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從憑公函吃桌餐到掃碼自費吃食堂 “公務餐”改革帶來的作風之變

發布時間:2023-02-06 15:17:00來源: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在浙江省衢州市,公務人員在市域內(nei) 出公差就餐,不需要開具公函,隻需要用個(ge) 人飯卡綁定浙政釘App,就近到任一單位食堂掃碼付費即可。

  這種出差就餐方式,源於(yu) 一場作風變革。2022年7月,衢州市紀委監委為(wei) 進一步嚴(yan) 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會(hui) 同市財政局等部門圍繞“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市域推行“公務餐”一件事改革。該市明確規定,除會(hui) 議、培訓用餐和市外來賓接待等外,全市各級機關(guan) 單位工作人員在市域範圍內(nei) 開展公務活動一律在本地機關(guan) 食堂、鄉(xiang) 鎮(街道)食堂等指定用餐點用餐,相關(guan) 單位不再憑公函安排公務接待,全市範圍內(nei) 實現一碼通用、一碼支付。改革半年多以來,出公差掃碼就餐6.55萬(wan) 餘(yu) 人次,日均用餐600人左右,全市公務接待費用支出同比減少約30%。目前,該做法正在進一步總結推廣。

  以問題為(wei) 導向的探索實踐

  對於(yu) 國內(nei) 公務接待,黨(dang) 中央有明確要求和製度規定。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印發的《黨(dang) 政機關(guan) 國內(nei) 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第五條明確,公務外出確需接待的,派出單位應當向接待單位發出公函,告知內(nei) 容、行程和人員。第十條規定,確因工作需要,接待單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並嚴(yan) 格控製陪餐人數。

  2014年5月,浙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浙江省黨(dang) 政機關(guan) 國內(nei) 公務接待管理辦法》明確,同城公務活動不安排用餐。2018年6月,《浙江省財政廳關(guan) 於(yu) 規範差旅夥(huo) 食費收繳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明確,需由單位協助安排用餐的,出差人員應提前告知夥(huo) 食控製標準及結算憑據需求,並直接向夥(huo) 食提供方(含飯店、農(nong) 家樂(le) 、單位內(nei) 部食堂等)支付夥(huo) 食費。在單位內(nei) 部食堂用餐的,人均配餐標準不得超過早餐20元、中餐40元、晚餐40元。

  但在衢州,同城出差不安排用餐,存在一定的問題。

  衢州市以山地丘陵為(wei) 主,其中丘陵占36%,山地占49%,交通相對不便。隨著市縣一體(ti) 、條塊結合、組團聯村等工作深入推進,市縣部門幹部赴鄉(xiang) 鎮、村社開展工作較多,給部分幹部跨單位、跨地域工作就餐造成困擾。

  衢江區林業(ye) 局幹部顧柯楠告訴記者,他所聯係的嶺洋鄉(xiang) 白岩村是衢江區最南端的村,離衢州市衢江區有110多公裏,離嶺洋鄉(xiang) 政府也有40公裏,幾乎都是盤山公路,單程一趟就要三個(ge) 多小時,且鄉(xiang) 村兩(liang) 級人口較少,路途幾乎沒有飯店餐館。“為(wei) 了不給村裏添麻煩,不給鄉(xiang) 裏增加負擔,我經常自帶幹糧。”顧柯楠說,每次下村,自己早上六點鍾出發,九點多到村裏後開展工作,中午就拿自帶的麵包飲料湊合一頓。

  但不是所有人都如顧柯楠的做法一樣。“接待單位由於(yu) ‘抹不開麵子’等心理,一般會(hui) 全程接待、同城接待,甚至擅自提高接待水平,由此產(chan) 生的接待費缺口,則采取虛開公函、虛增接待人員等方式報銷填補。”衢州市紀委監委黨(dang) 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嚴(yan) 慶軍(jun) 說,還有少數黨(dang) 員幹部打著公務接待的名義(yi) ,將公函當作吃喝的“通行證”,試圖為(wei) 違規吃喝披上合規的外衣。2021年以來,衢州市查處了20起違規公款吃喝問題,其中違規上酒、費用超標等違反公務接待管理辦法,以及通過空白公函、虛假公函違規報銷宴請費用等問題就有9起。

  此外,部分單位還存在食堂管理不嚴(yan) ,經費使用不規範問題。

  2022年6月,衢州市江山市委巡察發現,江山市發改局雖從(cong) 2020年12月起製定了較為(wei) 係統的食堂管理製度,但未得到較好執行,存在公務接待標準不統一、接待報賬審核不認真、費用結算滯後等問題。通過查閱該局食堂財務憑證,巡察組發現該局並未按照江山市市內(nei) 來客60元/人/餐,市外來客120元/人/餐的公務接待標準製定相關(guan) 製度,而是以社會(hui) 餐飲消費持平為(wei) 標準,在60元至120元的區間內(nei) 製定了4種用餐接待標準。且在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期間,頻繁出現了除4種接待標準以外的其他3種標準並成功報銷的情況,暴露出該局在公務接待、食堂報賬審核等方麵存在相關(guan) 問題。經進一步調查發現,該市發改局在食堂管理方麵還存在履職盡責不到位的情況,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一次以問題為(wei) 導向的探索實踐,就此展開。

