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社科院揭曉2022年六項考古新發現

發布時間:2023-02-23 15:4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承古人之創造 開時代之生麵

  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五千年的文明,創造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文化,進入今天的話題之前,讓我們(men) 一起先通過一個(ge) 令人稱奇的文物,探尋一個(ge) 千百年來困擾人類的秘密——現代人的起源。

  去年,這塊埋在土裏,距地表僅(jin) 有0.62米的“鄖縣人”3號頭骨剛一露麵,就引發了人們(men) 的種種好奇和猜想。考古專(zhuan) 家初步判斷,“鄖縣人”3號頭骨距今約100萬(wan) 年。其實,1號頭骨是在1989年發現的,2號頭骨是在1990年發現的,當時,湖北省十堰市鄖縣這兩(liang) 塊頭蓋骨的發現,一度轟動世界,而有關(guan) 兩(liang) 塊頭骨的消息也曾登上《自然》等權威學術期刊封麵。美國《發現》雜誌則是將“鄖縣人”頭骨化石列入1992年世界50項重大科學發現成果之一。而去年“鄖縣人”3號頭骨的出現,也被認為(wei) 是在中國大陸至今發現的顯示直立人進化為(wei) “較為(wei) 進步的人種”的最完整的標本,因此有專(zhuan) 家據此認為(wei) ,也許現代人就起源於(yu) 非洲和中國。

  “元謀人”到“鄖縣人” 考古一直在發現

  從(cong) 萬(wan) 裏長城到紫禁城,從(cong) 恢宏的秦兵馬俑到氣勢磅礴的布達拉宮,中國古代文化讓世界瞠目;而這些僅(jin) 僅(jin) 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冰山一角,那些埋藏在地下有著千百年曆史的文物寶藏,總是能把我們(men) 帶入一個(ge) 輝煌的古代文明世界中。今天(22日),中國社科院揭曉了2022年考古新發現,其中有六項新發現從(cong) 眾(zhong) 多候選項目中脫穎而出,其中之一就是剛才我們(men) 看到的湖北十堰市學堂梁子(鄖縣人)舊石器時代遺址。當時和“鄖縣人”3號頭骨一同被發現的,還有大量的動物化石以及石製品,這也被認為(wei) 是百萬(wan) 年前“鄖縣人”的食譜。從(cong) 距今170萬(wan) 年的元謀人,到距今160萬(wan) 年至120萬(wan) 年左右的藍田人,到今天湖北十堰的“鄖縣人”,文明創造的每一件文物,都記錄著歲月的腳步,來自曆史的深處,有著極大的時間跨度,帶著神秘無數,引來眾(zhong) 多關(guan) 注。

  時代跨度從(cong) 舊石器時代到宋元時期

  那麽(me) 這六項考古新發現,都是什麽(me) ?接下來讓我們(men) 一起打開藝術之門的國家寶庫。這六項考古新發現是在今天“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學論壇”上發布的,論壇共收到了來自全國的43項考古新發現申請材料,內(nei) 容豐(feng) 富,異彩紛呈,時代跨度從(cong) 舊石器時代到宋元時期。分別是:湖北十堰市學堂梁子(鄖縣人)舊石器時代遺址、河北尚義(yi) 縣四台新石器時代遺址、甘肅慶陽市南佐新石器時代遺址、河南安陽市殷墟商王陵區及周邊遺存、雲(yun) 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銅時代遺址以及寧夏賀蘭(lan) 縣蘇峪口西夏瓷窯址。

  “鄖縣人”3號為(wei) 何排在六項考古新發現之首

  剛才我們(men) 提到的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發現的“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是在去年年底被順利提取出土的。它到底有多麽(me) 珍貴?為(wei) 什麽(me) 這一次評選被排在六項考古新發現之首?我們(men) 來聽聽專(zhuan) 家的解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 方勤:這個(ge) 頭骨正好在一個(ge) 地層裏麵,這個(ge) 是非常珍貴的,它有清晰的地層。那麽(me) 要把它取出來,首先要進行擴方。現場可以看到,這個(ge) 頭蓋骨旁邊還有犀牛的骨架,我們(men) 是通過認真地一點點地把周邊排除掉,才能把它完整地提起來,保證它的信息最全麵最完整。

  “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位於(yu) 考古探方坑壁處,距地表僅(jin) 有0.62米,有一半從(cong) 岩土中露出,經過考古人員仔細剝離,頭骨化石順利提取出土。

  專(zhuan) 家介紹,關(guan) 於(yu) 人類的起源和演化,目前學術界普遍共識是“非洲走出”說,該假說認為(wei) ,人類起源於(yu) 非洲的類人猿,經過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等演化階段,到了距今200萬(wan) 年左右,在直立人階段走出非洲並向世界各地擴散。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 學堂梁子遺址考古專(zhuan) 家工作組組長 高星:距今100萬(wan) 年左右的人類化石非常少,具體(ti) 到我們(men) 中國東(dong) 亞(ya) 這個(ge) 區域,超過100萬(wan) 年的,隻有170萬(wan) 年前的元謀人和距今160萬(wan) 年至120萬(wan) 年左右的藍田人。“鄖縣人”就處於(yu) 一個(ge) 中間的環節,它是距今100萬(wan) 年左右。後來又有北京猿人,新的測年表明北京猿人可能在距今80萬(wan) 年左右。中間這個(ge) 環節基本上是靠“鄖縣人”這三具頭骨在支撐,它應該是承上啟下的一個(ge) 過程。

