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Z世代”在英國:畢業典禮上演繹“風花雪月”
中新社昆明2月21日電 題:白族“Z世代”在英國:畢業(ye) 典禮上演繹“風花雪月”
作者 熊佳欣
“畢業(ye) 典禮上,我身穿白族服裝,帶著故鄉(xiang) 的‘風花雪月’一起出席,展示民族文化之美。”近日,白族女孩尹丹陽從(cong) 倫(lun) 敦國王學院畢業(ye) ,她將畢業(ye) 典禮上的“穿搭”分享到社交平台,收獲數萬(wan) 網友點讚。
今年24歲的尹丹陽來自雲(yun) 南大理,這裏是中國白族的主要聚居地。2021年,尹丹陽離開家鄉(xiang) ,前往英國倫(lun) 敦國王學院進修法學專(zhuan) 業(ye) 。在她看來,倫(lun) 敦是一座現代與(yu) 藝術結合的城市,曆史古跡與(yu) 新街區和諧共生,“這與(yu) 大理十分相似,大理古城至今保存完好、遊人如織,為(wei) 城市增添厚重、古典之美。”
與(yu) 此同時,倫(lun) 敦的包容與(yu) 多元也令尹丹陽意識到,“民族文化流淌在血脈之中,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當遠離祖國和家鄉(xiang) 時,這種體(ti) 會(hui) 愈發強烈。”她告訴記者,在家鄉(xiang) 大理,白族文化體(ti) 現在生活點滴中,成為(wei) 她在異國縈繞心頭的“鄉(xiang) 愁”。
“在人生的重要時刻,家鄉(xiang) 的人們(men) 習(xi) 慣身穿白族盛裝出席,這是世代相傳(chuan) 的‘儀(yi) 式感’。”尹丹陽介紹,傳(chuan) 統白族女裝由包頭頭飾、領褂、圍腰等組成,多繡有蝴蝶、花卉等圖案,工藝精美,色彩豔麗(li) 。其中,包頭頭飾上蘊含著大理標誌性的風景——“風花雪月”,纓穗象征下關(guan) 的風,花飾象征上關(guan) 的花,帽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
臨(lin) 近畢業(ye) ,尹丹陽的家人和朋友都無法遠赴英國,“所以我選擇身穿傳(chuan) 統白族盛裝,帶著陪伴我成長的‘風花雪月’,一起走上畢業(ye) 典禮。”為(wei) 了這套盛裝,她和家人提前三個(ge) 月就開始準備,將其漂洋過海送到英國,最終亮相畢業(ye) 典禮。
“畢業(ye) 典禮上,我是唯一一個(ge) 身穿民族服裝的畢業(ye) 生,在一眾(zhong) 西式禮服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尹丹陽說,當天收獲了很多來自同學和老師的誇讚,連陌生人都紛紛前來邀請合影,大家都對這一身來自中國的華服充滿興(xing) 趣。
“事實上,英國朋友對中國漢服並不陌生,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yu) 當地華僑(qiao) 華人和留學生的傳(chuan) 播推廣。然而,對於(yu) 中國其他民族的服飾和文化,人們(men) 知之甚少。”尹丹陽向同學和老師介紹,自己的家鄉(xiang) 雲(yun) 南有26個(ge) 世居民族,白族作為(wei) 其中之一,曆史文化豐(feng) 富悠久,同時與(yu) 其他民族相互交融、共榮共生。
對於(yu) 文化自信,這位白族“Z世代”也有著自己的理解:“在尊重與(yu) 欣賞不同文化的同時,能夠保有並展示本國、本民族的文化特征,身體(ti) 力行地傳(chuan) 遞多元文化之美。”
最近,尹丹陽嚐試將白族服飾融入日常搭配中,碰撞出民族與(yu) 時尚的火花。走在倫(lun) 敦街頭,她身上的民族刺繡依舊“吸睛”,“作為(wei) ‘Z世代’,我們(men) 需要民族文化在心底蘊積的力量;同時,民族文化也需要我們(men) ,在傳(chuan) 承與(yu) 推廣中綻放新的光輝。”(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