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門喊話: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消費能力
擴內(nei) 需、促消費是恢複經濟的核心關(guan) 鍵。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多次喊話,要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收入,特別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
專(zhuan) 家分析指出,中低收入群體(ti) 的背後也意味著巨大的消費潛力。要挖掘這部分消費潛力,既需要從(cong) 根源上提升居民收入,也需要不斷拓寬消費場景,吸引居民消費。
挖潛
武漢大學財稅與(yu) 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唐大傑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統計部門並沒有明確的‘中低收入’指標,而且我們(men) 還欠缺以家庭為(wei) 單位的收支統計指標。我們(men) 一般把低於(yu) 社會(hui) 平均收入中位數的家庭稱為(wei) 低收入家庭”。
“按照近年的調查統計發現,低收入群體(ti) 在我國人口總數中還占有很大比例。”唐大傑稱。這也意味著,如果能不斷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將釋放更多的消費潛力。
在擴內(nei) 需、促消費的宏觀政策上,國家發改委特別強調了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要挖掘消費潛能,就要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wei) 28228元、30733元、32189元、35128元、36883元,扣除價(jia) 格因素,較上年實際分別增長6.5%、5.8%、2.1%、8.1%、2.9%。
收入增速收窄直接反映在消費上。2018-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為(wei) 19853元、21559元、21210元、24100元、24538元,扣除價(jia) 格因素影響,較上年+6.2%、+5.5%、-4%、+12.6%、-0.2%。
“著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一來是讓中低收入居民群體(ti) 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提高生活質量、增加幸福指數。二來是為(wei) 了擴內(nei) 需、促消費、穩增長,隻有占全體(ti) 居民大多數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提高了、消費能力提升了,擴內(nei) 需、促消費的支撐點才更多,支撐麵才更大,穩增長的戰略才能得以實現。最後,這也是共同富裕的要求。”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開源
如何增加居民收入?唐大傑指出,增加居民收入,主要靠兩(liang) 條:一是增加就業(ye) 機會(hui) ,二是提高收入。
在增加就業(ye) 機會(hui) 方麵,他認為(wei) 主要還是要從(cong) 企業(ye) 角度入手,“優(you) 化營商環境,促進創業(ye) ,保護企業(ye) 合法權益,為(wei) 經濟發展最大限度提供製度供給,是增加就業(ye) 機會(hui) 的不二法門。另外,應該放寬準入和管製,讓更多的個(ge) 體(ti) 獲得經營許可,加大對新型個(ge) 體(ti) 經濟的政策支持,發展直播經濟、個(ge) 體(ti) 診所——家庭醫生製度、個(ge) 體(ti) 律師等等”。
在提高或稱“調整”收入方麵,產(chan) 業(ye) 升級和提高個(ge) 人技能是主要方向。“可以鼓勵、支持產(chan) 業(ye) 升級,為(wei) 員工提供就業(ye) 技能培訓,提供職業(ye) 教育,是提高職工收入的直接方法。”唐大傑建議,降低社會(hui) 保險費率、降低個(ge) 人所得稅率,減低醫療、教育等方麵的負擔也是“調整”收入的一個(ge) 方麵。
“另外,財政信貸可以適當向居民創業(ye) 創富項目進行傾(qing) 斜,給予一些補貼,幫助中低收入人群創業(ye) 創富。”宋向清補充道。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在提高農(nong) 民收入上,2月13日發布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做好2023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出了明確要求。
針對與(yu) 中低收入居民重合度較高的農(nong) 民,《意見》提出,要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包括促進農(nong) 民工職業(ye) 技能提升、加大對中小微企業(ye) 穩崗傾(qing) 斜力度、推廣以工代賑來促進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深入開展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升行動,大力發展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會(hui) 化服務來促進農(nong) 業(ye) 經營增效;保障進城落戶農(nong) 民合法土地權益,鼓勵依法自願有償(chang) 轉讓來賦予農(nong) 民更加充分的財產(chan) 權益等等。
引流
多舉(ju) 措提高收入後,拓寬消費場景也是促消費的重要手段。國家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日前表示,要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收入,特別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改善消費環境和條件,全麵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yang) 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ti) 育服務等消費,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等新型消費。
“在促進消費方麵,宏觀政策可以降低利率,來觸動存款下降,帶動投資和消費;微觀層麵,國家過高的消費稅抑製了汽車等相關(guan) 消費,建議適度降低汽車和燃油的消費稅和相關(guan) 附加稅費。各地在房屋、汽車等領域的限購政策,也抑製了部分合理消費,建議逐步取消。”唐大傑從(cong) 政策層麵提出了建議。
具體(ti) 到社會(hui) 各個(ge) 維度,宋向清指出,要把促消費的政策、密度、強度不斷地提升,通過密集釋放促消費的政策,來引導、激勵社會(hui) 消費;引導企業(ye) 加大促銷力度,增加惠民惠企的營銷手段的組合,如推出家庭消費優(you) 惠套餐,使企業(ye) 的產(chan) 品和服務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滿足老百姓新的消費需求;家庭、個(ge) 人層麵,在積極努力創收的同時,逐步轉變消費觀念,敢消費、能消費、善消費,進而提升生活質量。
將目光拉回現實,近期各地促消費的手段也頻頻出新。如近期內(nei) 地多省市都實現了和澳門之間直飛的機票買(mai) 一送一,疫情三年後的出境遊人數明顯回升。
“細分到各行各業(ye) ,如何拓寬消費場景、促消費,還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吸引消費者關(guan) 注。”宋向清說。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陸珊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