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福建廈門:新能源跑出“加速度” “出海”正當時

發布時間:2023-02-17 15:3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廈門2月17日電 (葉秋雲(yun) )攪拌、塗布、烘烤、負壓化成、激光焊接……16日,廈門海辰儲(chu) 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鋰電智能製造一期項目(以下簡稱“海辰鋰電一期項目”)的M1智慧工廠內(nei) ,各個(ge) 工種的工人在工作麵上各司其職,各式各樣的施工設備緊張作業(ye) ,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春節期間,超過70%的員工留守在工廠加班。”廈門海辰儲(chu) 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辰儲(chu) 能”)規劃部負責人葉蓁表示,建設不停工,生產(chan) 不停產(chan) ,該公司以每一天的“趕場”來力保2023年的“開門紅”。

  海辰鋰電一期項目的M1智慧工廠於(yu) 2022年5月底完成交付並投產(chan) ,2022年,海辰儲(chu) 能電池出貨量達5GWh。葉蓁透露,過去的2022年,海辰儲(chu) 能得到了行業(ye) 和客戶的高度認可;2023年,想乘勝追擊,加大產(chan) 業(ye) 的建設節奏,全年預計出貨量超過25GWh。

  新能源產(chan) 業(ye) 是廈門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新區作為(wei) 新能源產(chan) 業(ye) 主要承載平台,重點發展了動力及儲(chu) 能電池、上遊材料及核心零組件、下遊新能源汽車及充換電、能源互聯網等領域。

  當前,廈門市高新區已初步形成以動力電池、儲(chu) 能電池為(wei) 發展主體(ti) ,上遊材料和核心零組件、下遊車聯網和充換電等為(wei) 配套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和產(chan) 業(ye) 集群。

  在高新區,廈門新能安鋰離子電池生產(chan) 基地一期項目首條拉線試產(chan) 的產(chan) 區內(nei) ,工人們(men) 正在緊張地安裝調試。廈門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規劃部總監周興(xing) 恩表示,整個(ge) 一期項目建設,從(cong) 工廠打樁施工到項目試產(chan) ,大概用時一年左右,被稱之為(wei) “廈門速度”。

  周興(xing) 恩直言,作為(wei) 一個(ge) 新的公司、新的園區,第一季度,精力聚焦在產(chan) 線的建設、產(chan) 品經過客戶的認證等工作上。“目前,產(chan) 能滯後於(yu) 訂單需求,整個(ge) 項目一直在緊鑼密鼓地趕工期,包括廠房建設、生產(chan) 線的安裝等。”

  當前,外資看好中國高技術製造業(ye) 及新能源行業(ye) 。畢馬威在1月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2023年中國高技術製造業(ye) 以及新能源行業(ye) 將引領投資增長,尤其是新能源領域。

  2023年,海辰儲(chu) 能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趕海”搶單忙。葉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無內(nei) 不穩,無外不強”是該公司開拓市場的口號。在穩定國內(nei) 市場的同時,公司在海外也做了一些產(chan) 業(ye) 鏈的布局,同美國、法國等國外比較大的上下遊集成商合作,目前已簽訂一批訂單。

  對於(yu) 儲(chu) 能電池市場的後續發展,葉蓁十分看好。2022年,全球儲(chu) 能電池出貨量在85GWh左右,據該公司預測,2025年,全球的需求量達到400 GWh;到2030年,可能需求量會(hui) 超過2300 GWh。葉蓁認為(wei) ,現在,儲(chu) 能產(chan) 業(ye) 正處於(yu) 長坡厚雪的賽道上,剛剛迎來爆發式的發展。(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