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傳承170多年的四川“樂加火龍”新春舞出新希望

發布時間:2023-02-06 15:2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綿陽2月6日電 (劉玉明 李春梅)敲鑼打鼓舞火龍,火樹銀花不夜天。2月5日晚,“樂(le) 加火龍”在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中新鎮樂(le) 加場鎮上演,熱鬧歡騰的舞火龍場麵吸引了上萬(wan) 名群眾(zhong) 、遊客“逐龍”鬧元宵。

  舞火龍作為(wei) 一項傳(chuan) 統民俗,是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鬧元宵表演。樂(le) 加火龍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曆史,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臨(lin) 近元宵佳節,非遺傳(chuan) 承人蔣斌和村民們(men) 一起彩排舞火龍,歡歡喜喜鬧元宵,為(wei) 村民們(men) 送上一道年味大餐。

  在喧天的鑼鼓聲中,“火龍”從(cong) 原樂(le) 加鄉(xiang) 政府廣場出發,沿著主街道行進,街道兩(liang) 側(ce) 人潮湧動,熱鬧非凡,鑼鼓聲、鞭炮聲、人們(men) 的歡呼聲響徹夜空。

  舞火龍現場,鞭炮聲聲,煙花綻放,金色龍頭在煙霧中時隱時現,“舞龍人”赤裸上身、頭裹毛巾,在鑼鼓聲中,隨著“引龍人”手持的彩色龍珠,不斷變換招式,逗引兩(liang) 條“火龍”時而翹首仰視,時而回頭低顧,時而搖頭擺尾。“火龍”輪番擺陣嬉耍,歡騰穿梭,千姿百態,妙趣橫生,舞出群眾(zhong) 歡慶喜樂(le) ,舞出新年新希望。

  “舞火龍的精彩之處在於(yu) ,舞龍時,舞龍人要脫去龍衣,觀賞者可以盡情地手持煙花噴向龍身和舞龍者。”非遺傳(chuan) 承人蔣斌介紹,這種舞動者與(yu) 觀賞者之間的近距離互動,讓火龍、舞者、觀眾(zhong) 三位一體(ti) 的極度密集的交織與(yu) 碰撞,燒火龍的氣氛才會(hui) 如此熱烈奔放。

  “從(cong) 小時候開始,每年元宵節都要看舞火龍,熱鬧得很!”70多歲的村民姚書(shu) 廣早早來到舞火龍現場,期待這場時隔三年的盛會(hui) 。他說,樂(le) 加火龍是從(cong) 每年正月初九龍出門,走村串戶,送吉祥、送平安,祈禱五穀豐(feng) 登、六畜興(xing) 旺,要到正月十五鬧元宵後才結束。

  對於(yu) 當地村民來說,舞火龍不僅(jin) 是在節日期間為(wei) 大家帶來的一場文化盛宴,更是一種精神寄托和非遺傳(chuan) 承。“舞火龍是老一輩人傳(chuan) 下來的技藝,從(cong) 製作到表演,都很講究。今年我們(men) 用了很多新人和年輕人,就是希望能將這一技藝不斷傳(chuan) 承、發揚光大。”中新鎮鎮長陳東(dong) 陣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