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發布湖泊濕地山地及西北幹旱區東部超大城市群五大研究報告

發布時間:2022-12-28 11: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中科院)12月27日在北京舉(ju) 行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正式發布該院最新完成的中國湖泊、濕地、山地、西北幹旱區、東(dong) 部超大城市群等五大資源環境領域係列研究報告。該係列報告結果表明,2012年以來,中國這五大領域的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巨大成效。

  當天發布的係列報告包括《中國湖泊生態環境研究報告》《中國濕地研究報告》《中國山地研究與(yu) 山區發展報告》《中國西北幹旱區水資源與(yu) 生態環境研究報告》《中國東(dong) 部超大城市群生態環境研究報告》,是中科院從(cong) 2022年3月份以來組織相關(guan) 院屬單位,充分發揮建製化隊伍優(you) 勢與(yu) 學科積累優(you) 勢,在長期係統性工作基礎上集中力量編製完成。

  《中國湖泊生態環境研究報告》由中科院南京地理與(yu) 湖泊研究所編製,主要結論顯示:中國可利用湖庫淡水資源總量顯著增加,湖庫對飲用水安全保障的作用更加凸顯;大部分湖泊透明度上升,湖泊富營養(yang) 化得到明顯遏製;重要湖泊生物多樣性水平穩步提升。

  《中國濕地研究報告》由中科院東(dong) 北地理與(yu) 農(nong) 業(ye) 生態研究所編製,主要結論顯示:中國濕地麵積整體(ti) 呈現恢複態勢,保障中國水安全的作用更加明顯;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濕地碳匯功能顯著提升;濕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斷創新,保護體(ti) 係日趨完善,恢複技術體(ti) 係基本形成。

  《中國山地研究與(yu) 山區發展報告》由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yu) 環境研究所編製,主要結論顯示:中國山地生態安全屏障骨幹體(ti) 係基本建成,水土流失防治卓有成效;建成了高效的山地災害防控體(ti) 係,山地災害減災成效顯著;山區脫貧攻堅戰取得曆史性勝利,山區產(chan) 業(ye) 結構得到顯著優(you) 化,現代化進程穩步推進。

  《中國西北幹旱區水資源與(yu) 生態環境研究報告》由中科院新疆生態與(yu) 地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等編製,主要結論顯示:中國西北幹旱區水資源節約利用成效顯著,用水效率不斷提高;節水灌溉麵積不斷擴大,農(nong) 業(ye) 水生產(chan) 效率顯著提高;地表水體(ti) 麵積擴大,水質向好發展,水環境容量顯著增加。

  《中國東(dong) 部超大城市群生態環境研究報告》由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編製,主要結論顯示: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個(ge) 城市群生態用地質量穩中有升,生態係統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大氣環境和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汙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汙水處理、固廢處置和建成區綠地建設等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市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持續增強。

  中科院表示,該院作為(wei)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wei) 深入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紮實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開展一係列工作,提供重要科技支撐。最新發布的係列報告作為(wei) 資源環境領域的重要科技創新成果,在科學係統認識研究對象、驅動科學研究、提供決(jue) 策谘詢、推動中國生態環境治理與(yu) 保護等方麵具有重要戰略價(jia) 值。

  下一步,中科院將聚焦主責主業(ye) ,繼續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資源環境領域取得更多成果支撐美麗(li) 中國建設,為(wei) 推進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