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綠色金融工具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 專家建議創新產品種類滿足融資需求

發布時間:2023-01-10 15:16:00來源: 證券日報

  記者 邢 萌

  見習(xi) 記者 田 鵬

  據1月8日發布的《中國能源經濟指數變化趨勢》顯示,2022年中國能源經濟穩步回升;2023年宏觀經濟和能源經濟走勢向好,新能源與(yu) 能源集成行業(ye) 將迎來新的發展。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對金融支持的需求愈加強烈。多位受訪的專(zhuan) 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綠色金融工具可實現直接融資與(yu) 間接融資合力支持新能源經濟發展,為(wei)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企業(ye) 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資渠道。同時,多層次綠色金融產(chan) 品和市場體(ti) 係尚處建立初期,仍需從(cong) 創新產(chan) 品種類、建立統一標準等方麵繼續完善和鞏固。

  多層次綠色金融工具合作

  助推新能源經濟發展

  新能源企業(ye) 較傳(chuan) 統企業(ye) 而言,具有風險大、銷售回款過慢的特點,較難獲得信貸支持,綠色金融工具成為(wei) 其解決(jue) 融資問題的突破口。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益於(yu) 我國對綠色金融業(ye) 務開展的政策性支持,相較於(yu) 申請辦理傳(chuan) 統貸款、債(zhai) 券等金融業(ye) 務,企業(ye) 辦理綠色金融業(ye) 務過程會(hui) 更為(wei) 順暢,且融資成本更低。

  經過一係列製度安排與(yu) 實踐後,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綠色貸款、綠色債(zhai) 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綠色信托、碳金融產(chan) 品等多層次綠色金融產(chan) 品和市場體(ti) 係。

  “通過發行針對新能源企業(ye) 的融資產(chan) 品,同時完善排汙權抵押授信、碳資產(chan) 質押授信等綠色金融專(zhuan) 項產(chan) 品和服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相關(guan) 企業(ye) 解決(jue) 融資難題,促進其不斷發展壯大。”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cong) 間接融資來看,長期以來,綠色信貸一直占據主導地位,有力支持了以新能源企業(ye) 為(wei) 代表的綠色產(chan) 業(ye) 、綠色經濟的發展。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我國綠色貸款餘(yu) 額20.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41.4%,高於(yu) 各項貸款增速30.7%。

  從(cong) 直接融資來看,綠色債(zhai) 券可兼顧降低融資成本和承擔企業(ye) 相應社會(hui) 責任,成為(wei) 新能源企業(ye) 融資手段之一。據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1月初在第八屆中國債(zhai) 券論壇上介紹,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全市場綠色債(zhai) 券餘(yu) 額1.2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3.7%。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場發行綠色債(zhai) 券4834億(yi) 元,綠色金融債(zhai) 券發行穩步增長,非金融企業(ye) 綠色債(zhai) 券發行占比不斷提升。

  此外,股權融資也是新能源企業(ye) 融資的重要途徑。以環保類企業(ye) 為(wei) 例,按申萬(wan) 一級行業(ye) 分類,截至2022年末,A股共有環保類上市公司130家,合計首發募資約778億(yi) 元。

  信息不對稱等問題

  製約相關(guan) 工具進一步顯效

  綠色金融工具在幫助新能源企業(ye) 解決(jue) 融資難題方麵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建立起來的多層次綠色金融產(chan) 品和市場體(ti) 係尚需進一步穩定和鞏固。

  除此之外,綠色信貸產(chan) 品缺乏在全國範圍內(nei) 大規模發行的可行性,製約其規模進一步擴大。對此,陳靂建議,可通過政策引導以及數字手段,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積極嚐試設立全國性綠色信貸產(chan) 品,彌補產(chan) 品缺失問題。

  在直接融資方麵,收益與(yu) 風險不匹配直接影響著投資選擇。東(dong) 方金誠綠色金融部助理總經理方怡向認為(wei) ,新能源行業(ye) 具有科研投資需求大、科研周期長等特點,此外,新能源的設備設施前期建設所需要的資金也較多。這就導致投資收益難以在短時間內(nei) 實現。

  談及未來如何促使綠色金融工具進一步發力,方怡向表示可從(cong) 四方麵著手:一是綠色金融工具的相關(guan) 標準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統一;二是綠色金融激勵機製有待進一步完善;三是不斷推動ESG生態圈建設;四是加大綠色金融創新產(chan) 品開發力度,豐(feng) 富綠色金融產(chan) 品。借鑒發達經濟體(ti) 成功經驗,開發碳金融產(chan) 品、綠色農(nong) 業(ye) 貸款、綠色保險等,同時大力發展個(ge) 人綠色消費信貸,如綠色住房抵押貸款、新能源汽車消費貸款,探索節能環保項目特許經營權、排汙權和碳排放權等環境權益及其收益權成為(wei) 合格抵質押物的模式和路徑。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