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凝心聚力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大家談·一起來想一起來幹③·新時代新征程新偉(wei) 業(ye) )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本期大家談,我們(men) 選刊3篇來稿,共同探討如何在新征程上更好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為(wei) 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凝心聚力。
——編 者
接續奮鬥提升幸福指數
天津薊州區 李 通
作為(wei) 一名駐村幹部,我有幸參與(yu) 到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火熱實踐中,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統籌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擘畫了宏偉(wei) 藍圖。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所在的工作隊,結對幫扶了兩(liang) 個(ge) 經濟薄弱村。我們(men) 通過持續實地走訪、深入調研、論證分析,精準把脈村莊在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方麵存在的薄弱環節,對症開方、精準施策。從(cong) 帶領村集體(ti) 成立農(nong) 業(ye) 科技公司促進農(nong) 副產(chan) 品銷售,到依托教育資源優(you) 勢為(wei) 村莊發展貢獻智慧力量,再到利用村莊閑置空地種植太陽花打造“網紅打卡地”,實踐充分表明,把老百姓滿意不滿意、認可不認可作為(wei) 評價(jia) 工作的重要指標,把一件件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就能不斷提升群眾(zhong) 的幸福指數。
實現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wei) 功、善作善成。麵向未來,我們(men) 工作隊將繼續努力,把富民政策一項一項落實好,讓老鄉(xiang) 們(men) 生活越來越紅火。
黨(dang) 建引領激發內(nei) 生動力
湖南湘潭市 黎孟秋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dang) 建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對我們(men) 基層幹部而言,當務之急正在於(yu) 加強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以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抓好黨(dang) 建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全麵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必須切實加強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一方麵,要夯實堅強堡壘,持續開展軟弱渙散黨(dang) 組織排查整頓、基層黨(dang) 組織整建提質等行動,形成黨(dang) 建引領、支部帶頭、黨(dang) 員在前的幹事創業(ye) 格局。另一方麵,要鍛造過硬隊伍,通過加強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引領帶動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大放光彩。近年來,我所在的鄉(xiang) 鎮健全完善墩苗曆練、嚴(yan) 管厚愛、擇優(you) 選用工作機製,選優(you) 配強村級黨(dang) 支部,逐漸形成一支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幹部隊伍。
藍圖已繪就,奮鬥正當時。以實際行動把黨(dang) 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落地落實,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不斷邁上新台階,是基層幹部的職責所在。以黨(dang) 建引領激發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內(nei) 生動力,必能繪出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錦繡畫卷。
文化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吉林長春市 魏誌宇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推動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wei) 豐(feng) 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助於(yu) 改變廣大農(nong) 民精神麵貌,激發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內(nei) 生動力。
近年來,吉林藝術學院通過藝術鄉(xiang) 建參與(yu) 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努力探索藝術助力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的方式方法。以吉林省長春市其塔木鎮劉家村為(wei) 例,我們(men) 通過挖掘整理7項非遺與(yu) 民族民俗文化,共同策劃與(yu) 執行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文藝活動;依托牆繪改善村落環境,提升文化氛圍;參與(yu) 關(guan) 雲(yun) 德滿族民俗博物館建設,讓鄉(xiang) 村博物館留存鄉(xiang) 愁記憶;以中國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吉林九台五官屯貢米栽培係統”為(wei) 依托,探索新媒體(ti) 上農(nong) 特產(chan) 品的宣傳(chuan) 與(yu) 銷售……這些實踐啟示我們(men) ,文化、藝術介入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是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時期“三農(nong) ”發展的有效路徑。
黨(dang) 的二十大對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men) 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圍繞地域獨特的鄉(xiang) 土文化、民族藝術等開展更多維度的藝術鄉(xiang) 建,進一步推動藝術走近農(nong) 民、走向農(nong) 村,為(wei) 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做出新的貢獻。(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