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司法部公布“減證便民”十大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2023-03-02 10:11:00來源: 法治日報

  “減證便民”累計清理取消證明事項逾2.1萬(wan) 項

  司法部公布“減證便民”十大典型案例

  □ 本報記者 張維

  司法部新近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18年全麵清理各類證明事項啟動以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有關(guan) 部門已累計清理取消的證明事項達2.1萬(wan) 多項。同時,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全麵推行,“減證便民”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減證便民”工作。2019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hui) 議上強調,要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

  事實證明,“減證便民”成效顯著——

  大幅削減證明事項,減少辦事企業(ye) 和群眾(zhong) 需要提供的證明事項,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困擾群眾(zhong) 證明多、辦事難的問題,曾經的企業(ye) 和群眾(zhong) 辦證多、辦事難等現象得到了明顯改觀;

  簡化了辦事創業(ye) 的流程和材料,極大地減輕了企業(ye) 、群眾(zhong) 辦事負擔,增強了企業(ye) 和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各地區、各部門轉變了管理方式,政府管理服務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也在不斷優(you) 化中。

  在持續開展的“減證便民”行動中,湧現出一係列好的經驗與(yu) 做法。為(wei) 宣傳(chuan) 典型,推動行政執法機關(guan) 轉變行政管理方式,規範行政行為(wei) ,改進服務作風,提升監管效能,近日,司法部公布了“減證便民”十大典型案例。

  十大典型案例分別為(wei) :浙江省公安機關(guan) 實行告知承諾製為(wei) 群眾(zhong) 辦理戶籍管理領域證明事項,寧波稅務部門積極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為(wei) 納稅人即時辦理購房減征契稅事項,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方便異地考生遠程報名專(zhuan) 技資格考試,國管局推進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實現住房公積金提取“零材料”辦理,湖南省瀏陽市林草部門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行告知承諾製便利林農(nong) 個(ge) 人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浙江省衢州市公證機構實行告知承諾製為(wei) 當事人快捷辦理遺產(chan) 繼承公證業(ye) 務,四川省眉山市開展道路運輸從(cong) 業(ye) 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實現政務服務效能提檔升級,貴州省黔南州市場監管局快捷辦理市場主體(ti) 登記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中國銀行太原杏花嶺支行為(wei) 客戶快捷辦理已故存款人小額存款提取業(ye) 務,上海市社會(hui) 保險事業(ye) 管理中心快捷辦理養(yang) 老終止業(ye) 務。

  床邊辦妥出生相關(guan) 證件

  告知承諾取代死亡證明

  “減證便民”,為(wei) 民而來。

  在政府行政服務領域,公安戶籍業(ye) 務辦件量大、與(yu) 群眾(zhong) 關(guan) 係密切。作為(wei) 公安部於(yu) 2019年6月確定的全國唯一開展戶籍管理領域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試點單位,浙江省公安廳在出生登記和跨省戶口遷移上呈上了出色的答卷。

  改革就是要聚集群眾(zhong) 身邊的小事、煩心事,從(cong) 群眾(zhong) 視角謀劃政策體(ti) 係、設定發展目標。在眾(zhong) 多戶籍業(ye) 務事項中,出生登記關(guan) 聯的事項最多,跨省戶口遷移的空間距離最遠,辦理起來相對費時費力。於(yu) 是,浙江省公安廳把出生登記和跨省戶口遷移鎖定為(wei) 改革突破口。

  “從(cong) 未想過,在‘床邊’就把寶寶的所有證件都辦好了。”家住浙江省杭州市的林女士說。這正是出生“一件事”聯辦為(wei) 她帶來的便利——在醫院內(nei) 就可以提交申請,出生醫學證明、預防接種證、家庭醫生簽約和出生戶口申報、醫保、社保等一係列業(ye) 務全部辦妥,真正實現了全流程網上辦理,一次都不用跑。而改革前,辦好這些手續,她需先在助產(chan) 機構申領寶寶的出生醫學證明,再分別到公安派出所、社區醫院、醫保、社保等多個(ge) 單位辦理。