  試點探索可行路徑,同城接待、互相吃請等現象得到有效遏製

  2019年,浙江省委巡視組向衢州市委反饋巡視意見,指出常山縣吃喝風氣盛行,公款吃喝現象依然存在,有的單位以偽(wei) 造接待公函等方式報銷私人吃請費用的問題。

  針對省委巡視反饋指出的常山縣吃喝風氣盛行等問題,以及轄區山區麵積大、路程偏遠難行、幹部就餐不便的實際,2019年10月,衢州市委決(jue) 定在常山縣、開化縣開展“廉政灶”試點,探索“公務餐”改革的可行路徑。

  在衢州市紀委監委的指導下,常山縣紀委監委下發紀律檢查建議書(shu) ,督促縣財政局等相關(guan) 職能部門履行責任、完善管理。常山縣隨即出台“廉政灶”製度,明確規定縣域範圍各單位之間不得使用公務接待函,公務人員外出應當自行付費用餐,不得以任何名義(yi) 相互公款宴請,並在各單位食堂推行職工餐補貼統一運營、“一碼通”自助支付服務。縣城機關(guan) 單位到鄉(xiang) 鎮(街道)、村開展公務活動,可憑“一碼通”到鄉(xiang) 鎮(街道)食堂或村“廉政灶”消費點掃碼用餐;鄉(xiang) 鎮(街道)之間或與(yu) 縣機關(guan) 單位交流工作時,也可憑“一碼通”到交流單位食堂刷卡用餐。也就是說,縣直部門幹部在鄉(xiang) 鎮食堂吃工作餐,和在自己單位一樣,付一樣的錢。

  與(yu) 此同時,試點也在開化縣展開。

  圍繞幹部在市域內(nei) 開展公務活動就餐不便問題,開化縣在全縣15個(ge) 鄉(xiang) 鎮(街道)及路程偏遠、交通不便的村共設立“廉政灶”93個(ge) ,向外輻射到10分鍾交通圈的其他村落,點狀輻射至255個(ge) 行政村,並將鄉(xiang) 鎮級“廉政灶”用餐標準定為(wei) 不超過10元/餐。該縣出差幹部可使用全縣統一的工作證刷卡或掃碼支付方式,自費在“廉政灶”就餐。

  “一碼通,實現了城鄉(xiang) 之間公務零接待,能有效防範廉政風險,同時,也為(wei) 鄉(xiang) 鎮、部門間開展業(ye) 務交流提供了便利,為(wei) 全市推動‘公務餐’一件事改革打造了模板。”嚴(yan) 慶軍(jun) 說。

  自“廉政灶”製度實施以來,常山縣、開化縣幹部下村開展公務活動一律費用自理,接待費用分別減少200餘(yu) 萬(wan) 元、190餘(yu) 萬(wan) 元,同比下降20%、39%,公務接待相關(guan) 規定執行不到位,縣域內(nei) 同城接待、互相吃請等現象得到有效遏製。

  數字化改革打通493家市、縣、鄉(xiang) 各級單位食堂

  2022年7月,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衢州市紀委監委牽頭,財政、國資等單位協作配合,從(cong) 數字化改革的角度,出台《衢州市“公務餐”管理辦法(試行)》,在全市域推行“公務餐”一件事改革。

  據了解,該應用打通了該市域內(nei) 市、縣、鄉(xiang) 各級單位493家食堂,使之成為(wei) 一個(ge) 虛擬的“大食堂”。全市公務人員開展公務活動不再憑公函安排公務接待,可就近在任何一個(ge) 單位食堂,通過浙政釘App掃碼就餐,每餐15元在幹部個(ge) 人飯卡中扣除,有效解決(jue) 幹部跨單位跨地域工作就餐不便等問題,減少公務接待支出,減輕基層接待負擔。

  2022年7月22日,衢州市行政中心1號樓食堂打飯窗口顯眼位置張貼出“公務餐”用餐碼。

  “從(cong) 當天跨區域試運行開始,所有外來出差人員都掃碼就餐。”該食堂負責人介紹,“同時,我們(men) 還在食堂原有就餐區域外增設了20張餐桌,方便外單位工作人員前來就餐。”

  記者點開該市公務員手機上的浙政釘“公務餐”應用,看到地圖上標明就近的食堂位置,並提供預約用餐、查詢用餐記錄等功能,方便公務人員及時就餐。

  為(wei) 方便區域間餐費資金結算,衢州市實行國資公司“統一管”,衢州市本級和6個(ge) 縣(市、區)分為(wei) 7個(ge) 區塊,各明確一家國資公司作為(wei) “公務餐”跨區域結算的“財務保管員”和“記賬員”。每月,各單位將用餐費用按實際情況轉入國資公司的“公務餐”專(zhuan) 用賬戶,以市國資公司為(wei) 中心,通過“公務餐”應用中的“主管”模塊,國資公司完成市縣兩(liang) 級以及縣與(yu) 縣之間的對賬結算等工作。

