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陷困境 誰是“麻煩製造者”?
(財經天下)WTO陷困境 誰是“麻煩製造者”?
中新社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世貿組織(WTO)正陷入一場持久的危機。北京學者認為(wei) ,美國是這場危機背後的“肇事者”,解WTO之困需將美國拉回正軌。
在日前舉(ju) 行的WTO總理事會(hui) 會(hui) 議上,WTO總幹事伊維拉對該組織未能激發出新動力感到遺憾。她直言,在眼下全球麵臨(lin) 經濟增長放緩、糧食和能源危機、氣候變化和持續存在的發展挑戰的困難時期,WTO不能袖手旁觀,而“我們(men) 最近6個(ge) 月在談判方麵無所作為(wei) ”。
WTO的麻煩並非隻有短短6個(ge) 月。分析人士稱,困境背後固然有其自身規則跟不上形勢變化,導致談判機製效率低下、信用降低,不少成員紛紛轉向雙邊和逐邊貿易協定談判等原因,但美國一再用錯誤方式對待WTO尤其致命。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顧寶誌稱,成員對國際組織的信任和尊重、對條約的遵守是國際組織賴以生存、發展的關(guan) 鍵。任何成員肆意退出或威脅退出的行為(wei) 都是對該國際組織權威的打擊。然而,作為(wei) 一個(ge) 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美國近年來卻對WTO缺乏基本的尊重,這對WTO造成嚴(yan) 重威脅。
顧寶誌表示,WTO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的四年期間舉(ju) 步維艱,幾乎一事無成,權威受到極大傷(shang) 害。拜登政府口頭上強調要走多邊主義(yi) 路線,但行動上卻基於(yu) 冷戰思維對中俄等國家發動“新冷戰”,是分裂世界的偽(wei) 多邊主義(yi) 。
此外,美國還一再違反WTO基本規則,如對波音公司製造民用大飛機項目提供稅收減免等專(zhuan) 項補貼,在《通脹削減法案》中納入歧視性的電動汽車補貼條款等。
顧寶誌表示,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肆意對其他WTO成員國加征關(guan) 稅,竭力打壓他國企業(ye) ,大搞技術封鎖,脫鉤斷鏈,嚴(yan) 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和市場規則,對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長期安全穩定構成嚴(yan) 重威脅。
更嚴(yan) 重的是,美國一再阻撓上訴機構新成員遴選,致使WTO上訴機構因人員達不到最低要求而被迫癱瘓。有外媒評論說,這是美國“最糟糕的策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指出,近年來美國之所以對WTO有嚴(yan) 重不滿,緣於(yu) WTO體(ti) 係已難以滿足美國的利益訴求,美國對WTO基本原則和機製產(chan) 生了一係列質疑,包括質疑多邊談判機製無效;質疑獨立的爭(zheng) 端解決(jue) 機製損害了美國的主權;質疑特殊和差別待遇原則讓發展中國家“占了美國的便宜”;質疑現行WTO體(ti) 製無法有效約束所謂“非市場經濟”國家。
在屠新泉看來,這些質疑背後反映出美國社會(hui) 普遍的“吃虧(kui) 者”心態。隨著新興(xing) 經濟體(ti) 實力增長,美國優(you) 勢地位相對削弱,這本是國際競爭(zheng) 中的自然現象,但美國卻難以接受。這種心態反映到行為(wei) 上,就是一係列“美國優(you) 先”、違反規則、雙重標準和“脫鉤斷鏈”。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這種心態和行為(wei) 已引發“眾(zhong) 怒”。在日前WTO舉(ju) 行的對美貿易政策審議中,WTO32個(ge) 成員向美方提出超過2000個(ge) 書(shu) 麵問題,涉及美《通脹削減法案》《芯片和科學法》及其相關(guan) 措施與(yu) WTO規則一致性、美政府采購政策、泛化國家安全等。
屠新泉稱,雖然WTO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但各國開展緊密經貿合作的需求沒有變也不會(hui) 變。經過成員的共同努力,多邊貿易體(ti) 製依然能夠充分展現生命力,繼續為(wei) 經濟全球化提供動力。而把美國拉回與(yu) 國際社會(hui) 合作共贏的正常軌道,無論對美國、對世界,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