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推進名城保護與城市治理 北京坊二期開工建設
中新網北京1月12日電 (安格 邴美俏)北京市西城區近年來把握“都”與(yu) “城”、“舍”與(yu) “得”的關(guan) 係,努力打造名城保護與(yu) 城市治理的“西城樣本”。構建“中國式生活體(ti) 驗區”的北京坊二期工程已開工建設,有望今年底完成主體(ti) 建設。
這是記者今天從(cong) 北京市西城區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hui) 2022年會(hui) 上了解到的。年會(hui) 以主題為(wei) “名城保護四十年——走向可持續的城市更新”,專(zhuan) 家以生動的案例展示了近年來中國曆史文化街區整體(ti) 性保護傳(chuan) 承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探索。
努力打造名城保護與(yu) 城市治理“西城樣本”
據介紹,2022年是中國設立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製度暨北京成為(wei) 首批國家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也是重新製定的《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施行一周年。
近年來,北京市西城區深刻把握“都”與(yu) “城”、“舍”與(yu) “得”的關(guan) 係,努力打造名城保護與(yu) 城市治理的“西城樣本”。2022年,西城區發布《北京市西城區“十四五”時期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將老城空間秩序管控與(yu) 特色風貌塑造作為(wei) 重點,從(cong) “老城-街區-建築”三個(ge) 層次開展工作,強化北京老城保護的總體(ti) 空間結構,精細推進街區保護更新,統籌做好文物和曆史建築保護修繕。
北京老城是北京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全國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載體(ti) 和根基。中軸線是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西城區在推進中軸線保護傳(chuan) 承工作中,通過景觀視廊整治、環境綜合提升、先農(nong) 壇風貌整治等,全麵強化老城空間的整體(ti) 性。
曆史文化街區是名城保護的重要層次,菜西片區的“公房經營管理權”模式、大柵欄楊梅竹斜街保護性修繕模式等多項實踐的新思路和實施策略在全市得到推廣。2022年,優(you) 先啟動的新街口西、西皇城根等4片新增曆史街區保護規劃編製。
老城更新,變的不僅(jin) 是街麵環境,周圍居民的生活品質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升。為(wei) 更好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西城區以西長安街街道為(wei) 試點,組織責任規劃師團隊現場勘查,通過居民議事廳征求住戶意見,積極推進打造“最美院落”工作。讓老城保護和整治提升範圍由街巷向院落延伸,周圍居民生活品質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升。
在文物建築的保護與(yu) 活化利用方麵,為(wei) 了破解騰退後的文物建築更合理使用的時代課題,西城區積極推動曆史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與(yu) 居民需求、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相結合,在工作模式上積極創新實踐,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關(guan) 於(yu) 促進文物建築合理利用和開放管理的若幹意見,成批次推出文物活化利用項目並且向社會(hui) 公開招標。今年,西城區文物活化利用聚焦於(yu) 項目落地,新市區泰安裏變身為(wei) 泰安裏文化藝術中心,成為(wei) 第一批社會(hui) 公開招標的文物活化利用項目中首個(ge) 亮相項目。
名城委顧問團專(zhuan) 家表示,西城區的名城保護實踐不僅(jin) 把分散的遺產(chan) 價(jia) 值逐步挖掘整理出來,還在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的源頭、破題的方法和傳(chuan) 統價(jia) 值弘揚上下功夫,讓曆史文化遺產(chan) 價(jia) 值傳(chuan) 承結構更加係統化。“白塔夜話”、“會(hui) 館有戲”、“京劇發祥地”都是西城區傾(qing) 力打造的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品牌,“四名匯智”計劃經過6年發展也已成為(wei) 公眾(zhong) 參與(yu) 名城保護方向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品牌。
首個(ge) 城市更新企業(ye) 聯合會(hui) 成立
構建產(chan) 業(ye) 生態、導入社會(hui) 資本,協助政府統籌城市更新事業(ye) ,全市首個(ge) 城市更新企業(ye) 聯合會(hui) 在本次年會(hui) 宣布成立。聯合會(hui) 將依托西城特質,形成西城特色,服務於(yu) 首都“四個(ge) 中心”建設,提高城市更新服務“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的能力;以城市更新為(wei) 契機建設綠色、宜居、人文、科技、韌性的首都功能核心區;促進國際都市、曆史文化名城合作,提升城市品位,為(wei) 文化遺產(chan) 、文化資產(chan) 提質增值。
2011年,西城區成立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hui) 。名城委顧問團自2011年成立伊始聘用謝辰生、羅哲文等8位專(zhuan) 家作為(wei) 區名城委顧問,至新一屆的西城區名城委顧問團專(zhuan) 家人數已增加至21位,專(zhuan) 家隊伍已涵蓋城市規劃、文物保護、古建築、城市曆史地理和風景園林等眾(zhong) 多領域。
此外,記者從(cong) 年會(hui) 上獲悉,致力於(yu) 打造新中式美學街區、構建“中國式生活體(ti) 驗區”的北京坊二期工程已開工建設,有望今年底完成主體(ti) 建設。項目範圍東(dong) 至珠寶市街,西至煤市街,南至廊房二條,北至廊房頭條。用地麵積8380平方米,總建築麵積23695平方米。
據了解,北京坊二期將延續北京坊建築設計風格,傳(chuan) 承曆史風貌,結合大柵欄地區民國後西式風格商業(ye) 建築特色,采用傳(chuan) 統“木、石、磚、瓦”等建築材料,結合現代結構安全、節能標準進行創新設計和施工,實現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建造技術的完美融合。建成後的北京坊及北京坊二期,整體(ti) 設計將尊重地區曆史文化及格局,延續胡同肌理布局,以小尺度街道空間圍繞勸業(ye) 場為(wei) 核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