  原戶籍在浙江省湖州市的王女士,則是跨省戶口網上遷移新規的受益者。在向上海市徐匯區漕涇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公安綜合窗口申請戶口遷入時,她隻填寫(xie) 了申請書(shu) 、簽署了“跨滬浙戶口網上遷移告知(承諾)單”,僅(jin) 過30分鍾,上海的戶口簿就到手了。如果按照改革前的流程,她需要往返兩(liang) 地辦理,所耗費時間自然要多出許多。

  在浙江辦理戶籍業(ye) 務,辦事材料“能減即減”,實現了“零材料”辦理,如居民身份證補領、換領事項無需群眾(zhong) 提供任何材料,就可直接辦理;辦事效率明顯提升,單個(ge) 事項實現了“零次跑”,居民戶口簿補領、換領等19個(ge) 辦事事項可全程網上辦,關(guan) 聯事項實現“一次辦”,群眾(zhong) 無需在不同的辦事部門間來回跑;電子數據實時共享,辦事周期顯著縮短,如臨(lin) 時居民身份證辦理立等即取、跨省戶口網上遷移2日內(nei) 可辦結等。

  據了解,目前出生“一件事”聯辦服務規範已經作為(wei) 浙江省地方標準正式發布,並在長三角區域輻射聯動,跨省戶口遷移已經被國務院納入“跨省通辦”清單,未來將在全國範圍推行實施。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曹鎏認為(wei) ,浙江的上述改革極大方便了群眾(zhong) ,使改革成效真正惠及於(yu) 民,切實增強了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有力推動了政府數字化轉型,最大限度釋放了法治政府建設的科技保障紅利,其示範帶動作用也必將推動更高水平的數字法治公安建設。

  浙江省公安廳在出生這一頭給出了“減證”的改革樣本,浙江省衢州市公證機構則在死亡這一端作出了快捷辦理遺產(chan) 繼承公證業(ye) 務的示範操作。

  長期以來,當事人因親(qin) 屬死亡辦理遺產(chan) 繼承公證業(ye) 務,均需提供親(qin) 屬關(guan) 係證明。但由於(yu) 工作變動、戶籍遷移、社區人員調整等諸多因素,當事人無法在被繼承人生前所在的相關(guan) 單位取得親(qin) 屬關(guan) 係證明,從(cong) 而導致辦理公證期限長、程序煩瑣等問題。

  衢州市司法局瞄準了這一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通過出台規範辦理繼承公證的一係列措施,在繼承公證業(ye) 務辦理中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實現以申請人書(shu) 麵承諾代替難以獲取的死亡證明、親(qin) 屬關(guan) 係證明等材料,切實做好公證機構與(yu) 用證部門之間信息共建共享,為(wei) 辦理遺產(chan) 繼承公證業(ye) 務的當事人解決(jue) 了因證明材料難以獲取帶來的煩惱。自2021年4月8日改革以來,衢州市某公證機構已辦理此類案件841件,惠及1700餘(yu) 名當事人。

  “良好的治理體(ti) 係,要求在保持規則確定性、公平性、風險可控性的前提下,盡量方便群眾(zhong) 辦事,盡量提高行政效率,盡量節省社會(hui) 成本。”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何海波說,衢州市公證機構推行的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就是上述努力的一部分。

  在身後事方麵做得好的還有中國銀行太原杏花嶺支行和上海市社會(hui) 保險事業(ye) 管理中心,前者為(wei) 客戶快捷辦理已故存款人小額存款提取業(ye) 務,後者則是快捷辦理養(yang) 老終止業(ye) 務。

  過去,已故存款人存款查詢和提取均要求公證,手續冗長煩瑣,尤其是在存款金額較小的情況下,繼承人承擔了不合理的時間成本和公證費用支出。部分群眾(zhong) 因為(wei) 無法滿足公證辦理要求,有時不得不通過訴訟方式來解決(jue) 存款繼承問題。為(wei) 解決(jue) 上述問題,2017年以來,銀保監會(hui) 取消了第一順序繼承人、公證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或受遺贈人辦理已故存款人存款查詢和1萬(wan) 元以內(nei) (銀行可上調至最高5萬(wan) 元)小額存款提取的公證要求,將提取流程由“公證+銀行審核”簡化為(wei) “銀行審核+個(ge) 人承諾”,極大地便利了群眾(zhong) 辦事,使金融服務更加貼近群眾(zhong) 所需,切實服務百姓民生。

