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民小區:那些關上的門正在打開,生活重拾便利
疫情期間為(wei) 做好防控工作,很多居民小區曾經隻留一兩(liang) 個(ge) 門進出,客觀上給居民出行帶來不便。而在響應“新十條”、複工複產(chan) 的相關(guan) 政策下,曾經的“攔路虎”被紛紛撤除。人們(men) 生活重拾便利,心情也更加愉悅。
出行不繞遠輕鬆多了
“自從(cong) 小側(ce) 門打開,我們(men) 出去買(mai) 菜、坐地鐵真是方便了!”近日,家住蒲安裏小區的劉鋒驚喜發現,位於(yu) 小區東(dong) 麵中部、以往上鎖的側(ce) 門已經暢通無阻。居民們(men) 紛紛議論,“以後應該不會(hui) 再關(guan) 了吧!”
在劉鋒印象中,自疫情以來,小區這道東(dong) 側(ce) 門便是“開少關(guan) 多”。每逢上鎖,大家隻能從(cong) 南麵的正門出入。“像我們(men) 住在小區中間位置的,本來可以直接走旁邊的東(dong) 門,也要先往南,出去後再折回來向北走,單程就要多個(ge) 三百米。側(ce) 門開了,大家再不用繞遠買(mai) 東(dong) 西、坐車了。”
伴隨疫情防控政策調整,興(xing) 隆都市馨園小區也於(yu) 第一時間響應,打開了封閉許久的北門、西北門兩(liang) 道側(ce) 門。記者發現,關(guan) 於(yu) 這兩(liang) 道側(ce) 門不開,居民曾於(yu) 今年7月在北京12345上有過投訴。當時屬地街道對此作出答複稱,因小區出入口需堅持設置驗碼、測溫、登記,小區物業(ye) 為(wei) 應急物業(ye) ,人員力量有限,現有安保人員數量不足以支持開放所有大門。
而近日記者走訪看到,小區北門已恢複了開放狀態,不時有居民沿曲折的柵欄穿梭出入。門上還貼著物業(ye) 打印的醒目告示,“即日起小北門正式開放”,落款時間為(wei) 12月6日。西北門同樣貼有一份告示,稱“即日起西北人行門正式開放,道閘正在調試,車輛暫時不能通行”,時間為(wei) 12月8日。在西北門外的空地上,一位父親(qin) 正帶著女兒(er) 跳繩,“這裏背風,還有陽光,過來也不用麻煩繞遠,心裏覺得輕鬆多了。”
不僅(jin) 如此,疫情期間記者還曾探訪過櫻花園小區,當時小區僅(jin) 保留東(dong) 西兩(liang) 門開放,位於(yu) 建安東(dong) 路上的北門進行封閉管理。如今小區北門已經打開,地麵雖“躺”著一條鐵鏈將兩(liang) 扇大門相連,但不影響居民出入。曾經封閉管理的華威北裏社區南門等,均已正常開放。
仍有“梗阻”期待打通
小區大門普遍放開的同時,記者發現仍有一些場所,有待於(yu) 恢複到日常狀態。
在興(xing) 隆都市馨園的社區文化活動室外,一排鐵柵欄緊鎖。期間貼著一張通知,稱因地區疫情防控要求,活動室暫停對外開放,恢複開放時間另行通知,落款時間為(wei) 今年10月10日。
東(dong) 五環外連心園小區南側(ce) ,有一處長近1000米,寬約200米的連心園社區休閑廣場。這裏原本是周邊幾個(ge) 小區居民散步遛彎、借路通行之處,然而至今仍舊“梗阻”——東(dong) 門已打開,西門封堵著。
記者看到,休閑廣場內(nei) “五髒俱全”——單雙杠、兒(er) 童滑梯、水泥步道都有。但西門被樹幹、鐵絲(si) 網等封上,無法進出。鐵柵欄上的A4紙寫(xie) 著“疫情期間,暫時封閉”。距西門數米處,一張今年3月的《通知》告知,“疫情期間,禁止在此地聚集……”
正在遛彎兒(er) 的居民王福平介紹,此前疫情嚴(yan) 峻時,廣場兩(liang) 頭的門都曾被鎖。“在當時可以理解,但現在已不查核酸,東(dong) 門又開了,西門也應該考慮打開。否則走不通不說,西邊小區的人進來太麻煩,要繞一大圈兒(er)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魏婧 李鬆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