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用電視機看電視怎麽這麽費勁?”記者調查智能電視使用“套路”

發布時間:2023-02-03 11:03:00來源: 法治日報

  “用電視機看電視怎麽(me) 這麽(me) 費勁?”

  記者調查智能電視使用“套路”

  ● 智能電視機雖然增加了觀看節目的可選擇範圍,但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不少為(wei) 人詬病的問題。從(cong) 開關(guan) 機廣告到會(hui) 員套娃式收費,從(cong) 使用不方便、對老年人不友好到售後服務無法真正解決(jue) 問題,智能電視機的一係列“套路”亟待改進

  ● 網絡電視付費收看的情況十分普遍,一些消費者也願意為(wei) 收看心儀(yi) 的電視節目付費。但會(hui) 員能看多少劇、會(hui) 員開通的費用等問題,在購買(mai) 之前商家應當作出明確的提示,以便消費者在購買(mai) 時能夠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相應的服務,否則涉嫌侵害消費者知情權

  ● 為(wei) 解決(jue) 智能電視機使用過程中的問題,應當發揮市場的作用,倡導商家與(yu) 廣告經營主體(ti) 追求利潤的同時承擔社會(hui) 責任,積極進行內(nei) 部合規治理體(ti) 係建設,自覺減少甚至消滅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現象

  □ 本報記者 張守坤

  “看個(ge) 電視怎麽(me) 這麽(me) 麻煩!”

  今年春節期間,兒(er) 子送來新年禮物——一台超大屏液晶智能電視機。然而,從(cong) 打開電視機那一刻起,家住河北廊坊的張秉成老爺子就吐槽不斷。

  “開機強製看廣告,還不能跳過,主頁各種圖標,讓人不知如何操作,好不容易點開一個(ge) 電視劇,還得開通會(hui) 員才能看整集。除了電視機本身的會(hui) 員,還有各種App會(hui) 員,想看衛視節目還得再買(mai) 個(ge) 機頂盒開通數字頻道。用電視機看電視怎麽(me) 這麽(me) 費勁?”

  近年來,從(cong) 有線到數字再到網絡,電視機技術飛速發展,如今的智能電視機在聯網後,大大增加了觀看節目的可選擇範圍。然而,《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智能電視機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不少為(wei) 人詬病的問題。從(cong) 開關(guan) 機廣告到會(hui) 員套娃式收費,從(cong) 使用不方便、對老年人不友好到售後服務無法真正解決(jue) 問題,智能電視機的一係列“套路”亟待改進。

  開機切屏廣告不斷

  想看節目套娃收費

  “每次打開電視就要看一段廣告,關(guan) 機的時候還要再來一遍,有時候點播個(ge) 節目還要看廣告。本來是想看電視的,結果被漫長的商品廣告‘迎頭痛擊’。”江蘇無錫的丁雷告訴記者,他家的智能電視機每次開機都會(hui) 有30秒左右的開機廣告,每次切換頻道時,還會(hui) 經常自動彈出“看電視會(hui) 員,限時××元一年”等類似廣告,這讓他十分反感。

  根據人民網財經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智能電視開關(guan) 機廣告調研報告》,超過89.9%的被調查者表示家中的智能電視含有開關(guan) 機廣告,86.09%的廠商沒有設置開關(guan) 機廣告的“一鍵取消或關(guan) 閉按鈕”,而72.73%的被調查者對開機廣告表示“一秒都不能忍”。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中國電子視像行業(ye) 協會(hui) 組織就製定了團體(ti) 標準《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服務規範》,其中有“開機廣告播放總時長不應超過30秒,本規範推薦廣告時長在15秒以內(nei) 為(wei) 宜”的規定。廣告法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麵以彈出等形式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guan) 閉標誌,確保一鍵關(guan) 閉。

  雖早有規定,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智能電視的開關(guan) 機廣告違規行為(wei) 仍然十分普遍。不少智能電視的廣告時長不僅(jin) 超過30秒,而且並未在顯著位置提供關(guan) 閉標誌,甚至根本沒有跳過或關(guan) 閉標誌。

  廣告問題之外,不少受訪者表示智能電視機的收費規則令人頭疼,“花錢買(mai) 了電視機之後,還要層層付費”。

  來自安徽宿州的梁靜在采訪中說,她現在特別後悔買(mai) 智能電視機。

  “當時宣傳(chuan) 是4K超高清畫質、高保真音響係統,擁有它等於(yu) 擁有家庭影院,買(mai) 來才發現幾乎看什麽(me) 都要會(hui) 員。”在梁靜展示的開通會(hui) 員界麵記者看到,智能電視自帶的會(hui) 員包年是288元,而包季則要148元。而電視會(hui) 員並不包括其他欄目會(hui) 員,想看少兒(er) 頻道要開通少兒(er) 頻道會(hui) 員,連續包月首月9.9元,學習(xi) 頻道則要開通298元年卡,綜藝、教育、體(ti) 育,各大節目類型想要觀看都要開通會(hui) 員。

