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話實說 | “楊康”要狂灌電解質水?科學補充是關鍵!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1日訊(記者 劉瀟瀟)最近,電解製水和黃桃罐頭一樣成為(wei) 了新晉“網紅”。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一般治療”中提到,“保證充分能量和營養(yang) 攝入;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維持內(nei) 環境穩定”。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zhong) 預防指南:膳食營養(yang) 臨(lin) 時指南》中,也提到了“適量補充含一定量電解質的飲用水”。因此,不少消費者對電解製水趨之若鶩,寧可花高價(jia) 也要囤貨“保平安”。
電解製水的重要性體(ti) 現在哪裏?所有人群都適合飲用電解製水嗎?為(wei) 了幫助公眾(zhong) 了解維持人體(ti) 水和電解質平衡的重要性,正確、合理補充電解質,中國營養(yang) 學會(hui) 飲水與(yu) 健康分會(hui) 、中國醫師協會(hui) 消化醫師分會(hui) 、中國體(ti) 育科學學會(hui) 體(ti) 質與(yu) 健康分會(hui) 、中華預防醫學會(hui) 健康傳(chuan) 播分會(hui) 、科信食品與(yu) 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和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hui) 健康傳(chuan) 播與(yu) 促進專(zhuan) 項基金聯合發布《電解質平衡與(yu) 健康聯合提示》(以下簡稱《提示》),對電解製補充的原理和適合人群等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電解質平衡對維護機體(ti) 健康至關(guan) 重要
水是構成人體(ti) 成分的重要物質,占正常成年人體(ti) 重的60-70%,在保持細胞形態、構成人體(ti) 內(nei) 環境、維持體(ti) 液滲透壓、酸堿度及電解質平衡、調節體(ti) 溫等方麵發揮著至關(guan) 重要的生理作用。人體(ti) 水的攝入和排出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狀態,以維護適宜的水合狀態和正常的生理功能。飲水過少或過多均會(hui) 導致水平衡、滲透壓平衡被破壞,進而影響機體(ti) 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提示》中提到,人體(ti) 內(nei) 的體(ti) 液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是電解質。體(ti) 液廣泛分布於(yu) 人體(ti) 內(nei) 各部分,按照分布的區域分為(wei) 細胞外液和細胞內(nei) 液。細胞外液與(yu) 細胞內(nei) 液的電解質成分及濃度有較大的差異,細胞外液的陽離子以鈉離子為(wei) 主,陰離子以氯離子為(wei) 主,其次為(wei) 碳酸氫根離子;細胞內(nei) 液的陽離子以鉀離子為(wei) 主,陰離子有碳酸氫根離子和蛋白質等。維持細胞內(nei) 液與(yu) 細胞外液的電解質平衡及滲透壓平衡,對於(yu) 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與(yu) 功能,維護機體(ti) 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至關(guan) 重要。
電解質紊亂(luan) 危害機體(ti) 健康。若細胞外液的電解質濃度低於(yu) 細胞內(nei) 液的濃度,細胞會(hui) 不斷吸收水分,超過細胞膜的伸縮極限,細胞就會(hui) 出現破裂。若細胞外液的電解質濃度高於(yu) 細胞內(nei) 液的濃度,細胞會(hui) 失水皺縮甚至死亡。機體(ti) 出現鈉代謝紊亂(luan) 會(hui) 出現乏力、煩躁、肌肉酸痛等症狀;鉀代謝紊亂(luan) 會(hui) 出現表情淡漠、肌肉疼痛無力、口渴、惡心等症狀;鈣代謝紊亂(luan) 會(hui) 出現反應遲鈍、情感淡漠、肌張力增高、手足抽搐等症狀;鎂代謝紊亂(luan) 會(hui) 出現眩暈、肌肉痙攣、運動失調等症狀等。嚴(yan) 重的電解質紊亂(luan) 會(hui) 危及生命。
部分疾病患者補充電解質需慎重
