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稅收優惠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政策加力賦能創新發展
通過稅收優(you) 惠激勵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
政策加力賦能創新發展(經濟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著力發展實體(ti) 經濟,依靠創新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企業(ye) 是創新的主體(ti) ,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jun) 。目前,我國企業(ye) 研發投入占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比重超過70%。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需要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ye) 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於(yu) 科技型中小微企業(ye) 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從(cong)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到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實施並擴圍,再到推出2022年四季度支持企業(ye) 創新的階段性減稅政策,步步加力的稅惠政策持續賦能市場主體(ti) 創新發展,為(wei) 更多企業(ye) 創新研發、提升競爭(zheng) 力增添底氣。
把省下來的錢用在產(chan) 品創新上
最近,河北網星軟件有限公司的“網星低代碼開發平台”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發。“是實打實的稅收政策紅利,給了我們(men) 加大新技術、新產(chan) 品研發投入的底氣。”網星軟件董事長董愛軍(jun) 說。
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談及政策升級,董愛軍(jun) 連連稱讚:“加計扣除比例提高是重大利好。2022年我們(men) 全年的研發投入預計達到1800萬(wan) 元,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後,將比之前多扣除450萬(wan) 元。企業(ye) 所得稅是以利潤為(wei) 基數計算的,允許多列支出,需要繳納的企業(ye) 所得稅就會(hui) 減少。”
“省下來的錢,我們(men) 準備用在產(chan) 品創新上,同時加大人才引進,圍繞客戶需求開發新產(chan) 品、拓展新服務,讓產(chan) 品更具市場競爭(zheng) 力。”董愛軍(jun) 說。
對科技型企業(ye) 尤其是中小企業(ye) 來說,資金不足是持續創新麵臨(lin) 的一大難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使企業(ye) 研發投入越多、減稅越多,對鼓勵企業(ye) 持續加強研發具有“四兩(liang) 撥千斤”的作用。
2022年,企業(ye) 采購設備、器具也迎來了好消息。
“原打算明年購置5120萬(wan) 元的智能自動化設備,新政策出台後,我們(men) 決(jue) 定今年第四季度提前購買(mai) ,這樣能省出一大筆錢。”富晉精密工業(ye) (晉城)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王強說。
山西省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法製科科長衛虎軍(jun) 介紹,此前高新技術企業(ye) 購買(mai) 500萬(wan) 元以下的設備可以選擇一次性扣除,新政策出台後,允許高新技術企業(ye) 四季度購買(mai) 的所有設備都可享受一次性扣除,還能在稅前按100%加計扣除,有助於(yu) 激勵高新技術企業(ye) 加大投入進行設備更新,更好實現技術成果轉化。
“有好政策支持,我們(men) 將加大智能自動化設備的采購規模,持續提升光機電等產(chan) 品生產(chan) 線的智能化程度。”王強說。
把“真金白銀”直接送到企業(ye) 手中
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xing) 區埭溪鎮的光伏發電項目基地,一排排太陽能光伏板整齊矗立,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遠處,還有很多光伏板正在安裝。
看著這一景象,浙江阿波溪侖(lun) 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杜文源十分開心。年初時,他可沒這麽(me) 輕鬆,曾因企業(ye) 資金緊張急得焦頭爛額。
阿波溪侖(lun) 公司在埭溪鎮有1700多畝(mu) 60兆瓦的太陽能光伏電站。2018年起建設的一期項目投入了大量資金,去年8月公司又開始二期項目建設,資金壓力越來越大。“受天氣光照等影響,目前每月產(chan) 生的並網電量還不能產(chan) 生足夠銷項稅額,留抵稅額也就無法消化。”杜文源說。
2019年以前,我國沒有建立留抵退稅製度,企業(ye) 投資形成的留抵稅額可以向後期結轉,用於(yu) 抵減以後納稅期產(chan) 生的銷項稅額。“一邊是留抵稅額‘沉睡’在報表裏,一邊是工程款支付、設備維護及後期研發投入需要錢,真是讓人幹著急。”杜文源說。
“留抵退稅,是將納稅人購進貨物、服務支付的增值稅在銷售貨物、服務後尚未抵減完的差額部分,依納稅人申請予以退還。大規模留抵退稅的實施,能減少企業(ye) 資金占用、降低資金成本,有利於(yu) 促進企業(ye) 擴大投資和技術設備升級,推動科技創新。”吳興(xing) 區稅務局副局長沈鴻賓說。
“有了這1800多萬(wan) 元的退稅款,我們(men) 不僅(jin) 可以完成二期建設尾款支付、增加發電設備擴大產(chan) 能,還可以將部分退稅款用於(yu) 光伏發電設備的研發升級,提高光伏電池和組件的利用效率。”杜文源說。
如果說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是企業(ye) 創新的“額外紅利”,那留抵退稅就是把“真金白銀”直接送到企業(ye) 手中。“處在初創期、快速發展期的科技創新企業(ye) ,往往會(hui) 先期投入大量資金、存在較大進項稅額,但短期內(nei) 沒有投產(chan) 和銷售,銷項稅額無法消化留抵稅額。在這種情況下,實施留抵退稅將有效減輕企業(ye) 負擔,提高科技型創新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的積極性。”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誌恒說。
稅收優(you) 惠政策覆蓋創新全鏈條
“在不斷創新電力機車及其裝備技術的過程中,我們(men) 需要與(yu) 高校進行科研合作,加強高端人才培養(yang) 。”湖南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清和介紹,近年來,公司先後與(yu) 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開展基礎研究合作,打通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及產(chan) 業(ye) 化的通道。
2022年發布的《關(guan) 於(yu) 企業(ye) 投入基礎研究稅收優(you) 惠政策的公告》明確,對企業(ye) 出資給非營利性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高等學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學基金用於(yu) 基礎研究的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按實際發生額在稅前扣除,並可按100%在稅前加計扣除。
“2022年公司已發生基礎研究出資約1200萬(wan) 元,按照最新政策,可以在稅前扣除約2400萬(wan) 元,為(wei) 公司節約一大筆支出。”周清和說,“‘產(chan) 學研用’一體(ti) 化發展,能實現校企雙方科研資源共享、優(you) 勢互補、合作共贏。我們(men) 將繼續支持基礎研究,積極推動培育更多關(guan) 鍵技術,助力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認為(wei) ,國家出台政策專(zhuan) 門針對企業(ye) 投入基礎研究給予稅收優(you) 惠,能有效減輕企業(ye) 相關(guan) 資金壓力,有力支持科研機構的基礎研究創新,為(wei)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多年來,我國不斷優(you) 化稅費製度體(ti) 係,稅收優(you) 惠政策已覆蓋創業(ye) 投資、創新主體(ti) 、研發活動等創新全鏈條。
“自成立以來,公司的研發投入強度一直在10%以上,享受到的稅收優(you) 惠政策也在不斷升級。國家對企業(ye) 創新給予大力支持,讓我們(men) 能更大膽地投入、更安心地研發。”貴州數據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張海芹說,“我們(men) 將把省下的稅費繼續投入技術研發和人才招引,努力攻克數據流通安全防護等難題,促進數據要素流通,推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人民日報 記者 王 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