  記者計算發現,僅(jin) 智能電視本身會(hui) 員全部開通的話,一年的花費就要超千元。除此之外,如果還想在電視上通過網絡視頻平台收看節目,許多內(nei) 容還要開通網絡視頻平台會(hui) 員才能正常觀看,並且該會(hui) 員隻能在TV端使用,和手機端並不互通。例如,某平台黃金會(hui) 員可以在手機、平板、電腦三大平台使用,年卡為(wei) 258元,而鑽石會(hui) 員僅(jin) 僅(jin) 隻是多了一個(ge) 電視TV端,年卡為(wei) 448元,價(jia) 格貴了近一倍。

  “跟套娃一樣,大會(hui) 員裏麵帶著小會(hui) 員,買(mai) 了小會(hui) 員還有特殊會(hui) 員。費用的設置規則就是引導你選擇連續包月或者直接包年,否則就不劃算。更可氣的是有次我給孩子開通了一個(ge) 月的少兒(er) 頻道後,下個(ge) 月運營商便自動續費,壓根沒提前提醒我。”梁靜抱怨道。

  2月1日,記者來到天津市和平區濱江道商業(ye) 街,以消費者身份谘詢了多家智能電視門店的銷售人員。記者注意到,對於(yu) 是否有開機廣告、是否需要開通會(hui) 員才能夠正常觀看節目以及是否收費、收費標準是什麽(me) 等問題,如果不是主動問起,銷售人員很少會(hui) 提及上述話題。

  中國法學會(hui)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認為(wei) ,目前智能電視、網絡電視付費收看的情況十分普遍,一些消費者也願意為(wei) 收看心儀(yi) 的電視節目付費。但會(hui) 員能看多少劇、會(hui) 員開通的費用等問題,在購買(mai) 之前商家應當作出明確的提示,以便消費者在購買(mai) 時能夠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相應的服務,否則涉嫌侵害消費者知情權。同時,各種不實用節目卻需要會(hui) 員的設置、帶有明顯“算計”行為(wei) 的支付設置,則可能涉嫌強製消費。

  選項眾(zhong) 多操作繁瑣

  對老年人極不友好

  今年過年回老家,江蘇鎮江的王旭發現爺爺家的電視機自己居然都不會(hui) 用了。

  “遙控器就有三個(ge) ,一個(ge) 是網絡電視的,一個(ge) 是有線電視的,還有一個(ge) 是有線電視機頂盒的。想從(cong) 網絡電視轉成有線電視我試了半天也沒成功。看電視本身是為(wei) 了休閑,怎麽(me) 操作變得這麽(me) 麻煩?”王旭感歎。

  王旭說,和以往的有線電視打開就能看不同,智能電視、網絡電視操作起來和手機類似,屏幕上有各種選項,想看央視衛視還需要切換接收頻道。“現在雖然電視聯網後能看的節目變多了,看電視的‘門檻’卻越來越高,想打開電視看自己想要看的頻道,就像闖關(guan) 一樣,要點擊無數選項才行。”

  記者采訪北京、天津、安徽、江蘇等地多名群眾(zhong) 後發現,現在每天看電視的絕大多數是中老年人,而對於(yu) 中老年群體(ti) 來說,智能電視機的操作顯然過於(yu) 複雜。王旭的爺爺每次開電視都要喊孫子幫忙,而鄰居則是家裏孩子每天早上把電視給父母調好再上班。

  不便的地方還有不少。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網絡電視出現畫麵卡頓、畫麵變形、設備使用等問題時有發生。河南新鄉(xiang) 的李萍告訴記者,如果是直接通過網絡電視開通有線電視會(hui) 員看央視衛視,會(hui) 占用家庭寬帶,有時候看節目會(hui) 有卡頓現象。

  而當消費者向客服反映時,有的客服人員存在不管不問、不真正解決(jue) 問題的情況。北京市民李飛家裏智能電視機的有線電視機頂盒出了毛病,切換頻道必須把遙控器放在離機頂盒一兩(liang) 米範圍內(nei) 對著按才有反應,換了機頂盒也沒有解決(jue) 問題。維修人員說是係統自身的問題,雙方溝通拉扯了好幾天,維修人員拒絕檢修。

  多方協同綜合治理

  改善用戶電視觀感

  記者檢索相關(guan) 信息發現,智能電視、網絡電視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其中的廣告亂(luan) 象,從(cong) 數字電視普及時就已經存在,並且多年來一直備受關(guan) 注。這些問題為(wei) 何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jue) ?