  而在社會(hui) 保險養(yang) 老待遇終止業(ye) 務中,死亡時間是相關(guan) 待遇計算的重要依據,因此社保部門往往要求死者家屬提供死亡證明。但是這一要求可能導致家屬為(wei) 開具死亡證明往返於(yu) 多個(ge) 部門,甚至遇到各種阻礙最終難以提供死亡證明。為(wei) 了解決(jue) 這一問題,上海市自2019年10月起在社會(hui) 保險養(yang) 老待遇終止業(ye) 務中全麵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試點。申請人選擇使用承諾書(shu) 替代證明材料的,經辦機構履行告知義(yi) 務,不再索要有關(guan) 證明材料,依據書(shu) 麵承諾按規定予以辦理或受理相關(guan) 事項。

  如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張紅所說,這些做法簡化了辦事流程,解決(jue) 了群眾(zhong) 辦事難的痛點,較好地體(ti) 現了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精細化管理的理念。“通過更加信息化、現代化、精細化的管理手段,既讓服務質量提升,也讓社會(hui) 風險可控。”

  納稅人享承諾即辦便利

  公積金提取零材料辦理

  “減證便民”,給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帶來了福音。

  買(mai) 房是老百姓人生中的大事,購房繳納契稅是事關(guan) 百姓切身利益的高頻常辦事項。過去,房屋交易從(cong) 辦理登記納稅到拿到不動產(chan) 權證書(shu) 耗時較長,不少購房人為(wei) 了證明自己符合享受購買(mai) 家庭唯一住房減征契稅等稅收優(you) 惠政策條件,減少一些購房成本,要到公安、民政、自然資源、稅務等多個(ge) 部門開證明。如今,有了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情況發生了變化。

  汪大爺和張大媽老兩(liang) 口是河南省南陽市人,前幾年跟隨女兒(er) 來浙江省寧波市北侖(lun) 區大榭街道生活。2021年,他們(men) 要購買(mai) 大榭某小區一套80餘(yu) 平方米的房屋,了解到國家對個(ge) 人購買(mai) 家庭唯一住房且麵積為(wei) 90平方米以下的有減征契稅的優(you) 惠政策。但是,需提供戶口簿、結婚證等證件證明家庭成員情況,還要去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取得這些家庭成員名下的住房情況書(shu) 麵查詢結果,來證明所購房屋確屬家庭唯一住房。

  這下老兩(liang) 口犯了難,他們(men) 的結婚證早已遺失,若一定要提供,必須回河南老家補辦。當時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yan) 峻,房屋買(mai) 賣合同約定的交易時間也很緊,兩(liang) 人千裏迢迢趕回老家補辦結婚證極為(wei) 不便。2021年8月2日,老兩(liang) 口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行政服務中心不動產(chan) 交易窗口谘詢,驚喜地得知隻需簽署承諾書(shu) 即可。老兩(liang) 口當天就順利辦理了繳納契稅以及房屋產(chan) 權過戶手續,享受了契稅減免1萬(wan) 餘(yu) 元的優(you) 惠。

  “稅務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推行工作不能停下腳步。”國家稅務總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王軍(jun) 說。國家稅務總局曾就此專(zhuan) 門製發公告,明確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nei) 對6項稅務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製,其中就包括個(ge) 人購買(mai) 住房(包括購買(mai) 家庭唯一住房、第二套改善性住房,以及棚戶區被征收人首次購買(mai) 改造安置住房)按規定申報享受減征契稅政策需提供的“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簿、結婚證(已婚的提供)等家庭成員信息證明”和“家庭住房情況書(shu) 麵查詢結果”。這一規定有效破解了個(ge) 人購房申報享受契稅優(you) 惠政策的堵點難點問題。迄今,納稅人享受承諾即辦便利超過600萬(wan) 戶次,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近日稅務總局決(jue) 定第二批再對6項稅務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製,自2023年3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實施,為(wei) 納稅人帶來更加便利高效的辦稅體(ti) 驗,進一步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

