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就業“大篷車”滿載而歸 180餘名雲南務工人員分批抵滬
中新網上海2月17日電 (謝夢圓)不久前開進雲(yun) 南大理州和怒江州的上海市浦東(dong) 就業(ye) “大篷車”,近日帶回了首階段的成果。15日至16日,180餘(yu) 名來自大理州和怒江州的務工人員分批抵滬。
為(wei) 推動浦東(dong) 新區與(yu) 大理州、怒江州的東(dong) 西部勞務協作,加大組織農(nong) 村勞動力集中轉移來滬就業(ye) 力度,2月8日至13日,浦東(dong) 新區人社部門再次組團前往大理州和怒江州舉(ju) 行係列招聘活動。
本次係列招聘活動在大理州的祥雲(yun) 、賓川、巍山等6個(ge) 縣,以及怒江州的瀘水市及福貢縣、貢山縣等多地舉(ju) 辦,16家隨團前往的浦東(dong) 企業(ye) 提供了多方位的就業(ye) 崗位,招聘人數近1500人。
15日,“搭乘”就業(ye) “大篷車”的148名雲(yun) 南務工人員抵滬,他們(men) 將前往上海振華重工、上海鬆下微波爐有限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等單位就業(ye) 。16日,又有34名雲(yun) 南來滬務工人員抵達。
今年26歲的左仕聰是大理州巍山縣廟街鎮楓木橋村人。作為(wei) 一名退役軍(jun) 人,他此前曾在重慶創業(ye) ,從(cong) 事進出口貿易。“在老家的招聘會(hui) 上得知有上海的工作機會(hui) ,準備過來拚搏一下,或許之後還會(hui) 考慮再次創業(ye) 。”來浦東(dong) 之前,他已經對自己的未來進行了規劃。
餘(yu) 俊飛和餘(yu) 紹明是堂兄弟,老家都在怒江州蘭(lan) 坪縣石登鄉(xiang) 三角河村。今年22歲的餘(yu) 俊飛已經在上海務工多年,這次過年回家後,帶著18歲的堂弟一起來浦東(dong) 打拚,“多賺點錢,改善一下家裏的生活。”
本次組團前往雲(yun) 南期間,周浦、高東(dong) 、航頭、新場等浦東(dong) 新區四個(ge) 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分別與(yu) 雲(yun) 南賓川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以下簡稱人社局)簽訂了勞務協作協議,依托“市場+政府引導”開展工作,為(wei) 對口支援地區勞動力提供就業(ye) 服務,搭建企業(ye) 與(yu) 當地合作的橋梁。
雲(yun) 南省鶴慶縣人社局副局長陳冬平表示,下一步將以落實勞務協作協議相關(guan) 內(nei) 容為(wei) 重點,加強浦東(dong) 工作崗位的推薦,助力困難群眾(zhong) 到浦東(dong) 務工就業(ye) ,增加群眾(zhong) 收入,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成果進一步鞏固。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本措施。浦東(dong) 新區人社局局長徐雯表示,浦東(dong) 人社部門將依托東(dong) 西部勞務協作平台,加強就業(ye) 幫扶,持續深化校企合作,加強職業(ye) 技能培訓,積極搭建企業(ye) 與(yu) 求職者的雙向選擇平台,引導更多當地年輕一代來滬就業(ye) ,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就業(ye) 難、企業(ye) 用工難問題。
據悉,下一步,浦東(dong) 人社部門還將進一步創新勞務協作方式,在提升勞務協作“質”上下功夫,拓寬勞務協作渠道,讓更多來滬人員就業(ye) 更穩定、收入更可觀,為(wei) 推動當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浦東(dong) 力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