  江蘇省法學會(hui) 經濟法研究會(hui) 理事長、江蘇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杜樂(le) 其認為(wei) ,這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他介紹說,首先是廣告法律規範與(yu) 新型廣告類型之間的失配。隨著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廣告業(ye) 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如今的廣告方式更多樣、傳(chuan) 播範圍更廣、內(nei) 容承載量更大、變化也更迅速,這加劇了廣告的泛濫。數字或網絡平台的嵌入,在豐(feng) 富廣告形式的同時,也使得廣告的隱蔽性增強,運用相關(guan) 法律規範識別廣告的難度增加。其次,政府監管政策和力度方麵存在不足。政府監管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沒能真正做到嚴(yan) 厲打擊和強化監管。此外,監管部門的技術水平並不能夠匹配市場發展勢頭,無法及時預防或者發現問題。

  “廣告行業(ye) 組織、社會(hui) 監督組織和消費者個(ge) 人等存在監管缺位的現象。我國廣告業(ye) 的自律審查機製一直以來都沒能形成一個(ge) 完善的、多層次的自覺自律體(ti) 係。在我國還沒有專(zhuan) 職性的自律機構,會(hui) 員性協會(hui) 的自律功能也尚未健全。廣告自律功能的實現主要由廣告經營者和廣告發布者承擔,但受利益驅使,作為(wei) 廣告經營者和廣告發布者的個(ge) 體(ti) 性企業(ye) 也難以做到都公正守法。消費者由於(yu) 缺乏足夠的激勵、自身能力較弱等情況,在具體(ti) 監督過程中發揮作用較小。”杜樂(le) 其說。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zhuan) 家認為(wei) ,解決(jue) 智能電視、網絡電視廣告、收費多、操作繁瑣等問題,需要多方協同治理。

  在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中國法學會(hui) 商法學研究會(hui) 理事兼副秘書(shu) 長朱曉娟看來,應當發揮市場的作用,倡導商家與(yu) 廣告經營主體(ti) 追求利潤的同時承擔社會(hui) 責任,積極進行內(nei) 部合規治理體(ti) 係建設,自覺減少甚至消滅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現象。《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guan) 法律法規需要加強對違法行為(wei) 的針對性調整。

  “在法律責任上,以行政責任為(wei) 主且處罰金額過低無法發揮威懾作用,應增加罰款金額,同時,宜增加民事責任的規定,綜合發揮法律責任的作用。此外,地域管轄為(wei) 主的行政管理體(ti) 製以及事前監管力量的不足,加之受製於(yu) 技術的運用,影響行政監管的效能,應構建信息共享與(yu) 行政協作機製,省去移交管轄的成本,也應加強事前的抽查與(yu) 監督,倒逼相關(guan) 主體(ti) 規範行為(wei) ,同時加強技術的應用,主動發現廣告違法行為(wei) 並及時查處。還要發揮行業(ye) 協會(hui) 的自律引領作用,督促行業(ye) 協會(hui) 製定行業(ye) 規範,加強行業(ye) 自律,促進行業(ye) 健康發展。”朱曉娟說。

  在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律師唐薇看來,對於(yu) 老年人群體(ti) 來說,複雜的會(hui) 員體(ti) 係不利於(yu) 其理解,智能電視商家應當明確提示、指引。例如手機、平板和電視不能通用這類問題,往往容易出現爭(zheng) 議,更是應當在收費時明確標明購買(mai) 該類會(hui) 員後可以收看的範圍與(yu) 途徑,避免爭(zheng) 議的產(chan) 生。

  隨著“現在電視大多是老年人看了”成為(wei) 共識,不少受訪群眾(zhong) 希望能夠對智能電視、網絡電視進行適老化改造。有人建議,一些正能量、適合老年人群體(ti) 觀看的電視劇,應該實行免費觀看。還有人認為(wei) ,廣電、三大運營商可以像其他App一樣,把自己的IPTV機頂盒做成TV應用,放在電視應用商城裏,需要的用戶直接下載安裝就行,這就能和以前一樣一個(ge) 遙控器“控製”一切。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文化產(chan) 業(ye) 管理學院法律係主任鄭寧認為(wei) ,隨著老齡社會(hui) 的到來,老年觀眾(zhong) 越來越多,對智能電視進行適老化改造非常必要,既是貫徹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需要,也可以減少數字鴻溝。

  “一些有助於(yu) 優(you) 良家風建設、廉潔文化建設等的電影電視劇,運營商可以考慮公益播放,政府也可以采取補貼、資助、免稅等手段鼓勵這類片子的公益播放,從(cong) 而傳(chuan) 播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鄭寧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