  在曹鎏看來,這一做法在極大方便群眾(zhong) ,切實為(wei) 群眾(zhong) 購房這一人生大事“消痛、疏堵、解難”的同時,也推動了稅收管理理念和方式手段變革,促進了誠信納稅和稅法遵從(cong) ,回應了老百姓對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的期待,具有很強的創新性、指導性及推廣性,“生動呈現出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法治稅務機關(guan) 建設過程中,政府積極作為(wei) 與(yu) 公民自律誠信培養(yang) 一體(ti) 推進的最佳實踐”。

  買(mai) 了房,就多要涉及公積金提取事宜。在這方麵,國家機關(guan) 事務管理局中央國家機關(guan) 住房資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國管局資金中心)走在了前列。早在2016年,信息互聯互通不足和技術能力不夠完善的條件下就已經啟動了改革。在“減證便民”行動開展以來,更是加快腳步,實現了“零材料”辦理。

  2016年起,職工購買(mai) 北京地區存量商品房,隻需提供網簽合同編號、網簽密碼等信息即可辦理提取,無需提供其他購房材料,實現“零材料”辦理。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無需提供退休證明即可辦理銷戶提取。

  2017年起,職工購買(mai) 北京地區新建商品房提取住房公積金,不再需要提供購房合同或借款合同原件及複印件,實現“零材料”辦理。

  同年,國管局資金中心打造網上業(ye) 務大廳和微信公眾(zhong) 服務平台,先後開通住房公積金網上辦理渠道和掌上辦理渠道,職工足不出戶即可“零材料”辦理購租房非首次提取、償(chang) 還國管局資金中心貸款的購房提取、退休提取等高頻業(ye) 務。

  2019年起,購租房首次提取業(ye) 務可線上辦理。

  國管局資金中心引領了全國住房公積金行業(ye) 推進“減證便民”工作熱潮。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紛紛學習(xi) 借鑒該做法,推動了行業(ye) 服務效能提升,進一步增強了住房公積金製度吸引力。

  華東(dong) 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劉平認為(wei) ,這些案例體(ti) 現了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的實施,實現了高效與(yu) 便民的行政管理目標,是服務型政府的具體(ti) 體(ti) 現。

  異國他鄉(xiang) 完成考試報名

  足不出戶申請林木采伐

  有關(guan) 個(ge) 人工作方麵的“減證便民”,可謂與(yu) 群眾(zhong) 基本權益密切相關(guan) 。

  事關(guan) 個(ge) 人前途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類考試,就是“減證便民”的重點實施領域。長期以來,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報名需要報考人員攜帶相關(guan) 材料到現場進行核查,程序煩瑣、耗時長,部分報考人員由於(yu) 各種原因無法趕到現場,從(cong) 而錯過報名,成為(wei) 人事考試服務中的堵點和難點問題。2019年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對12項資格考試報名開展試點。2020年12月,人社部將18項資格考試報名所涉及證明材料全部推行告知承諾製,目前已有1618多萬(wan) 人通過告知承諾製完成了考試報名。

  東(dong) 營勝利油田職工楊先生就是這一製度的受益者。他長期派駐在伊拉克某油田工作,盡早通過高級經濟師資格考試是他在異國他鄉(xiang) 掛念的事情之一。2020年高級經濟師報名期間,由於(yu) 疫情防控要求,他無法及時趕回國內(nei) 提交報考材料,請假回國提交報考材料既與(yu) 工作時間衝(chong) 突,又增加報考成本,一度想要放棄。

  在瀏覽考務文件時,楊先生注意到山東(dong) 省人事考試中心在網站上發布的關(guan) 於(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報名試行告知承諾製的政策解讀信息後,立即撥通報考所在地東(dong) 營市人事考試中心谘詢電話,了解到報考所需的學曆、工作經曆等證明材料均可在網上提交,無需本人到現場核查。按照告知承諾製要求,楊先生在國外順利完成了網上報名。

  劉平說,如果沒有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一位在外工作的人員如何可能完成高級經濟師資格考試的報名事項。該製度的推行,不僅(jin) 實現了“高效”與(yu) “便民”的行政管理目標,更在於(yu) 解決(jue) 因時間、空間的限製所帶來的“舉(ju) 證不能”,此外還能從(cong) 根本上治理各種“奇葩證明”泛濫的亂(luan) 象。

