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代表】陳春芳:吸引、留住優秀人才帶領村民走上致富“快速路”
央視網消息(記者 徐輝)“人才是發展的基礎,沒有人才就發展不起來,發展沒有後勁。希望能有更好的政策把人才吸引到農(nong) 村、留在農(nong) 村,帶領村民一起致富。”
全國人大代表陳春芳即將赴北京參加今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如何讓人才留在農(nong) 村帶領村民致富成為(wei) 他最關(guan) 心的事情。
陳春芳是靈壽縣南營鄉(xiang) 車穀砣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談及車穀砣村之前的貧困生活,陳春芳數度哽咽落淚。
車穀砣村是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一個(ge) 小山村,距縣城75公裏,距離最近的省級公路9.75公裏。正是這不足10公裏、僅(jin) 容農(nong) 用三輪車通行的山路阻斷了該村的發展。
2011年,200餘(yu) 口人的車穀砣村貧困人口達到181人,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800元。
今年53歲的陳春芳在車穀砣村長大,之後走出山村在外打拚,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但那個(ge) 閉塞的小山村始終是他的牽掛。
2011年,臨(lin) 近村“兩(liang) 委”換屆,村裏老黨(dang) 員請他回村帶領鄉(xiang) 親(qin) 脫貧致富。“當時的生意還不錯,兩(liang) 個(ge) 孩子還未成年,養(yang) 家也需要錢。”麵對村裏的邀請,陳春芳的家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孩子,好好學習(xi) ,掙了錢讓奶奶飽飽地吃一頓雞蛋。”陳春芳的奶奶曾這樣勸他努力學習(xi) ,改變貧困的境遇。“因為(wei) 家裏窮,奶奶直到去世也沒能飽飽地吃一頓雞蛋。”想起生活在貧困中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陳春芳決(jue) 定放棄生意返回農(nong) 村,於(yu) 2012年當選村支部書(shu) 記。
車穀砣村雖然閉塞,但旅遊資源並不匱乏。森林覆蓋率95%,山清水秀。野生獼猴桃、優(you) 質的核桃和土豆,還有革命老區的紅色遺跡,旅遊資源豐(feng) 富。
“要想富,先修路。”在陳春芳看來,阻礙車穀砣村發展的是狹窄的山路。“有時候山上落石頭,山路就無法進出,打通9.75公裏的山路是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大山、外地遊客進入大山的關(guan) 鍵。”
在與(yu) 村“兩(liang) 委”統一意見後,陳春芳將多年積蓄和縣城住房抵押的貸款240萬(wan) 元用於(yu) 修路,村“兩(liang) 委”幹部也都紛紛集資。
“幹部義(yi) 務出工,村民一天30元生活補貼。村幹部一天出工10個(ge) 小時,村民一天8個(ge) 小時。”曆時兩(liang) 年6個(ge) 月零27天,“腸梗阻”被打通,車穀砣村終於(yu) 與(yu) 外界“無縫連接”。車穀砣,走上實施旅遊開發脫貧奔小康的“快車道”。
2019年,車穀砣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2011年的不到800元,增長到8000餘(yu) 元,2022年達到1.4萬(wan) 元。
如今的車穀砣村建起了集中供熱、電梯入戶的新民居。按照“共同參與(yu) 、共同謀劃、共同發展、共同致富”的思路,村民的舊民居被打造成農(nong) 家院和民宿,在村裏發展旅遊業(ye) ;600餘(yu) 畝(mu) 的野生獼猴桃通過嫁接改良,供遊客采摘一斤賣到了15元;山裏的核桃、山桃、土豆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通過電商平台走出了深山。
據陳春芳介紹,在上級組織幫助下,車穀砣村所在的溝域5個(ge) 村納入整體(ti) 旅遊開發,成立了溝域旅遊開發和產(chan) 業(ye) 發展聯合黨(dang) 支,陳春芳被選為(wei) 聯合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說起下一步的規劃,陳春芳表示,通過共同打造車穀砣全溝域生態旅遊景區,堅持走村“兩(liang) 委”+合作社+農(nong) 戶+旅遊開發公司的“四位一體(ti) ”合作經營道路,將旅遊產(chan) 業(ye) 規模化。
“我們(men) 探索了一條“農(nong) 業(ye) +旅遊+康養(yang) ”的特色種植業(ye) 發展道路。”陳春芳說。依托中草藥種植產(chan) 業(ye) 與(yu) 醫院合作,車穀砣村建設了高標準醫養(yang) 結合院,未來將進一步發展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央視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