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手環、App測血氧靠譜嗎?專家:僅供參考
央廣網北京1月4日消息(記者郭佳麗(li) )近日,一些老年人在感染新冠後出現“沉默性缺氧”的問題引發關(guan) 注,血氧儀(yi) 也隨之成為(wei) 緊俏貨。
在血氧儀(yi) 缺貨、漲價(jia) 的情況下,有些消費者購買(mai) 具有血氧監測功能的智能手表、手環,甚至有人通過App和小程序監測血氧。對此,中國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zhuan) 業(ye) 負責人沙憲政表示,這種監測方式可以起到保健參考和運動指導作用,但並不如醫療專(zhuan) 業(ye) 用途的血氧飽和度儀(yi) 精確。另外,血氧儀(yi) 隻是監測設備,而非治療設備,不要盲目搶購、囤貨,應讓真正需要者及時購買(mai) 。
血氧儀(yi) 銷售緊俏,漲價(jia) 幅度明顯
近日,血氧儀(yi) 在市場上出現不同程度漲價(jia) 和缺貨現象。
近日,北京延慶的李先生在某電商平台付款32元購買(mai) 了一款血氧儀(yi) ,但商品一直未發貨,在線客服回複:“我們(men) 會(hui) 在24小時內(nei) 寄出,48小時內(nei) 未發出,那就說明發不出去。”幾天後,當他再次打開鏈接,發現商品價(jia) 格已經漲到126元。
在某線上投訴平台,上海張女士稱,在“88購物節”活動中,原價(jia) 159元的某品牌血氧儀(yi) ,實際支付了94元就可購買(mai) 到手,但在2022年12月份卻漲價(jia) 到299元。
3日,記者走訪北京多家藥房發現,血氧儀(yi) 的售賣價(jia) 格在200元至400元不等。店員稱,不同品牌和型號價(jia) 格均不一樣,店裏一直都是這個(ge) 價(jia) 格。
為(wei) 加強供應,近日,工信部組織北京、河北、江蘇、深圳等地工信主管部門和生產(chan) 企業(ye) 加大指夾式脈搏血氧儀(yi) 生產(chan) 供應,日產(chan) 量由12月初的11.5萬(wan) 部提升至25萬(wan) 部以上。
用App、小程序測血氧?專(zhuan) 家:僅(jin) 供參考
在血氧儀(yi) 被火熱搶購的同時,也有人購買(mai) 具有血氧監測功能的智能手表、手環,甚至有人選擇通過App和小程序監測血氧。
記者在某個(ge) 小程序實測血氧,將食指輕放在手機的攝像頭和閃光燈上,90秒即可測得血氧、心率等指標,但頁麵提示監測結果僅(jin) 供參考,不可用於(yu) 醫療診斷目的。
沙憲政分析稱,網上類似小程序和手機App是經由手機攝像頭攝像,通過測量人體(ti) 手指尖或麵部動脈血管隨心髒搏動引起充盈的波動和顏色的變化(也就是光譜分析),來檢測心率和血氧飽和度等指標的。
沙憲政表示,一般來說,手機軟件測量血氧飽和度和血氧儀(yi) 原理相似,也是通過手機攝像頭測量人體(ti) 吸收反射不同波長(顏色)的光,計算出血紅蛋白跟氧合血紅蛋白吸收程度。由於(yu) 不同手機攝像頭性能不一樣,使用環境較為(wei) 複雜,實際血氧飽和度測量精確度是否準確不好說,但手機App的測量精確度肯定不如醫療專(zhuan) 業(ye) 用途的血氧飽和度儀(yi) ,從(cong) 臨(lin) 床診斷來說,隻有保證精確度的測量結果才有意義(yi) 。
在沙憲政看來,手機App開發測量血氧飽和度的功能,能夠讓使用者起到保健參考和運動指導作用,也可以緩解特殊時期人們(men) 購買(mai) 不到血氧儀(yi) 的焦慮情緒。但開發者應明確測量準確性和適用範圍,標明是否可以用於(yu) 臨(lin) 床診斷,以免誤導使用者。
不需搶購、囤貨,應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血氧飽和度,是身體(ti) 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正常健康人的經皮動脈血氧飽和度(以下簡稱為(wei) “血氧飽和度”),應保持在95%—100%之間;90%—94%為(wei) 供氧不足,90%以下為(wei) 缺氧,低於(yu) 80%為(wei) 嚴(yan) 重缺氧,會(hui) 對身體(ti) 造成較大損傷(shang) 甚至危及生命。
沙憲政分析稱,通常情況下,人體(ti) 血氧飽和度低於(yu) 90%,臨(lin) 床表現為(wei) 胸悶氣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頭暈、全身無力、肌肉虛弱等症狀,還可能出現口唇、手指、腳趾甲發紫(紫紺)等症狀,應盡快通過鼻導管吸氧、高流量濕化氧療吸氧進行救治。緊急情況下,還需使用呼吸機給氧,避免機體(ti) 缺氧造成傷(shang) 害,甚至危及生命。
沙憲政介紹,通常血氧飽和度低是一個(ge) 緩慢過程,機體(ti) 缺氧是逐漸加重的。患者表現不是特別典型,或者本來就呼吸困難,又突然急性加重,患者感受不太明顯,這種血氧飽和度極低卻無呼吸困難的現象被臨(lin) 床稱為(wei) “隱性缺氧”。根據調查,一些65歲以上老年人,肥胖、吸煙、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腫瘤等患者容易發生“沉默性低氧血症”,其發生機製尚不完全清楚。
在沙憲政看來,鑒於(yu) 老人和具有基礎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現“沉默性低氧血症”,他們(men) 對缺氧反應遲鈍,甚至完全感覺不到胸悶、呼吸困難等。當病情較重時,他們(men) 還可能出現認知方麵障礙,看護者又很難發現是否缺氧,他們(men) 就需要血氧飽和度檢測儀(yi) 來進行監測。
沙憲政稱,血氧儀(yi) 隻是監測設備,而非治療設備。在血氧儀(yi) 銷售緊俏的情況下,大家不要圖個(ge) 心理安慰去搶購、囤貨,這樣會(hui) 讓真正需要的人無法及時購買(ma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