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弄虛作假、敷衍塞責 這些問題被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點名!

發布時間:2023-02-22 10:0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2月22日電(記者 袁秀月)20日,吉林、廣東(dong) 等6省份和2家央企公布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移交問題追責問責情況。至此,第二輪第四批和第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移交問題追責問責情況全部向社會(hui) 公開。

  在這8份“問題清單”中,多地都出現生態修複不及時、整改不到位、做表麵文章,甚至於(yu) 弄虛作假、敷衍塞責等問題,導致生態環境損害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jue) 。

  督辦整改做表麵文章

  銷號不到半年即返黑返臭

  在此次公布的追責問責情況中,一些地方對群眾(zhong) 投訴重視不夠、處置不力,漠視群眾(zhong) 利益,對整改工作失管失察等現象被曝光。

  如黑龍江哈爾濱市何家溝、鬆浦支渠2018年被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認定為(wei) 黑臭水體(ti) ,但由於(yu) 工作不實、措施不力,銷號不到半年即返黑返臭,大量汙水未經處理排入鬆花江。

  “督辦整改做表麵文章,河道清淤敷衍應對,上遊河道沉積大量底泥;設置臨(lin) 時圍堰,水質急劇惡化,水體(ti) 黑臭問題長期未得到有效治理。”通報中提到。

  類似情況也發生在吉林長春。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長春市綠園區違法填埋混有大量生活垃圾的建築垃圾,嚴(yan) 重威脅地下水安全。

  2018年11月,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進駐吉林省期間,督察組向長春市交辦關(guan) 於(yu) 反映此問題的群眾(zhong) 信訪舉(ju) 報,長春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和農(nong) 安縣政府在調查核實過程中不嚴(yan) 不實,敷衍應付。綠園區政府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缺失,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執法違法,弄虛作假,造成嚴(yan) 重環境汙染。

  再例如廣東(dong) 中山市,先後36次被省政府等發函提醒、通報或約談。截至2021年8月,全市汙水收集管網缺口達1575公裏,大量汙水未收集處理直排入河,內(nei) 河湧汙染嚴(yan) 重。

  根據調查情況,9名責任人員被追責問責。其中,時任中山市委書(shu) 記賴澤華被責令作出書(shu) 麵檢查。

  淘汰落後產(chan) 能不力

  為(wei) 符合能耗要求隨意填報數據

  對於(yu) 遏製“兩(liang) 高”項目和淘汰落後常能,此次公布的追責問責情況也有提及,多地出現監管不力等問題。

  通報中提到,陝西榆林市淘汰蘭(lan) 炭落後產(chan) 能工作不力,甚至打折扣、搞變通。國家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明確,單爐產(chan) 能7.5萬(wan) 噸以下的蘭(lan) 炭生產(chan) 裝置應於(yu) 2012年底前淘汰,榆林市直至2019年才提出淘汰要求,2021年實質性開展工作,比國家要求時限推遲9年。

  再比如,貴州六盤水市、盤州市工信部門,盤州市政府,盤州市、鍾山區、水城區發改部門執行產(chan) 業(ye) 政策和規劃要求不到位,謀劃備案“兩(liang) 高”項目不深不細,審核把關(guan) 不嚴(yan) ,導致焦化項目備案總產(chan) 能遠超全省焦化產(chan) 能規劃限額。

  通報中還提到,部分“兩(liang) 高”企業(ye) 為(wei) 符合能耗要求隨意填報數據,六盤水市、盤州市、水城區工信、統計部門監察、核查不嚴(yan) ,能耗統計數據嚴(yan) 重失真。

  礦山修複資金長期閑置

  生態修複“交白卷”

  在礦山開發與(yu) 修複上,無序開采、監管缺位、生態修複嚴(yan) 重滯後等問題再次被提及。

  通報中提到,2016年以來,黑龍江哈爾濱市阿城區55家露天采石企業(ye) 普遍存在越界開采違法行為(wei) 。29家采石企業(ye) 毀壞林地885畝(mu) ,118畝(mu) 林地至今尚未恢複。礦山生態修複“交白卷”,未按有關(guan) 要求對廢棄礦山開展綜合治理,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阿城分局收繳的384萬(wan) 元礦山修複資金長期閑置。

  例如,中色大冶所屬豐(feng) 山銅礦尾礦庫距長江幹流800餘(yu) 米,未按環評要求建設截洪溝,導致大量雨水混雜尾礦廢水排入長江;所屬赤馬山礦礦區存在其他企業(ye) 非法選礦,尾砂隨意堆放,尾砂內(nei) 鉛、砷含量超標,存在環境風險;所屬冶煉廠煙氣無組織排放嚴(yan) 重、散逸明顯,汙酸車間含重金屬汙泥和廢水進入雨水管網。

  2017年以來,當地政府和有關(guan) 部門先後7次約談或發函督促整改有關(guan) 問題,但該公司都敷衍應對整改。經中國有色集團黨(dang) 委研究,決(jue) 定給予時任中色大冶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翟保金撤銷黨(dang) 內(nei) 職務、行政撤職處分,降為(wei) 出資企業(ye) 領導班子副職。

  保護不力

  森林防火隔離帶種植人參

  記者梳理發現,在此次公布的追責問責情況中,保護自然資源不力、破壞生態環境等情況依然突出。

  在黑龍江,中國龍江森工集團(原省森工總局)下屬沾河公司(原沾河林業(ye) 局)管理區,自2016年以來毀林種參1.6萬(wan) 餘(yu) 畝(mu) (含五大連池山口湖省級自然保護區麵積2729畝(mu) ),違法違規出租森林防火隔離帶種植人參1.1萬(wan) 餘(yu) 畝(mu) ,保護職責履行不力,生態破壞嚴(yan) 重。相關(guan) 部門對自然保護區內(nei) 違法違規種參問題不管不問,監管缺失,致使小興(xing) 安嶺林地大麵積被毀,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在陝西,2013年8月以來,韓城市陽山莊選礦廠、下峪口村等向黃河河道違法傾(qing) 倒采礦廢石、建築垃圾、礦渣等固體(ti) 廢棄物,在河道管理範圍內(nei) 長期亂(luan) 堆亂(luan) 建,距黃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邊界最近處僅(jin) 300餘(yu) 米,嚴(yan) 重威脅保護區生態功能。

  通報中提到,2013年至2018年,國家有關(guan) 部門7次向韓城市相關(guan) 部門致函10件,要求查處相關(guan) 違法行為(wei) ,恢複河道原貌,但韓城市一直未依法履行屬地責任,沒有及時製止違法行為(wei) ,致使相關(guan) 問題始終未解決(jue)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