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部門話開局|加大財政宏觀調控力度 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談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題:加大財政宏觀調控力度 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談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
新華社記者申铖、韓佳諾
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怎樣著力擴大內(nei) 需?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國新辦1日舉(ju) 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進行解答。
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
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06萬(wan) 億(yi) 元,增長6.1%,為(wei) 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財力支撐;2022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9.71萬(wan) 億(yi) 元,增長17.1%,為(wei) 基層“三保”提供有力保障;過去五年總體(ti) 赤字率控製在3%以內(nei) ,為(wei) 應對新的困難挑戰預留政策空間……發布會(hui) 上的一組數據,彰顯財政宏觀調控有力有效。
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對此,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加力”,就是要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
在劉昆看來,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涵蓋內(nei) 容很廣。他著重強調了五項重點:完善稅費支持政策,著力紓解企業(ye) 困難;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持必要支出強度;大力優(you) 化支出結構,不斷提高支出效率;均衡區域間財力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嚴(yan) 肅財經紀律,切實防範財政風險。
多措並舉(ju) 促消費擴投資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著力擴大內(nei) 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you) 化供給結構的關(guan) 鍵作用。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財政部門將全麵落實擴大內(nei) 需戰略,圍繞更好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積極完善政策措施,主要從(cong) 三方麵入手,激發消費潛力,進一步支持促進消費市場回暖升級。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讓老百姓有錢消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ye) ,依靠勞動創造收入。加大社會(hui) 保障、轉移支付等調節,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完善稅費優(you) 惠政策,激發社會(hui) 消費潛能。
——支持增加適銷對路商品供給,讓老百姓樂(le) 於(yu) 消費。通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國內(nei) 供給質量水平,激活市場需求潛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現有的資金渠道對家電“以舊換新”、綠色智能家電下鄉(xiang) 等予以支持。對購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征車輛購置稅。降低部分優(you) 質消費品進口關(guan) 稅。推動加快建立多主體(ti) 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ju) 的住房製度。
——促進銷售渠道和物流暢通,讓老百姓方便消費。支持實施縣域商業(ye) 建設行動,促進縣域消費擴容提質。支持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體(ti) 係建設,擴大農(nong) 產(chan) 品消費市場。支持一批國家綜合貨運樞紐建設。
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是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2022年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超過4萬(wan) 億(yi) 元,支持約3萬(wan) 個(ge) 重點項目建設。
許宏才表示,今年將合理安排專(zhuan) 項債(zhai) 券規模,確保政府投資力度不減,更好發揮“四兩(liang) 撥千斤”的帶動作用;將在重點支持現有11個(ge) 領域項目建設基礎上,適量擴大資金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範圍,持續加力重點項目建設。
優(you) 化完善政策持續助企紓困
2022年,我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4.2萬(wan) 億(yi) 元,推動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從(cong) 2018年的17%下降至2022年的13.8%。
“2023年,各項稅費支持政策仍將對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說,將綜合考慮財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紓困需要,盡快研究明確政策,抓好落地見效。
一是落實落細現有政策。繼續實施好已經明確的減稅降費政策,紮紮實實把該減的稅費減到位。同時,堅決(jue) 打擊偷稅漏稅騙稅,堅決(jue) 製止亂(luan) 收費。
二是優(you) 化完善優(you) 惠政策。對現行減稅降費、退稅緩稅等措施,該延續的延續,該優(you) 化的優(you) 化,讓政策紅利更好惠及市場主體(ti) 。
三是進一步增強政策精準性。突出對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以及特困行業(ye) 的支持,為(wei) 微觀主體(ti) 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堅持政府過緊日子 繼續加大民生投入
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始終把艱苦奮鬥、勤儉(jian) 節約作為(wei) 財政工作指導方針,堅持黨(dang) 政機關(guan) 過緊日子不動搖。2022年,中央部門支出預算安排下降2.1%,實際執行下降3.5%。
在劉昆看來,政府過緊日子不是短期應對措施,而是應該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財政部門將繼續嚴(yan) 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編緊預算,硬化執行,盤活存量,做好常態評估,當好“鐵公雞”、打好“鐵算盤”,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
政府過緊日子,為(wei) 的是讓老百姓過好日子。
用好中央財政就業(ye) 補助資金,支持減負穩崗擴就業(ye) ;在過去五年財政性教育經費累計投入21萬(wan) 億(yi) 元基礎上,持續健全財政教育投入機製;健全基本醫保籌資機製;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和應對人口老齡化財政政策舉(ju) 措;加快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
“2023年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我們(men) 不會(hui) 在民生支出上退步。我們(men) 將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繼續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盡全力為(wei) 群眾(zhong) 謀好事、辦實事,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劉昆說。(新華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