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代廚”,月入過萬?
“香辣雞翅、紅燒魚、包菜……10個(ge) 菜,口味微辣,總共169元。”頭一天和客戶談好了菜品和價(jia) 格,約定好時間。下午3點,湖南長沙市“95後”女孩“葵葵子”準備出發“上門代廚”。
2022年以來,全國多地興(xing) 起一股“上門代廚”熱潮。不少人在各類社交平台留言,可為(wei) 附近用餐需求者提供“上門代廚”服務,並賺取一定費用。相關(guan) 內(nei) 容在多個(ge) 平台的熱度持續攀升。
“上門代廚”為(wei) 何流行?這一服務有什麽(me) 特點?行業(ye) 背後又隱藏著哪些風險?半月談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上門代廚”服務興(xing) 起
“上門代廚”的“廚師”多是廚藝愛好者,消費與(yu) 服務雙方點對點聯絡達成共識,“廚師”上門烹飪,線上收取服務費。2022年以來,“上門代廚”現象在多地興(xing) 起。美團2022年10月至12月數據顯示,“上門代廚”的搜索量環比上漲533%。
兩(liang) 到三個(ge) 菜58元,四到五個(ge) 菜78元……半月談記者在小紅書(shu) 、閑魚、抖音等平台發現,北京、上海、武漢等多地的用戶發布了提供不同菜係的個(ge) 人“上門代廚”服務宣傳(chuan) 廣告。根據各地消費水平和菜品數量,“代廚”收費標準從(cong) 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如需代買(mai) 菜、洗碗等則另外收費10元。
2022年11月初,辭職在家的“葵葵子”偶然刷到“代廚”信息,平時就擅長做湘菜、川菜和西餐的她有了興(xing) 趣,當即比照著發布了一條。“沒過多久,就有人私信谘詢我。”“葵葵子”說,每天接單2至3次,一個(ge) 月時間她收入1萬(wan) 多元。
多名受訪的“廚師”表示,目前各地“上門代廚”服務發展火爆,有的甚至成立了“上門代廚”公司。不少人都在考慮整合資源,未來形成團隊化的“代廚”服務模式。
火爆背後呈現新特點
“找‘代廚’比找廚師便宜,還可以經常換菜係。”家住武漢的劉先生告訴半月談記者,家裏有老人和孩子,出於(yu) 食品安全的顧慮,“代廚”更讓人放心。
他給半月談記者算了一筆賬,按6道菜的標準,一次花去88元服務費和120元的原材料費,比起出門就餐和找專(zhuan) 業(ye) 廚師,價(jia) 格低,吃到的菜質量高。此外,“代廚”們(men) 直接曬出擅長的菜係,信息透明。
半月談記者梳理發現,時下盛行的“上門代廚”還呈現出諸多新特點。
一是從(cong) 業(ye) 者更加廣泛。受訪人士分析,烹飪愛好者是“上門代廚”的主力。他們(men) 或兼職、或全職,將愛好變成工作。半月談記者采訪了解到,“上門廚師”不乏上班族、寶媽等群體(ti) ,他們(men) 常利用空餘(yu) 時間為(wei) 他人提供“上門代廚”服務。在某平台多個(ge) “代廚”宣傳(chuan) 廣告評論區,都有人留言“怎樣做‘代廚’?”
二是“上門廚師”和消費群體(ti) 雙年輕化。多位“代廚”告訴半月談記者,“代廚”圈子多為(wei) “85後”“90後”,甚至“00後”,年輕群體(ti) 喜歡嚐試新鮮事物,其服務對象也以同齡人為(wei) 主。
一位互聯網從(cong) 業(ye) 人員表示,“上門代廚”主要以網絡社交平台為(wei) 溝通媒介,且年輕群體(ti) 是各類社交平台的主要用戶,依托平台即時通訊的特點,雙方相互交流更方便、高效。“客戶大都是年輕人,通過‘上門代廚’,我還結交了不少朋友。”加入“代廚”隊伍有一段時間的“90後”退伍軍(jun) 人大鵬說。
三是消費需求更加多元化。半月談記者采訪發現,不少長期叫外賣、不會(hui) 做飯或沒有時間做飯的消費者對新鮮、特色的餐飲有需求,便尋求“代廚”服務。除了生日宴會(hui) 、公司團建等常見類型,“代廚”們(men) 接到的用餐谘詢還包括健康飲食、減脂輕食、月子餐等五花八門的需求種類。
引導“上門代廚”健康發展
多位受訪者表示,“上門代廚”具有一定的社會(hui) 意義(yi) ,可以促進靈活就業(ye) ,帶動消費,滿足不同消費群體(ti) 對餐飲的需求。但“上門代廚”準入門檻較低,也存在一定風險。
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律師胡俊傑表示,“代廚”過程屬於(yu) 食品生產(chan) 環節,如何保障服務品質和食品安全,缺乏相應的規範。
胡俊傑說,“上門代廚”主要依托社交平台私信建立聯係,屬於(yu) “你情我願”的交易,對“上門廚師”和消費者雙方缺乏人身安全保護。如,不排除某些人心思不正,抱有犯罪目的。此外,“上門廚師”在烹飪過程中一旦發生安全事故,糾紛如何解決(jue) 尚無依據。
半月談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上門廚師”和消費者雙方均對安全風險問題較為(wei) 關(guan) 注。不少消費者會(hui) 提出查看“上門廚師”的健康證。“上門廚師”也會(hui) 通過聊天的方式判斷安全性,再決(jue) 定是否“上門代廚”。
湖北立豐(feng) 律師事務所律師喻曦表示,“上門代廚”是一種新興(xing) 的服務關(guan) 係,可能構成勞動關(guan) 係,也可能構成勞務或雇傭(yong) 關(guan) 係,且不同情況下法律性質不一。此外,“上門代廚”多是私下通過微信或支付寶支付的方式支付服務費,如果金額巨大,可能還會(hui) 涉及稅金問題。
對於(yu) 目前尚存在的風險和爭(zheng) 議,胡俊傑、喻曦等表示,“上門代廚”作為(wei) 社會(hui) 分工細化的新職業(ye) ,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相關(guan) 部門應正麵引導和規範該行業(ye) 健康發展。如,參照網約車、家政等成熟的服務管理模式,確定行業(ye) 準入門檻,完善支付方式、糾紛解決(jue) 路徑等事項,對整個(ge) 服務過程量身定做質量評價(jia) 和管理辦法,從(cong) 而全麵完善和規範“上門代廚”行業(ye) 。(半月談網 記者:田中全 鄧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