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注冊製下打新“閉眼賺錢”或成曆史 公募投研要“更往前看”
本報記者 昌校宇
2023年以來,伴隨市場回暖,A股新股賺錢效應有所升溫。今年以來截至2月16日,上市的24隻新股(含北交所)總體(ti) 表現穩健,上市首日無一破發,平均漲幅54.74%。其中,5隻新股上市首日漲幅超過100%。
與(yu) 此同時,證監會(hui) 近日就全麵實行股票發行注冊(ce) 製主要製度規則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全麵注冊(ce) 製改革正式啟動。而作為(wei) A股市場最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公募基金已蓄勢待發,對打新熱情依舊高漲。
部分受訪機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單純博弈入圍缺乏專(zhuan) 業(ye) 新股定價(jia) 能力的機構投資者將麵臨(lin) 很大風險,打新策略將依賴對新股市場和新股標的的深入研究能力。
公募投研工作要前置
對於(yu) 市場較為(wei) 關(guan) 心的公募基金在打新策略上的調整,多家受訪機構表態,打新“閉眼賺錢”模式將不複存在,公募基金的投研工作要前置。
中融基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2021年詢價(jia) 新規出台後,A股新股發行定價(jia) 加速市場化;疊加2022年市場寬幅震蕩,新股破發現象較普遍,打新收益明顯下滑,當前基金經理策略已從(cong) “打新躺贏”向優(you) 選個(ge) 股轉變,通過對基本麵的研究和報價(jia) 能力的提升來增厚收益。
“全麵注冊(ce) 製落地後,主板、創業(ye) 板、科創板及北交所的差異化定位結合不同的投資者門檻,將給打新市場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博時基金權益投資三部基金經理助理高翼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預計,參考注冊(ce) 製下的“雙創”板塊,主板項目的新股平均發行估值或將顯著突破原核準製下的23倍市盈率,進而帶動主板項目平均募資規模攀升。同時,如果市場情緒樂(le) 觀伴隨博弈狀況加劇,主板新股發行估值可能較其二級市場合理估值出現顯著偏離,結果將導致首日漲幅明顯收窄,甚至出現破發。
基於(yu) 上述因素,高翼凡認為(wei) ,全麵注冊(ce) 製改革下的新股市場出現波動或不可避免,但整體(ti) 打新市場將處於(yu) 健康發展過程中,對新股基本麵的準確定價(jia) 能力將成為(wei) 機構間收益差距的勝負手。在投資策略上,博時基金會(hui) 在參與(yu) 新股詢價(jia) 前對相關(guan) 標的進行較為(wei) 詳盡的研究和充分的討論,基於(yu) 標的基本麵情況並結合近期的市場環境給出合理報價(jia) 。
泰信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助理、泰信行業(ye) 精選混合基金經理董山青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募基金在打新方麵基本都做好了平穩過渡準備。泰信基金在打新實務操作和策略上,將以研究標的基本麵為(wei) 主,不會(hui) 激進地報高價(jia) 。
“市場化發行對機構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嘉實基金“固收+”解決(jue) 方案投資總監胡永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打新不再是相對容易的策略,特別依賴機構對個(ge) 股的獨立判斷,投研工作要“更往前看”。機構需要做一些一二級市場的聯動,早研究早發現,從(cong) 產(chan) 業(ye) 的角度對標的做前瞻性研究。而非等到公司上市時,單純通過招股說明書(shu) 或公開財報來判斷公司的價(jia) 值。
進一步優(you) 化調整打新策略
中金基金權益部執行總監許忠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麵實行注冊(ce) 製,將對投資者定價(jia) 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具有專(zhuan) 業(ye) 投研能力、組織架構和標準化、流程化規範操作的投資者或將獲得更高的超額回報。從(cong) 發行人角度,A股市場定價(jia) 效率的提升,將有利於(yu) 更多實體(ti) 經濟主體(ti) 得到更加快速合理的融資支持,從(cong) 而豐(feng) 富A股市場生態。
為(wei) 了更加適應全麵注冊(ce) 製改革,優(you) 化調整打新策略、提升研究定價(jia) 能力等將成為(wei) 公募基金的全新考驗。
胡永青建議,對於(yu) 機構投資者而言,首先要強化風險意識,增強研究能力。用二級市場的估值思維對一級市場進行相對科學合理的評估,真正做到價(jia) 值發現。同時,機構投資者要強化新股打新的責任意識。全麵實行股票發行注冊(ce) 製涉及的主要製度規則草案要求,參與(yu) 新股詢價(jia) 各個(ge) 環節的機構人員都需要簽字,這對未來每一筆新股詢價(jia) 都會(hui) 起到留痕的事後驗證作用。在這樣的機製下,對機構新股詢價(jia) 的責任意識和風險約束都將起到較好作用,也對機構在自身流程和能力建設方麵提出了更高要求。
博時基金也認為(wei) ,公募基金要繼續深化投研一體(ti) 化改革,做深做強研究工作,著力做好產(chan) 業(ye) 發展、企業(ye) 基本麵以及估值體(ti) 係研究,加強投資精細化過程管理,提高投研轉化效率。
在中融基金看來,單純博弈入圍、缺乏專(zhuan) 業(ye) 新股定價(jia) 能力的機構投資者將麵臨(lin) 很大風險,打新策略將依賴對新股市場和新股標的的深入研究能力。未來新股收益率可能會(hui) 因投研實力的差異,而出現兩(liang) 極分化。
“自科創板、創業(ye) 板以及北交所穩步推進注冊(ce) 製以來,打新開始向新股投資轉變,市場定價(jia) 功能發揮了充分作用。”許忠海認為(wei) ,對於(yu) 公募基金公司而言,在產(chan) 品布局方麵,多樣化的底倉(cang) 配置策略、多種對衝(chong) 手段將被更多地運用,投資策略也將更多地圍繞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展開。(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