wan) 美元,接近世界銀行劃分的高收入國家門檻值。
對外貿易總額躍居世界首位
2020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由2012年的4.4萬(wan) 億(yi) 美元升至5.3萬(wan) 億(yi) 美元,首超美國成為(wei) 全球第一大貿易國。2021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加快上升增至6.9萬(wan) 億(yi) 美元,繼續高居世界第一。在經濟全球化頻遭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等“逆流”襲擾的曆史當口,中國從(cong) 融入和適應全球化走向推動和引領全球化,積極倡導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目前,中國已成為(wei) 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對外投資合作向縱深推進
2013至2021年,中國對外投資流量也躍居全球前列,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累計達1.4萬(wan) 億(yi) 美元,年均增長8.2%。截至2021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27851億(yi) 美元,占當期全球存量的6.7%,比2012年提高4.4個(ge) 百分點,排名由第13位上升到第3位。
國際創新排名不斷提升
2021年,我國創新指數居全球第12位,比2012年上升22位,在中等收入國家中排名首位。從(cong) 分項指數看,2021年創新投入指數和創新產(chan) 出指數分別居全球第25位和第7位,比2012年提高30位和12位。就各支柱指標看,創意產(chan) 出、市場成熟度、人力資本與(yu) 研究、基礎設施、製度指標2021年全球排名分別為(wei) 第14位、16位、21位、24位和61位,比2012年上升42位、19位、63位、15位和60位。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有效專(zhuan) 利數量處於(yu) 世界領先地位。
為(wei) 全球能源低碳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十年來,中國成為(wei) 全球“增綠”的主力軍(jun) ,森林碳匯增長7.3%,植樹造林占全球人工造林的1/4左右,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計下降約34%。十年來,中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5%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2%,成為(wei) 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交上了一份令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綠色答卷”。
為(wei) 世界減貧事業(ye) 作出巨大貢獻
按我國現行農(nong) 村貧困標準(2010年價(jia) 格水平每人每年生活水平在2300元以下)測算,2012年全國農(nong) 村貧困人口為(wei) 9899萬(wan) 人,2020年實現全部脫貧,平均每年減少1237萬(wan) 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的10.2%下降至2020年的零,平均每年下降約1.3個(ge) 百分點,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為(wei) 世界減貧事業(ye) 做出了巨大貢獻。
為(wei) 維護世界糧食安全貢獻重要力量
2022年中國糧食總產(chan) 量達13730.6億(yi) 斤,連續8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目前,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83公斤,高於(yu) 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中國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決(jue) 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飯問題。如今,從(cong) 越南到菲律賓,再到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遠播五大洲近70國,不斷推動各國糧食增產(chan) 和農(nong) 業(ye) 發展,為(wei) 解決(jue) 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問題提供中國方案。
為(wei) 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公共產(chan) 品
中國積極為(wei) 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優(you) 質的公共產(chan) 品。
中國積極促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份額改革落實,倡導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起成立亞(ya) 投行、新開發銀行,設立絲(si) 路基金,帶頭推動《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生效實施……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體(ti) 係變革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近七年來,亞(ya) 投行“朋友圈”不斷擴大,從(cong) 57個(ge) 創始成員發展到來自全球六大洲的105個(ge) 經濟體(ti) 。“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成為(wei) 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截至2021年末,我國已與(yu) 145個(ge) 國家、32個(ge) 國際組織簽署200餘(yu) 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方還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一道發起“構建穩定和富有韌性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倡議”,一道倡導建立全球清潔能源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承諾加大對中國-聯合國和平與(yu) 發展基金投入。
這些年來,麵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發展質量穩步提升、改革開放全麵深化,經濟社會(hui) 大局始終保持穩定。如今,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更加明朗清晰——巍巍巨輪正在以昂揚奮發的姿態乘風破浪、穩步前行。(新華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