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訪千年嵩陽書院 感受儒家文化傳承
中新網鄭州2月23日電 (王迪)春雪依依,古柏森森,紅牆青瓦間傳(chuan) 出幾句儒家經典的吟誦之聲……在22日的“寫(xie) 意中國——探訪漢字起源”主題宣傳(chuan) 采訪中,記者探訪了河南登封市區北約二公裏處嵩山南麓的嵩陽書(shu) 院。是日清晨,登封忽降細雪,映襯得整個(ge) 嵩陽書(shu) 院愈發肅穆。美景難得,引得遊人紛紛駐足欣賞,拍照留念。
嵩陽書(shu) 院距今約1500餘(yu) 年,是我國封建社會(hui) 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獨特的地位,且發生過舉(ju) 足輕重的影響。
嵩陽書(shu) 院從(cong) 五代後唐到清代末年經曆了近千年的講學曆史,是書(shu) 院中的佼佼者,對傳(chuan) 播中華文明和培養(yang) 造就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據南宋學者王應麟著的《玉海》記載:河南睢州(商丘)的睢陽(應天府書(shu) 院)與(yu) 登封的嵩陽書(shu) 院,湖南的嶽麓書(shu) 院,江西的白鹿洞書(shu) 院並稱為(wei) 宋代四大書(shu) 院。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qin) 民,在止於(yu) 至善。”當日的先聖殿前,十餘(yu) 位青年人身穿漢服,齊聲敬誦儒家經典《大學》,這是嵩陽書(shu) 院拜孔儀(yi) 式中的經典誦讀環節。先聖殿是祭祀孔子的場所,又叫先師祠。麵闊三間,建於(yu) 一米多的基台之上。殿中根據畫聖吳道子所繪製的孔子畫像塑造了高2.21米孔子行教立像。
在嵩陽書(shu) 院的教育史上,儒學教育更占有特殊的曆史地位。北宋《洛學》名家程顥、程頤在這裏講學期間,融合儒、佛、道三家思想,開創了理學發展的新階段。儒家思想統領了中國傳(chuan) 統倫(lun) 理思想幾千年,而真正發揮其成熟效益的是北宋理學誕生後,而程朱理學也就是洛派理學的誕生地就在這裏。可以說,嵩陽書(shu) 院在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方麵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