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中心”多了
【新春走基層】
開欄的話
新年新氣象,新春再出發。
時盛歲新,放眼神州大地,一個(ge) 個(ge) 充滿生機活力、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就在你我身邊;一個(ge) 個(ge) 奮鬥創造奇跡、皆得所願的美好故事,就在眼前。
本報今起開設《新春走基層》專(zhuan) 欄,我們(men) 的記者跟隨新春的腳步,走向田間地頭、走進廠礦社區、走到沿海邊疆,擷取最鮮活的素材,發掘最真誠的故事,捕捉最美好的情感,記錄這個(ge) 春天裏的堅守、團聚、祝福和期盼。
讓我們(men) 一起,聆聽春天的旋律,感受昂揚奮進的時代脈動!
新春將至,山東(dong) 省壽光市洛城街道屯西村的老年活動中心,呈現別樣的冬日“暖”意。活動室裏年味兒(er) 滿滿,張貼了各種“兔年”年畫、剪紙等作品,村裏不少老人在這裏的健身室、閱讀室、書(shu) 法教室享受多樣文娛活動,傳(chuan) 出陣陣笑聲。
“隻要有空,我就會(hui) 來這裏與(yu) 老夥(huo) 計們(men) 下下棋、練練太極,累了還可以在按摩椅上放鬆一下。”活動中心的常客村民傅文山感慨,“沒想到老了還能享受到這樣豐(feng) 富的文化服務,很滿足。”
傅文山的一席話說出了屯西村村民的心聲。這幾年,屯西村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他們(men) 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隨之增加。屯西村村“兩(liang) 委”問需於(yu) 民,進一步擴容村民活動場所,實現了文化有陣地、娛樂(le) 有設施、健身有場所、活動有保障,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麵不斷為(wei) 村民的幸福“加餐”。
屯西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葛茂學介紹,2016年開始,屯西村正式開放老年活動中心,配套建設了健身按摩、圖書(shu) 閱覽、音樂(le) 廳、舞蹈瑜伽、書(shu) 法影視、棋牌娛樂(le) 等12個(ge) 功能區,為(wei) 老年人提供休閑、娛樂(le) 、健身、學習(xi) 等全方位服務。除了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文化娛樂(le) 活動場所外,村“兩(liang) 委”還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文藝演出等公益活動,讓活動室真正成為(wei) 老年人交流、娛樂(le) 、健身、活動的好去處。
群眾(zhong) 的需求在哪裏,村“兩(liang) 委”的服務就跟到哪裏。針對群眾(zhong) 個(ge) 性化的文化需求,屯西村重點建設了黨(dang) 群服務中心、青少年服務中心、文體(ti) 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物業(ye) 管理中心、警務助理協調中心“六大中心”,讓群眾(zhong) “進一個(ge) 門、辦所有事、享所有服務”。特別是2000平方米的地下活動中心,讓村民連連稱讚,他們(men) 不僅(jin) 可以在這裏跳廣場舞,還可以辦婚宴、辦會(hui) 議,環境設施好,一個(ge) 活動中心,發揮多種用途,最大限度實現了資源共享。
“活動廣場建在地下,我們(men) 晚上跳廣場舞的時候,也不會(hui) 打擾周圍村民休息,各不耽誤。”屯西村村民孔令洋說起村裏的變化更是滔滔不絕,“現在,我們(men) 村民確實得到了實惠,生活有保障,精神麵貌也大有改觀!”
2021年,屯西村還建起了以漢字演變為(wei) 主題的藝術館——倉(cang) 頡漢字藝術館,參觀者可以通過文物、字典、詩歌等多種形式了解博大精深的漢字演變史。藝術館還設計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古法造紙、紙藝作品等體(ti) 驗環節。
“我們(men) 用文化豐(feng) 富心靈、陶冶情操,讓大家在充滿文化味兒(er) 的村裏過得更舒心、更開心。未來,我們(men) 將進一步探索文化服務群眾(zhong) 新模式、新路徑,創新管理與(yu) 服務模式,盤活用好現有資源,讓廣大村民在家門口得到更多實惠。”葛茂學說。
(光明日報 本報記者 趙秋麗(li) 馮(feng) 帆 本報通訊員 王躍偉(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