《提示》對幾種需要補充電解質的情況進行了總結。在長時間或高強度身體(ti) 活動、或高溫環境作業(ye) 時,機體(ti) 主要通過大量排汗散熱來調節體(ti) 溫,隨著汗液的大量蒸發會(hui) 出現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在這種情況下,不僅(jin) 需要水分的補充,還需要電解質的補充。高溫環境下還需要及時脫離高溫環境進行物理降溫。如果單純補充大量水分而沒有補充電解質,可能會(hui) 出現電解質紊亂(luan) ,嚴(yan) 重時甚至引起水中毒,危及生命。研究表明,在長時間運動的前、中、後通過適量飲用電解質水等方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以改善人體(ti) 的水合狀態及維持電解質平衡,有助於(yu) 運動表現的提高及疲勞的恢複。
在持續發熱或高熱時,可能會(hui) 因為(wei) 大量排汗而造成電解質紊亂(luan) ,常見的是低鈉、低鉀、低鈣。在此情況下,應在醫生指導下或根據身體(ti) 狀況適當補充電解質。
對於(yu) 孕婦群體(ti) 來說,在孕早期會(hui) 出現惡心、嘔吐等早孕反應,如果出現嚴(yan) 重的嘔吐,甚至不能正常飲食,會(hui) 引起鉀、鈉等無機鹽攝入過少,從(cong) 而導致電解質紊亂(luan) 。有研究發現,對於(yu) 分娩過程中的產(chan) 婦,適當攝入能量電解質液體(ti) ,能夠降低孕婦酮症發生情況和嘔吐發生率。孕期如出現劇烈孕吐、不能進食等情況,應及時就醫,並在專(zhuan) 業(ye) 人員的評估和指導下補充電解質。
飲酒後發生的嘔吐,會(hui) 使人體(ti) 流失電解質,會(hui) 加重酒精對心肌功能的影響。酗酒也可能間接引起腎髒疾病及電解質紊亂(luan) 和酸堿平衡失調。
腹瀉時會(hui) 丟(diu) 失較多的水分以及電解質,有可能會(hui) 出現脫水並伴隨電解質紊亂(luan) ,所以需要適當地補充電解質。腹瀉比較嚴(yan) 重可能會(hui) 出現低鈉血症、高氯血症、低鈣血症和低鉀血症等情況,應及時就診。因此,腹瀉患者不僅(jin) 要針對病因治療,還要注意保持電解質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疾病情況下,補充電解質需慎重。慢性腎功能衰竭、急慢性心力衰竭、內(nei) 分泌疾病等相關(guan) 疾病情況下,患者可能會(hui) 因身體(ti) 機能受損發生電解質紊亂(luan) 。對於(yu) 上述疾病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評估和指導下合理糾正電解質紊亂(luan) 。
如何科學補充水和電解質?
電解質水並非如部分網傳(chuan) 文章所言“越多越好”。《提示》指出,成年男性每天應飲用1700mL水,女性每天飲用1500mL水。孕婦每天飲水適宜攝入量為(wei) 1700mL,乳母飲水適宜攝入量為(wei) 2100mL。
在進行身體(ti) 活動時,要注意身體(ti) 活動前、中和後水分的攝入,可每隔15-20分鍾補水100~200 mL;當身體(ti) 活動量增加時,每天多攝入300~500 mL水;在天氣炎熱或身體(ti) 活動量增加較多時,應根據排汗量適當增加飲水量,並酌情補充電解質。
有哪些途徑可以補充電解質水呢?《提示》建議,可根據個(ge) 人情況,通過食物、飲料、藥物等途徑來補充。
在正常情況下,推薦通過食物補充電解質,很多食物中含有豐(feng) 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等,可以有效補充電解質。例如吃香蕉、菠菜等食物可以增加鉀離子的攝入;食用牛奶、豆製品、魚蝦等可以增加鈣離子的攝入;深綠色葉菜、堅果等補充鎂離子等。
電解質水或電解質飲料是按照相關(guan) 標準用水將一組化合物溶解而製成的飲料,能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在因高溫、運動等原因引起大量排汗後,適量飲用電解質水或電解質飲料可以補充丟(diu) 失的電解質。運動脫水後飲用電解質飲料有利於(yu) 機體(ti) 水分的補充和水合狀態的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孕吐、發熱、腹瀉或嘔吐的人,應規範就診,在醫生的評估和指導下,適當飲用電解質水或電解質飲料,以補充丟(diu) 失的電解質。高溫等特殊環境下作業(ye) 的人群,可以選用電解質水或電解質飲料,以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此外,對於(yu) 因疾病導致電解質丟(diu) 失過多的患者,需要規範就醫,在醫生的評估和指導下補充電解質。(中國經濟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