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同舟講壇”聚焦科技:上海統一戰線學知識匯力量

發布時間:2023-02-24 10:4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2月23日電(記者 範宇斌)當前,世界已經進入大科學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

  23日,由上海市委統戰部主辦的第27期同舟講壇在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舉(ju) 行,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聚焦“匯聚創新力量,加快科創中心建設”主題,助推上海統一戰線成員更好地學習(xi) 科技知識、發揚科學精神,為(wei) 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進一步凝聚智慧和力量。

  近年來,上海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產(chan) 業(ye) 革命大趨勢、集聚人才大舉(ju) 措,科技創新已成為(wei) 上海發展生生不息的重要驅動力。浦東(dong) 新區作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正在積極推進全球科創中心核心區建設。

  “屈原的《天問》揭示了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天地與(yu) 自然的探索。”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所長張傑表示,李政道研究所一直秉持“天問”精神,探索宇宙中最難解的奧秘,找尋宇宙中極大和極小間的關(guan) 聯,揭示自然界最基本和最深刻的規律,力爭(zheng) 打造世界級基礎科學研究機構,為(wei) 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作出基礎性貢獻。

  如何依托大科學裝置,鍛造“硬核”科技實力?在上海市歐美同學會(hui) 浦東(dong) 分會(hui) 副會(hui) 長,上海科技大學副教務長、大科學中心主任劉誌看來,大科學裝置是國家綜合科技水平的體(ti) 現,大科學裝置的成功取決(jue) 於(yu)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掌握。當前,科學正從(cong) “同質化競爭(zheng) ”思維模式到“異質化合作”思維模式的轉變。大科學裝置作為(wei) 最前沿研究、最極限研究手段的“超級平台”,涉及眾(zhong) 多關(guan) 鍵技術,必須重視技術範疇的人才培養(yang) 與(yu) 合作,積極承擔國家尖端科技領域創新發展的重要角色,為(wei) 鍛造“硬核”科技實力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上海浦東(dong) 張江這片科創和產(chan) 業(ye) 熱土迸發著勃勃生機和強勁動能,科技創新驅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硬核”產(chan) 業(ye) 支撐的現代化開放型產(chan) 業(ye) 體(ti) 係構築了浦東(dong) 創新活力四射的創新生態圈。

  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袁濤圍繞開放創新的土壤、跨界創新助力、源頭創新的到來,介紹了張江集團創新賦能、產(chan) 業(ye) 服務、源頭轉化的探索與(yu) 實踐。他表示,張江集團將當好“傳(chuan) 感器”,持續引領產(chan) 業(ye) 方向,當好“連接器”,優(you) 化資源配置效能,當好“轉化器”,解決(jue) 科技鏈鴻溝,通過前沿方向的引領,先進設施的導入,產(chan) 業(ye) 賦能的推動,實現引領式創新、開放式創新,打造科創新範式的生態載體(ti) 。

  參加本期“同舟講壇”的民革上海市委會(hui) 委員、上海雅本化學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徐軍(jun) 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企業(ye) 是創新的主體(ti) ,匯聚創新力量,企業(ye) 要參與(yu) 創新聯合體(ti) 建設,以行業(ye) 內(nei) 龍頭企業(ye) 為(wei) 主導,聯合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及科研院所等組成一個(ge) 創新聯合體(ti) 。要加強對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用的“卡脖子”技術難題攻關(guan) ,可由龍頭企業(ye) 主導,聯合上下遊企業(ye) 、科研院所等開展技術攻關(guan) 。要倡導建立新型研發機構,通過團隊作戰實現技術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