  人類進化到直立人階段,“鄖縣人”則處於(yu) 直立人200萬(wan) 年演化曆程的關(guan) 鍵中間節點上。它的發現,填補了東(dong) 亞(ya) 直立人在元謀人、藍田人和北京猿人之間的長時段演化空白,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jia) 值。

  寧夏賀蘭(lan) 縣蘇峪口西夏瓷窯址

  胎白細膩釉色溫潤 西夏“官窯”精美無比

  每一次考古發掘都是打開了民族文化基因的寶庫,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軌跡都讓人為(wei) 之歎服。接下來,我們(men) 再去認識另外一件“新發現”——寧夏賀蘭(lan) 縣蘇峪口西夏瓷窯址。現在我們(men) 看到的畫麵,如果您仔細甄別,就會(hui) 發現,這些精細的白瓷胎白細膩,釉色溫潤,白中微泛青,玻璃質感和透光性強,而且仔細看,上麵有一個(ge) “官”字,其實這是西夏的“官窯”,就是“宮廷用瓷”。這裏就是寧夏賀蘭(lan) 縣蘇峪口西夏瓷窯址,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西夏瓷窯址,也是在西北地區首次發現在瓷胎、瓷釉和匣缽中大量使用石英的製瓷技術,填補了西北地區精細白瓷燒造的空白。

  全新窯業(ye) 類型:寧夏賀蘭(lan) 山蘇峪口瓷窯址

  寧夏賀蘭(lan) 山的蘇峪口瓷窯址,發現於(yu) 2017年,占地麵積達到4萬(wan) 平方米,2021年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複旦大學對局部窯址展開為(wei) 期2年的發掘,獲得了一係列重要發現。剛才我們(men) 看到的精美白瓷,離不開一個(ge) 高超而獨特的窯業(ye) 技術;其實在蘇峪口瓷窯遺址中,就發現了一個(ge) 全新“窯業(ye) 類型”。通過圖示我們(men) 可以看到,蘇峪口瓷窯遺址共發現馬蹄形窯爐13處,外圍的山坡上還發現了開采瓷土、煤、石英、石灰等製瓷原料與(yu) 燃料的礦坑。有燒成區、施釉區、成型區、存儲(chu) 區、加工區等等。專(zhuan) 家介紹,窯業(ye) 技術比較複雜,它是在北方傳(chuan) 統技術的基礎上,吸收了南方景德鎮湖田窯等先進的窯業(ye) 技術,複雜的窯業(ye) 麵貌也反映了兩(liang) 宋與(yu) 西夏經濟、文化交往交流的曆史。

  六項考古新發現,除了剛才我們(men) 提到的這兩(liang) 個(ge) ,其餘(yu) 四項新發現還有哪些?一起來了解。

  河北尚義(yi) 縣四台新石器時代遺址

  四台遺址位於(yu) 河北省尚義(yi) 縣,距今10400~6400年,是近年冀西北地區發現的麵積最大、保存完整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遺址。其中第一期與(yu) 第二期的房址、石器和陶器等遺存的特征均體(ti) 現出連續發展的過程,填補了燕遼文化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空白。

  甘肅慶陽市南佐新石器時代遺址

  南佐遺址位於(yu) 甘肅省慶陽市,是一處仰韶晚期具有都邑性質的大型高等級中心聚落。遺址核心區麵積約30萬(wan) 平方米,由九座夯土台圍成。南佐遺址的發現,表明隴東(dong) 地區早在距今5000年前後已經進入文明社會(hui) ,對於(yu) 認識該地區在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義(yi) 。

  河南安陽市殷墟商王陵區及周邊遺存

  殷墟商王陵位於(yu) 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部。通過大規模勘探與(yu) 考古發掘,突破了對商王陵陵園格局的既往認識。在商王陵區西南部發現的大規模西周遺址,為(wei) 周人滅商以及周王朝國家治理方式等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雲(yun) 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銅時代遺址

  河泊所遺址位於(yu) 雲(yun) 南省昆明市,是石寨山文化的核心居址區。經過發掘,發現有道路、建築基槽,出土有837枚封泥和1000餘(yu) 枚帶字簡牘等,確證了這一區域為(wei) 漢代益州郡治所在,有力證明了西漢王朝對今雲(yun) 南地區的有效統治。河泊所遺址構建起的滇池盆地商周至秦漢時期的考古學文化序列,生動展現了該區域從(cong) 多元走向一體(ti) ,最終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過程。(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