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天鷹”飛出勝戰新航跡
隆冬時節,西北大漠。西部戰區空軍(jun) 某基地所屬無人機團的一架無人機結束訓練準備返航時,突然接到上級“前出查證不明空情”命令。數百公裏外的地麵站,飛行員和保障人員按照預案迅速進入方艙,接管無人機操控,並將實時畫麵傳(chuan) 回上級指揮所。這一幕訓戰快速轉換的場景,讓正在該團采訪的記者感受到濃濃的戰味。
該團領導告訴記者,作為(wei) 新質作戰力量,他們(men) 充分發揮無人機在空時間長、飛行油耗低、通聯能力強等特點,不斷提高人裝結合效能,著力將機型優(you) 勢轉化為(wei) 勝戰優(you) 勢。
保障方艙內(nei) ,記者見到剛結束飛行訓練的該團大隊長馬龍。今年是他改飛無人機的第十年。為(wei) 實現從(cong) “能飛”到“能戰”的跨越,十年來,他和戰友操控無人機飛越沙漠戈壁、雪山海島,為(wei) 打造“臨(lin) 機召喚,召喚即打擊”的“大漠天鷹”一路換羽高飛。在一次次跨戰區、跨軍(jun) 種的聯演聯訓中,他和戰友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以往,我們(men) 隻在演習(xi) 初期執行一些偵(zhen) 察任務。如今,無人機往往最早起飛、最晚降落,在高強度對抗中擔負越來越重的任務。”
那次與(yu) 某特戰旅進行聯合演練,該團無人機盤旋高空,將信息數據傳(chuan) 遞到地麵單兵數字終端,幫助滲透作戰的特戰隊員規劃路線、實時預警,並隨時準備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與(yu) 航空兵某旅開展協同突防突擊演練時,該團無人機先期投入戰場標定目標位置,提高偵(zhen) 察效率。友軍(jun) 戰機發射製導彈藥快速返航後,無人機抵近評估毀傷(shang) 效果,並對殘餘(yu) 目標進行補充打擊。
在多兵種立體(ti) 攻防演練時,該團無人機組成空中突擊隊,以最小代價(jia) 探明“敵”防禦漏洞、消耗“敵”防空火力,精準打擊高價(jia) 值目標……
麵對演訓場上取得的一次次進步,這支新質作戰力量的官兵沒有絲(si) 毫自滿。記者在該團“軍(jun) 情研究室”看到,參謀長正在研究如何通過與(yu) 友鄰單位密切協同,提高鏈路抗幹擾能力。“要以新質作戰力量‘點’的突破,帶動整個(ge) 作戰體(ti) 係打贏能力的提高。”他告訴記者,未來戰場,無人作戰力量隻有在體(ti) 係支撐下才能釋放最大作戰效能。為(wei) 此,他們(men) 將無人機納入基地常態化體(ti) 係訓練,在與(yu) 異型機及地麵部隊對抗演練中錘煉實戰能力。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無人智能作戰力量發展’。”該團領導說,隨著無人機應用日漸廣泛,隻有更加積極主動謀戰研戰,探索創新作戰理念、訓練模式,才能更好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使命任務。
記者采訪過程中,遠處機場不時傳(chuan) 來陣陣無人機引擎的轟鳴聲。十年潛心礪翅,利劍揚威沙場。這支新質作戰力量乘風奮飛,必將在無人作戰領域飛出嶄新勝戰航跡。(解放軍(jun) 報 記者 馬嘉隆 通訊員 葛樂(le) 晨 柯長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