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土腔土調”聚人心 共富路上有奔勁

發布時間:2023-02-03 17:08:00來源: 光明日報

  “土腔土調”聚人心 共富路上有奔勁

  ——記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淳風化語”係列宣講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凱 王晨 王建飛

  “老夏,你這個(ge) 問題提得好!”近日,在江蘇南京固城湖畔的青鬆水產(chan) 專(zhuan) 業(ye) 合作聯社內(nei) ,高淳區“淳風化語”微宣講流動課堂火熱開講。全國人大代表、青鬆水產(chan) 專(zhuan) 業(ye) 合作聯社黨(dang) 委書(shu) 記邢青鬆與(yu) 社員們(men) 麵對麵坐在板凳上,從(cong) “中國式現代化”講到“共同富裕”,現場氣氛越聊越熱烈。

  提問題的村民夏其生,家裏養(yang) 有200畝(mu) 螃蟹。去年受市場影響,螃蟹銷售壓力陡升。心存憂慮的他脫口而出:“邢書(shu) 記,你對今年的螃蟹銷售有什麽(me) 打算?”

  高淳是全國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典型縣,固城湖大閘蟹遠近聞名。從(cong) 20世紀80年代開始,合作聯社黨(dang) 委帶著大夥(huo) 抱團幹、領著大夥(huo) 科學養(yang) 、幫著大夥(huo) 往外銷,如今已有社員3200多戶,螃蟹養(yang) 殖麵積13萬(wan) 多畝(mu) ,3.5萬(wan) 當地人從(cong) 中受益。然而,連年養(yang) 殖造成的水生態問題以及目前市場的不利形勢,促使邢青鬆不斷思索著螃蟹養(yang) 殖的新路。這次的宣講稿他寫(xie) 滿了6頁紙,改了一遍又一遍。

  “今年螃蟹怎麽(me) 養(yang) ,我有三條計:打造種業(ye) ‘芯片’,依托南京固城湖河蟹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從(cong) 源頭把好蟹苗質量關(guan) ;做大銷售平台,簽下經營大戶辦直播;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發展水產(chan) 品精深加工。”邢青鬆的回答迎來掌聲一片。這是新一年的螃蟹產(chan) 業(ye) 升級思路,也是聯社黨(dang) 委的承諾。

  話題裏有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也有群眾(zhong) 關(guan) 切的螃蟹“戰略”;有全國人大代表等“名嘴”講理論,也有普通幹部群眾(zhong) 等“草根”嘮家常……土腔土調的“土方言”說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事,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講群眾(zhong) 想聽的理。這樣的宣講,既講出了鄉(xiang) 土味道,也講出了黨(dang) 員群眾(zhong) 攜手奔赴共富的“一條心”。

  “高淳發展越來越好,我們(men) 的日子也會(hui) 越過越紅火!”在漆橋街道茅山村高崗自然村的宣講現場,農(nong) 民胡臘梅激動地講起本村的“非凡十年”,一下子勾起村民們(men) 的回憶和共鳴。“通過宣講大夥(huo) 意識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根本。”茅山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何玉寶介紹,2018年高淳開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探索後,有了特色產(chan) 業(ye) 的高崗村一舉(ju) 成為(wei) 網紅村,年輕人陸續返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鄉(xiang) 村充滿新生機。

  2021年起,高淳已舉(ju) 辦2500餘(yu) 場“淳風化語”係列宣講,以千場“圓桌會(hui) ”“田埂會(hui) ”“板凳會(hui) ”,講活了基層理論宣講的“高淳品牌”,覆蓋黨(dang) 員群眾(zhong) 8萬(wan) 人次。緊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要求,高淳圍繞“講給誰”“講什麽(me) ”“誰來講”“怎麽(me) 講”,探索對象化、分眾(zhong) 化、互動化的宣講方式,大力推進“六進六講”,以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內(nei) 容和創新的形式,讓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聲”入千家萬(wan) 戶。

  針對不同群體(ti) 策劃推出特色課堂,高淳為(wei) 黨(dang) 員群眾(zhong) 送上品類多樣、色香味俱全的“精品大餐”和“特色土菜”。其中,有圍繞疫情防控、防騙反詐等主題的“微課堂”係列作品33部,有結合鄉(xiang) 風民俗編製的送春表演《送春一曲讚高淳》、音樂(le) 快板《高淳鄉(xiang) 村美如畫》等“微文藝”作品29部,還有“德潤高淳”好人事跡微視頻等“微感動”係列作品13部。不少作品成為(wei) 爆款,向人們(men) 傳(chuan) 遞著身邊的正能量。

  “淳風化語”聚人心,共富路上有奔勁。高淳區委宣傳(chuan) 部主要負責同誌表示,下一步,高淳區將充分發揮“淳風化語”宣講矩陣作用,結合基層黨(dang) 員冬訓工作,以流動課堂“六進六講”示範微宣講為(wei) 引領,讓宣講充滿“泥土芬芳”,進一步推動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光明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