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對“北溪”事件進行客觀公正調查十分必要
應俄羅斯要求,聯合國安理會(hui) 近日就“北溪”天然氣管線爆炸事件舉(ju) 行公開辯論,安理會(hui) 成員闡述了各自立場。中方明確表示,對此事開展客觀、公正、專(zhuan) 業(ye) 的調查,與(yu) 每個(ge) 國家的利益和關(guan) 切都息息相關(guan) ,支持加快調查進程,迅速查明事實真相。
2022年9月底,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北溪-1”和“北溪-2”管線位於(yu) 瑞典和丹麥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現四處泄漏點。各方普遍認為(wei) 這一事件屬於(yu) “蓄意破壞”。隨後,丹麥、德國和瑞典各自對此發起調查。如今5個(ge) 月過去了,它們(men) 仍未查明事件原委和肇事者。2月8日,美國著名調查記者赫什爆料“北溪”事件細節,直指這是一起白宮下令、美國中央情報局實施的秘密行動,引發軒然大波。國際社會(hui) 要求進行客觀公正調查的呼聲越來越高。
聯合國是最具權威性和代表性的國際機構,可以為(wei) 開展國際調查發揮積極作用。正如受邀向安理會(hui) 通報“北溪”事件的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教授傑弗裏·薩克斯所說,安理會(hui) 對這一事件進行國際調查是“全球優(you) 先事項”。這反映了大多數國家的呼聲。
首先,“北溪”管線是重大跨國基礎設施和能源運輸動脈,它遭到破壞對全球能源市場和生態環境都造成了嚴(yan) 重負麵影響,世界人民有權知道真相,絕不能不了了之。
赫什近日對媒體(ti) 表示,美國之所以炸毀“北溪”管線,是害怕德國在寒冬來臨(lin) 時放棄對“北溪”管線的製裁、恢複供氣,哪怕炸毀管線意味著歐洲很多民眾(zhong) 會(hui) 挨凍。瑞典跨國和平與(yu) 未來研究基金會(hui) 智庫創始人奧貝裏認為(wei) ,美國策劃破壞“北溪”管線,是對歐洲盟友展開的“經濟戰”。
人們(men) 記得,當初“北溪”爆炸事件發生後,歐洲天然氣基準荷蘭(lan) TTF天然氣期貨大幅跳漲近20%,再度衝(chong) 破每兆瓦時200歐元。不少分析認為(wei) ,“北溪”管線爆炸加劇了歐洲能源供應危機,給全球能源市場增加了壓力。而美國大發橫財。大宗商品數據分析公司克普勒的數據顯示,2022年歐盟從(cong) 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占總進口量的41%,比上年增長154%。
再看生態環境。“北溪”爆炸事件造成數億(yi) 立方米的天然氣泄漏。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分析,估計事件期間泄漏的甲烷排放總量的合理範圍達創紀錄的75至230千噸。而甲烷使地球變暖的效力是二氧化碳的80倍。美國亞(ya) 利桑那州圖森市行星研究所科學家傑弗裏·卡格爾指出,這次泄漏“真的令人不安。如果是故意的,那將是一種環境犯罪”。
此外,“北溪”事件還是個(ge) 政治問題,關(guan) 乎整個(ge) 歐洲的安全穩定。爆炸發生在烏(wu) 克蘭(lan) 危機大背景下,無疑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升級了對立對抗情緒。對這一事件進行客觀中立的調查、盡快找出幕後黑手,有助於(yu) 各方做出更加理性的戰略判斷,為(wei) 對話談判政治解決(jue) 烏(wu) 克蘭(lan) 危機減少障礙。
更重要的是,麵對翔實的材料證據以及越來越多的質疑,對“北溪事件”進行客觀公正調查,是對國際公平正義(yi) 的有力維護。當今世界不是叢(cong) 林社會(hui) ,如果不查明此事,將會(hui) 給那些圖謀不軌者更多可乘之機。他們(men) 可能會(hui) 有恃無恐地製造更多恐怖主義(yi) 事件,讓國際規則淪為(wei) 霸權的玩具。而這事關(guan) 每個(ge) 國家的切身利益。
遮遮掩掩解決(jue) 不了問題,簡單一句“完全虛假、純屬捏造”無法平息疑問。美方一些人常常說維護“基於(yu) 規則的國際秩序”,那就支持聯合國展開客觀公正的調查,揭開真相,將肇事者繩之以法。維護重大跨國基礎設施安全、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安寧,這是國際社會(hui) 的共同期待。(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際銳評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