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非遺工坊覆蓋19個脫貧縣帶動就業促增收
中新網武漢2月6日電 (梁婷 何洋)記者6日從(cong) 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湖北建設非遺工坊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目前全省58家非遺工坊,覆蓋19個(ge) 脫貧縣、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帶動當地就業(ye) 14800多人。
近年來,湖北開展非遺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在推動非遺保護、帶動就業(ye) 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方麵發揮積極作用。湖北的枝江布鞋、蘄春艾灸療法2個(ge) 非遺工坊,近日入選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該案例評選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組織。
在湖北枝江,世世代代都有製作手工布鞋的習(xi) 俗。枝江民間手工布鞋(枝江布鞋製作技藝)是傳(chuan) 統技藝類非遺項目,“鎖底鎖邊”絕技、元寶席子鋪底、獨有“暗緔”技藝、秘方中藥熏蒸,是枝江布鞋的亮點。近年來,隨著製作技藝提升、款式花樣創新,枝江布鞋擁有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非遺工坊以“非遺+旅遊”為(wei) 主線,通過枝江布鞋傳(chuan) 統技藝研究、枝江布鞋生產(chan) 製作、枝江布鞋製作技藝培訓、產(chan) 品展示銷售、枝江布鞋非遺體(ti) 驗,深化非遺工坊建設,吸納脫貧人口、低收入家庭、婦女、殘疾人家庭就業(ye) 增收,促進枝江布鞋製作技藝傳(chuan) 承發展。
蘄春艾灸療法非遺工坊依托國家級代表性非遺項目針灸(蘄春艾灸療法)設立。工坊通過開展公益性艾灸技能培訓,吸納脫貧人口和低收入家庭,帶動近600名脫貧人員就業(ye) ,人均年收入2.5萬(wan) 至5萬(wan) 元。此外,還通過創辦非遺艾灸療法傳(chuan) 承館,普及蘄艾、蘄春艾灸療法曆史和艾灸技藝。“蘄春艾灸療法”作為(wei) 湖北省傳(chuan) 統醫藥項目代表走出國門,先後赴10餘(yu) 個(ge) 國家進行展演,受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民眾(zhong) 好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