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乙類乙管”首日,生活就醫有序

發布時間:2023-01-09 15:50:00來源: 人民日報

  記者實地探訪北京朝陽區高碑店村——  

  “乙類乙管”首日,生活就醫有序

  1月8日清晨,沐著清冽的風,位於(yu) 北京市朝陽區通惠河南岸的高碑店村醒了……

  執行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政策的第一天,以前設在路口的疫情防控卡口,不見蹤影。

  “進門不用掃碼,方便了很多。”高碑店華聯生活超市內(nei) ,一些村民正在置辦年貨,大門口的玻璃門上已經看不到北京健康寶二維碼圖片。超市負責人張運傑說,超市每天做好兩(liang) 次消毒。防疫政策優(you) 化後,營業(ye) 額明顯上升。

  離超市不遠,是紫晶百姓大藥房。藥架上擺滿抗感消炎、清熱解毒等藥物。前一段緊俏的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片等,藥架上也有不少。

  “藥房庫存充裕,進貨渠道順暢,特別是退燒鎮痛類藥物供應充足。”藥房負責人武可然說。

  高碑店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張申說,實施“乙類乙管”政策後,村委會(hui) 加大了對個(ge) 人防疫、感染後居家治療等科普宣傳(chuan) 。“同時,我們(men) 注意督促轄區內(nei) 的藥店,備足相關(guan) 藥物,防止哄抬藥價(jia) 。”

  上午9點多,高碑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接待前來就診的村民。

  “醫生您好!我渾身酸痛、乏力。”村民老周走進院子一角的發熱診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劉玉江詳細詢問了症狀,開了些藥,叮囑說,這幾天要清淡飲食,多喝水,注意多休息。

  走進衛生服務中心的藥房,藥架上擺滿各類藥物,新冠病毒感染的對症治療藥物儲(chu) 備了不少,藥師正在給患者拿止咳類藥物。中藥房內(nei) ,止咳化痰類中草藥,如甘草、半夏等也都比較充足。

  實施“乙類乙管”後,重點是保健康、防重症。高碑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的是有準備之仗。

  “現在,發熱診室門診量比之前下降了許多。除了日常的門診服務,我們(men) 的主要任務是做好重點人群健康監測和重症患者的上轉、下接工作。”高碑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王輝說,經過前期的摸底評估,轄區內(nei) 共有老人、孕婦、基礎疾病患者等重點人群2.8萬(wan) 人,其中80歲以上、沒有接種疫苗的老人等重症高風險人群3100多人。中心依托8個(ge) 社區衛生服務站、22個(ge) 家庭醫生團隊,做好這類人群的健康監測和健康管理。如果患者出現重症,情況緊急,中心會(hui) 及時匯報到區裏的重症轉運專(zhuan) 班,盡快安排轉運到三級醫院救治。此外,中心還抓緊時間改造了一批病房,承接通過三級醫院救治後病情穩定、需要繼續護理康複的患者。

  有序有備的高碑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背後是朝陽區不斷完善的分級診療體(ti) 係。朝陽區衛健委主任張瑞介紹,為(wei) 了打好主動仗,朝陽區將全區劃分為(wei) 4個(ge) 網格,成立了北部、中北、中南、南部4個(ge) 醫聯體(ti) ,分別以中日友好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安貞醫院和北京垂楊柳醫院為(wei) 中心,將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納入。各醫聯體(ti) 內(nei) ,建立了重點專(zhuan) 科對口扶持、遠程會(hui) 診、指導培訓等工作機製,以有效提升基層救治能力。(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申少鐵 王昊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