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16號線正式開通運營 為國內首條非遺再造地鐵線
中新網12月28日電 28日,中國鐵建承建的國內(nei) 首條非遺再造地鐵線——深圳地鐵16號線正式開通運營,標誌著深圳市的地鐵線路全年新增裏程達到128公裏,形成了17條運營線路、559公裏線網長度的網絡格局,運營總裏程升至全國第四,線網密度、客流強度等指標位居全國第一,推動了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進程。
據悉,深圳地鐵16號線全長29.2公裏,起於(yu) 龍崗區大運站,止於(yu) 坪山區田心站,穿越大運新城、龍崗中心城、坪山中心區等重要城區,串聯起深圳東(dong) 進戰略的樞紐門戶區及核心引領區,連通深惠兩(liang) 地,組成了深圳市“東(dong) 進戰略”的骨幹線路,采用全自動最高標準的GOA4設計,所有運營場景和緊急處理場景全部實現自動化,開通初期即可實現全自動無人運行,預測遠期日運量接近百萬(wan) 人次,將極大地方便市民出行。
此外,該線路途經客家文化區,沿途有多個(ge) 客家文旅地標,是國內(nei) 首條與(yu) “客家文化”相結合、以“陽光+家”為(wei) 文化主題的地鐵線,車站設計從(cong) 客家圍屋和半月池形態提取設計元素,充分體(ti) 現了極具深圳特色的“濱海客家”人文精神。
據了解,深圳地鐵16號線有13.3公裏位於(yu) 岩溶強發育區,占總長度的45.4%,田心車輛段施工範圍內(nei) 還有15.2萬(wan) 平方米的岩溶發育。溶洞形狀極不規則,是困擾工程建設全過程的最大難題,在深圳地鐵建設史上尚屬首次。
龍東(dong) 站處於(yu) 岩溶強烈發育區,地層鑽孔見洞率高,在基坑土方開挖時,基岩裂隙水在承壓狀態下會(hui) 沿破碎帶穿透黏土覆蓋層湧出,湧水量超過400立方米/時。建設者投入後退式注漿機、大功率水泵等各類設備30餘(yu) 台,注漿材料9000餘(yu) 噸,嚴(yan) 格遵循“開挖一段、封閉一段”的施工組織方案,采用基底混凝土回填反壓、後退式注漿封堵水力通道等技術措施,攻克了岩溶裂隙強烈發育特殊地質區域的深基坑土方開挖施工難題,實現深圳地鐵建設史上岩溶極發育區首個(ge) 地下車站封頂。(中新財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