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上市公司投資熱潮不斷 今年以來累計投資規模超2000億元

發布時間:2023-02-07 15:35: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xi) 記者 毛藝融

  今年以來,隨著穩投資工作不斷加碼,上市公司積極響應拋出計劃。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6日,年內(nei) 已有近60家A股公司發布項目投資計劃,累計投資規模已超2000億(yi) 元,且較多集中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同時,不少公司或與(yu) 地方政府積極開展合作,或進行跨國投資開展全球化布局。

  受訪人士認為(wei) ,上市公司牽手地方政府簽署投資大單,有助於(yu) 助力實體(ti) 經濟發展,預計未來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等國家鼓勵的科技領域也將成為(wei) 上市公司擴大投資的重要領域。

  從(cong) 投資方式來看,包括增資擴股、設立子公司、投資產(chan) 業(ye) 基金等,其目的均出於(yu) 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的邏輯,或尋找優(you) 質標的資源和技術管理團隊入股,或開拓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業(ye) 務資源與(yu) 合作機會(hui) ,加快推動業(ye) 務轉型升級、完善產(chan) 業(ye) 布局。

  從(cong) 行業(ye) 分布來看,新能源、光伏、動力電池、新材料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的投資依舊火熱,相關(guan) 上市公司占比接近六成。

  對此,IPG中國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光伏、新材料行業(ye) 目前是政策鼓勵且市場前景較好的領域,也是資本市場關(guan) 注度高的行業(ye) “風口”,利好企業(ye) 發展與(yu) 籌資安排,對維護上市公司估值作用明顯,因此投資規模擴大也在情理之中。

  “新能源、光伏、動力電池、新材料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國家科技戰略、‘雙碳’戰略和能源轉型的關(guan) 鍵領域,過去幾年發展勢頭強勁,內(nei) 在發展動力較強,在‘碳達峰與(yu) 碳中和’目標的支持下發展具備可持續性,預計未來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等國家鼓勵的科技領域也是上市公司擴大投資的重要領域。”中原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周建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cong) 投資地域來看,年內(nei) 不少上市公司選擇與(yu) 地方政府開展投資合作。例如,2月1日,明冠新材公告稱,擬與(yu) 合肥市肥東(dong) 縣人民政府簽訂項目投資協議;1月19日,晶澳科技公告稱,與(yu) 鄂爾多斯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投資400億(yi) 元在鄂爾多斯建設光伏全產(chan) 業(ye) 鏈低碳產(chan) 業(ye) 園項目;1月18日,億(yi) 緯鋰能公告稱,擬與(yu) 成都簡陽市人民政府就20GWh動力儲(chu) 能電池生產(chan) 基地項目簽訂投資合作協議。

  對此,周建華表示,地方政府發展本地經濟,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需要優(you) 質公司帶來資金和技術;上市公司享受地方政府在土地等方麵的支持政策,二者的合作是雙贏局麵。

  此外,不少公司選擇跨國投資,進行全球化布局。例如,晶澳科技公告稱,除在揚州、唐山、上海設立子公司之外,同時新設公司投資美國2GW組件項目;東(dong) 山精密公告稱,公司預計在美國、墨西哥等地設立海外生產(chan) 基地,降低物流成本,服務好北美新能源客戶。

  就投資風險而言,上市公司如何進行防範?在周建華看來,對行業(ye) 的發展規律和周期要有較好的把握,雖然產(chan) 業(ye) 的長期前景看好,但對技術路線的選擇、投資的時間點,要有更精準的研判。同時,跨界投資需要從(cong) 產(chan) 業(ye) 邏輯出發,避免追熱點式跨界投資,同時交給專(zhuan) 業(ye) 人才執行,成功的概率更高。

  柏文喜表示,“上市公司除了需要關(guan) 切項目實施的市場環境之外,還要立足於(yu) 自身的資源狀況和能力、經驗,需要進行綜合性的戰略判斷與(yu) 實施策略研判,不能僅(jin) 僅(jin) 為(wei) 了追趕風口而失去投資決(jue) 策應有的嚴(yan) 謹性。”(證券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