  “浙政釘上的‘公務餐’一件事改革應用自動記錄幹部每次掃碼就餐情況,國資公司負責記賬,各單位從(cong) 幹部飯卡中扣除相應刷卡費用。”衢州市國資委有關(guan) 負責人說。

  此外,“公務餐”一件事改革應用,還對原有的試點經驗進行迭代升級,加入智慧監督模塊,打通“浙裏報”差旅費報銷、“浙江省公務用車管理集成平台”“三資管理”“基層小微權力”等係統應用的數據,動態分析業(ye) 務往來數據,設置“出差幹部違規用餐”“同城單位相互吃請”“異地掃碼”“付少吃多”等6個(ge) 預警模型,通過數據碰撞實現“公務餐”製度執行情況全程動態監測,為(wei) 精準開展監督檢查提供支撐。

  “數字化改革後,市域內(nei) 公務接待從(cong) ‘憑接待函吃桌餐’變為(wei) ‘掃碼自費吃食堂’,讓違規公務接待問題從(cong) 原來的‘堵’變為(wei) ‘疏’,這就達到了改革的目的,讓大家嚴(yan) 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知底數守底線,最終形成習(xi) 慣,成為(wei) 自覺。”衢州市紀委副書(shu) 記、監委副主任邵曉航說。

  從(cong) 源頭上防範違規公務接待廉政風險

  今年1月10日中午,浙江省衢州市市派組團聯村幹部、衢州市金融辦綠色金融服務中心方偉(wei) 翔來到常山縣何家鄉(xiang) 政府食堂用餐。“現在下鄉(xiang) 就餐方便快捷,10多分鍾吃完飯,放下筷子就可以去走村串戶,效率提高了不少。”

  “公務餐”一件事改革,表麵上是解決(jue) “吃”的小問題,實質上是事關(guan)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幹部作風建設的大文章。

  “公務餐”一件事改革實施後,衢州市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嚴(yan) 格執行“公務餐”管理辦法。該市四套班子領導在赴基層指導工作、檢查調研等公務活動中,自覺到相關(guan) 食堂掃碼用餐,引領全市各級黨(dang) 員領導幹部轉作風樹新風。

  開化縣音坑鄉(xiang) ,林業(ye) 用地麵積10萬(wan) 餘(yu) 畝(mu) ,森林防火任務較重。每年有百餘(yu) 批次考察團和督導團到該鄉(xiang) 下淤村,其中有50%以上需要公務接待。在“公務餐”一件事改革前,音坑鄉(xiang) 綜合督考辦負責人張東(dong) 煜每周至少有3天需要對接公務餐安排。

  “菜品選擇、費用控製、公務餐結算、接待服務等,都得精打細算,很費腦筋。”張東(dong) 煜說,“公務餐”一件事改革後,隻需聯係業(ye) 務站所對接好具體(ti) 工作內(nei) 容即可,工作組考察、督察結束後,直接去鄉(xiang) 政府食堂掃碼用餐,接待壓力減輕了不少。

  進食堂掃碼用餐,嚴(yan) 明了紀律、方便了黨(dang) 員幹部的同時,還推動從(cong) 源頭節約了公務經費、製止了餐飲浪費。

  為(wei) 確保“公務餐”製度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衢州市各級紀委監委在“線下”監督檢查的基礎上,運用智慧手段開展“線上”監督,增強監督效能。

  2022年9月1日,“公務餐”一件事改革應用推送了一條衢州市科技局二級調研員方某某等人異地就餐的異常情況。該市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調查發現,方某某等人規避公務就餐監管,在赴江山、開化等地開展評審工作期間,掃描江山科技局工作人員發來的食堂“公務餐”就餐碼支付午餐費用後,違規在外接受企業(ye) 宴請。9月14日,市紀委監委對方某某違紀問題立案審查,其餘(yu) 相關(guan) 人員受到責令作出書(shu) 麵檢查處理,相關(guan) 違紀款予以沒收,案例在全市進行通報,給全市黨(dang) 員幹部敲響了警鍾。

  “公務餐”一件事改革實行“零接待”,有效治理了虛假公函吃喝、超標準接待、違規報銷、餐補違規發放等違紀問題,從(cong) 源頭上防範了違規公務接待的廉政風險,推動黨(dang) 風政風持續向上向好。截至2023年1月17日,“公務餐”一件事改革應用共產(chan) 生預警信息938條,衢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核查發現142名幹部存在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違規無償(chang) 就餐等問題,並對9起典型案例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下一步,市紀委監委將堅決(jue) 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hui) 部署,加強對‘公務餐’一件事改革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進一步優(you) 化監督預警模型,建立完善常態化的督查機製,嚴(yan) 肅查處政策執行打折扣、搞變通等問題,深挖徹查背後存在的違規公款吃喝、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吃請等‘四風’問題,持續釋放全麵從(cong) 嚴(yan) 、一嚴(yan) 到底強烈信號,不斷推動轉作風樹新風。”衢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shu) 記、監委主任何海彬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陸麗(li) 環)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