  與(yu) 楊先生一樣,因為(wei) 有了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雲(yun) 南省騰衝(chong) 市的客車駕駛員王師傅等人也在異地完成了資格認可。2020年7月14日,原本到四川省眉山市道路運輸從(cong) 業(ye) 資格考試報名中心現場谘詢《經營性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從(cong) 業(ye) 資格證》辦理流程的他們(men) ,發現了貼在服務大廳公告欄的《眉山市交通運輸局關(guan) 於(yu) 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試點工作的公告》。

  這意味著王師傅等人在交通運輸部門按照常規流程實施行政審批之外多了一個(ge) 選擇,即以《證明事項告知承諾書(shu) 》代替“3年內(nei) 無重大以上交通責任事故記錄”證明材料。

  “這真是太好了。現在不用拿著違章查詢函,再千裏迢迢跑回戶籍地交警部門開證明材料了。”王師傅說,他們(men) 隻需如實在承諾書(shu) 上簽個(ge) 字就免去了來回跑路的人工和時間成本,還縮短了受理審核的時間。

  四川省眉山市交通運輸局於(yu) 2019年7月起,對涉及上述證明事項的3項道路運輸經營許可開展告知承諾製試點,具體(ti) 包括經營性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從(cong) 業(ye) 資格證核發、道路旅客運輸經營許可、客運線路許可。經過試點探索,2021年開始,眉山市交通運輸局將3項告知承諾製擴大到7項,涉及學籍證明、培訓證明和交通責任事故證明等。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羅智敏對此評價(jia) 說,通常行政相對人如果申請道路運輸從(cong) 業(ye) 資格,需要先到公安交警部門開具“3年內(nei) 無重大以上交通責任事故證明”,再憑證明到各市、縣行政審批局或道路運輸管理部門辦理相關(guan) 手續,對於(yu) 申請者來說費時費力,尤其是當申請人類似於(yu) 本案例中的外省市人員異地辦理,非常不方便。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申請人通過簽訂承諾書(shu) ,隻要承諾過去3年來無重大以上交通責任事故即可辦理,解決(jue) 多頭跑、來回跑的問題,真正將便民原則落在實處。

  對於(yu) 湖南省瀏陽市大圍山鎮同幸村的趙大爺來說,采伐經營人工杉木林是包括他在內(nei) 的當地林農(nong) 的主要收入來源。2021年9月,趙大爺決(jue) 定在自家20年前種植的杉木林中采伐10立方米木材。根據以往經驗,他到村部谘詢辦理證明材料和林木采伐許可證,這才知道“政策已經變了”:像他這種申請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積量不超過15立方米的,如今隻需在申請表上填明采伐地點、樹種等信息並簽字承諾真實可信即可,還可以通過網上或手機辦理采伐許可證。

  在村幹部的幫助下,趙大爺足不出戶便完成了林木采伐申請。大圍山鎮林業(ye) 站受理審核後,當天就作出了同意采伐許可,並通過“林木采伐App”將審批結果送達趙大爺。

  據了解,此前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林農(nong) 采伐林木不僅(jin) 要提供身份證、權屬證明,還要就采伐樹種、麵積、蓄積量、采伐方式、更新措施等事項提供證明材料。這些內(nei) 容專(zhuan) 業(ye) 技術性強,林農(nong) 個(ge) 人難以獨立完成,往往需要花錢聘請第三方機構完成,每立方米平均15元左右。同時因為(wei) 采伐數量少、設計費用低,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機構的積極性不高,很難做到及時完成,“辦證難、辦證繁、辦證慢”的問題長期困擾林農(nong) 。這也導致部分林農(nong) 通過委托辦理、轉賣“青山”等方式回避辦證難問題,經濟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個(ge) 別林農(nong) 甚至鋌而走險,沒有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就非法采伐,由此受到法律處罰。

  針對“辦證難、辦證繁、辦證慢”問題,2019年11月,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出台文件規定,對林農(nong) 個(ge) 人申請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積不超過15立方米的,精簡或取消伐前查驗等程序,實行告知承諾方式審批。2021年7月,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又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快落實林農(nong) 個(ge) 人采伐小額林木實行告知承諾審批政策,並全麵足額保障告知承諾製審批所需采伐限額。該政策全麵實施後,每年惠及的林農(nong) 超過10萬(wan) 戶。經初步統計,2022年全國各省已辦理林木采伐告知承諾審批65197件、采伐蓄積516484立方米,按每立方米費用15元測算,共為(wei) 林農(nong) 節省支出約775萬(wan) 元。

