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為鄉村裝上“金引擎” 村支書高亞:良好的產業能讓青年留得住-中新網
中新網益陽3月2日電(付敬懿 徐誌雄 李勝財)“年輕人敢想敢幹的拚勁、年長者豐(feng) 富的農(nong) 村經驗以及相關(guan) 部門在農(nong) 業(ye) 技術上的支撐,是我們(men) 村實現經濟騰飛的根本。”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高亞(ya) 是湖南省桃江縣一名30歲出頭的基層青年女村支書(shu) 。在致力於(yu) 激活鄉(xiang) 村經濟的同時,她也深刻感受到年輕人給村裏發展帶來的活力。
自2020年被推選為(wei) 桃江縣赤塘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以來,高亞(ya) 帶領村民探索“村級經濟合作社+農(nong) 戶+基地”模式,大力發展糧油產(chan) 業(ye) ,興(xing) 辦加工基地、打造自主品牌,於(yu) 2022年實現村級集體(ti) 經營性收入突破200萬(wan) 元,摸索出一條因地製宜的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鄉(xiang) 村之路,為(wei) 鄉(xiang) 村發展裝上了“金引擎”。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產(chan) 業(ye) 與(yu) 人才缺一不可,良好的產(chan) 業(ye) 能讓青年留得住,而青年能為(wei)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注入活力。”高亞(ya) 說,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她準備將赤塘村的經驗分享出來,並希望相關(guan) 部門能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引進方麵給予更多政策傾(qing) 斜。
赤塘村與(yu) 常德漢壽縣接壤,山矮田平地勢廣,曆來是桃江有名的產(chan) 糧區、產(chan) 油區。由於(yu) 種地收益低,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不穩定,村裏的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打工,“年輕人不想種,老年人種不動”是赤塘村多年來農(nong) 業(ye) 發展的真實寫(xie) 照。
2020年正值村支兩(liang) 委換屆,還是村上便民服務員的高亞(ya) ,受老支書(shu) 和眾(zhong) 多黨(dang) 員的信賴和推薦,參加換屆選舉(ju) ,當選為(wei) 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為(wei)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她多方奔走,積極謀劃如何利用鄉(xiang) 村的自然資源,帶領村民致富。
村裏有2000餘(yu) 畝(mu) 原生態油茶林。高亞(ya) 發現,村民發展油茶林產(chan) 業(ye) 的意願很高,但由於(yu) 缺乏政策扶持,缺少品牌和高端技術,一時舉(ju) 棋不定。於(yu) 是,高亞(ya) 邀請專(zhuan) 家對油茶林的發展進行調研。當湖南省林科院油茶研究所專(zhuan) 家對野生油茶樹資源給出高度評價(jia) 後,村支兩(liang) 委不再猶豫,決(jue) 定發展油茶林產(chan) 業(ye) 。
2021年,赤塘村建成赤興(xing) 原生態食用油加工廠,建設茶籽油生產(chan) 線和菜籽油生產(chan) 線各一條,並以村裏最典型的山峰創立“黃栗山”品牌,當年就實現村集體(ti) 經濟經營性收入23.7萬(wan) 元。“老支書(shu) 有榨油技術,年輕人思維廣闊,通過電商、直播等方式將產(chan) 品銷售出去,摸索了更多發展產(chan) 業(ye) 的渠道。”高亞(ya) 說。
結合自身資源優(you) 勢,通過政府支持、村委牽頭、村民參與(yu) 的方式,大力發展以油茶、油菜、優(you) 質水稻規模種植和加工為(wei) 重點的產(chan) 業(ye) ,赤塘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未來可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兩會聲音)TCL創始人李東生:中國製造能保持核心競爭力 要堅定“走出去”
- (兩會聲音)全國人大代表梁留科:將“三橋匯”打造成新的黃河文化IP地-中新網
- 奉獻精品,讓群眾共享文化成果(現場評論·開局之年共奮進⑧)
- “隔屏陪伴”,讓愛更好在身邊(金台隨筆)
- 堅守初心,努力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重要講話引發強烈反響
- (兩會聲音)“最強地級市”蘇州:防疫經驗如何轉為拉動經濟的智慧?
- 中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 互聯網普及率達75.6%
- 秦剛同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會見
- 廣州南沙對接港澳機製提供更優用電服務
-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聚焦排水管網提質增效 助力水環境治理見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