  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高秦偉(wei) 對此評價(jia) 說,告知承諾製便利了林農(nong) 個(ge) 人依法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並實現了行政效率的最大化。

  一紙承諾代替住所證明

  有效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

  “減證便民”,在有效縮短群眾(zhong) 辦事時長,節約行政服務成本的同時,也激發了市場主體(ti) 的活力,進一步優(you) 化了營商環境。

  在此次的“減證便民”十大典型案例中,就有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為(wei) 推行市場主體(ti) 住所證明告知承諾製辦理企業(ye) 注冊(ce) 登記手續的案例。

  “還是現在的政策好,真是太貼心了。”貴州省貴定縣新巴鎮居民姚先生通過自己的親(qin) 身經曆由衷地讚歎道。他想開一個(ge) 養(yang) 殖場,在辦理注冊(ce) 登記時一度感到頭疼,到縣裏谘詢不易,再辦理還得來回跑,而家距離縣城還很遠。幸運的是,他谘詢時就發現可以即時辦理,因為(wei) 有了告知承諾製。他的養(yang) 殖場住所就是自己的房子,有房產(chan) 手續,在作出地址和他的身份證一致等承諾後,工作人員全程幫助姚先生在網上提交申請、網上電子簽名、審核打印營業(ye) 執照。不到1小時,他的營業(ye) 執照就辦好了。

  記者從(cong)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了解到,根據相關(guan) 法律規定,設立企業(ye) 應當向登記機關(guan) 提交企業(ye) 住所證明。實踐中一般包括房屋產(chan) 權證、租賃協議、購房合同、村委員會(hui) (社區)等機構出具的房屋使用權證明。但由於(yu) 住所性質多樣、提交材料複雜,特別是部分經營主體(ti) 在辦理營業(ye) 執照的過程中,時常遇到“無房產(chan) 證”“多次轉租”“地名不符”等“證明難”問題,成為(wei) 市場準入過程中製約企業(ye) 創業(ye) 的堵點。

  2021年3月26日,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省市場監管部門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將提交使用頻次較高、獲取難度較大的5類12項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製。正如上述案例中,市場主體(ti) 在申請設立登記時,可自主選擇采用住所證明告知承諾製。申請人隻需提交《市場監管部門證明事項告知承諾書(shu) 》,對承諾內(nei) 容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負責,登記機關(guan) 對申請材料實行形式審查,便可辦理登記業(ye) 務。簡單填寫(xie) 一張承諾書(shu) ,就能代替原來的一遝材料,減少了申報材料,優(you) 化了辦照流程。

  2021年12月,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貴州市場監管”微信公眾(zhong) 號“便民功能”中新增“企業(ye) 登記”線上模塊,實現自助企業(ye) 登記等業(ye) 務申請,同時還提供實名認證、自助申報、辦理查詢、名稱查詢等功能,實現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掌上辦”,更加便民利民。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係統辦理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業(ye) 務89559件。

  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對市場主體(ti) 住所證明實行承諾製是持續推進“減證便民”、優(you) 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ti) 創業(ye) 創新活力的一項重要舉(ju) 措。用“一紙承諾”代替“住所證明”,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進程,進一步放寬市場主體(ti) 準入,大大降低了企業(ye) 辦理登記注冊(ce) 申請的難度,是創新和規範市場主體(ti) 登記行為(wei) 的重要改革舉(ju) 措,也是推進市場監管審批製度改革的新啟程,為(wei) 各類市場主體(ti) 營造了更加寬鬆、便捷、規範、有序的市場準入和發展環境。

  羅智敏說,從(cong)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一方麵縮減了審批時間,提高了行政效率;另一方麵,方便了市場主體(ti) ,避免出現來回跑、證明難等問題,同時賦予了市場主體(ti) 更多自主權。在優(you) 化市場準入環境、改善營商環境的同時,力求維護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秩序,促進了誠信社會(hui) 體(ti) 係建設,提高了行政機關(guan) 的服務能力。(法治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