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代表委員聚焦“財務打假” 力促資本市場風清氣正

發布時間:2023-03-09 14:25:00來源: 證券日報

  本報兩(liang) 會(hui) 報道組 朱寶琛

  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多位代表、委員聚焦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這一問題,並提出相關(guan) 建議,引發廣泛關(guan) 注。

  財務造假是影響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頑疾。根據證監會(hui) 披露的數據,2022年全年,證監會(hui) 辦理信息披露違法案件203件,其中,涉及財務造假94件,占比46%。信息披露是注冊(ce) 製的核心,在全麵實行股票發行注冊(ce) 製的背景下,對上市公司財務信息真實性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證券交易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蔡建春建議,利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設立打擊資本市場財務舞弊的大數據平台,建立打擊資本市場財務舞弊跨部門定期溝通會(hui) 商機製,更好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則重點提到了整治第三方配合公眾(zhong) 公司財務造假問題。根據公開信息,2020年至2022年證監會(hui) (不含下屬派出機構)共對41件公眾(zhong) 公司財務違規類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存在第三方參與(yu) 的案件占比超過60%。賈文勤建議,嚴(yan) 格貫徹“零容忍”方針,加大對第三方配合財務造假行為(wei) 的打擊力度,完善立體(ti) 化追責的防範治理機製。

  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國家會(hui) 計學院前院長黃世忠長期從(cong) 事報表分析、資本市場等方麵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他建議明確配合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相關(guan) 當事方的法律責任。

  “對配合造假的相關(guan) 當事方,需依法追究其民事責任乃至刑事責任。”黃世忠稱,注冊(ce) 會(hui) 計師對上市公司進行審計是履行法定職責,關(guan) 聯方、客戶、供應商和金融機構蓄意向其提供虛假信息,可視為(wei) 破壞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wei) ,因此應從(cong) 修改刑法和注冊(ce) 會(hui) 計師法入手,或者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來明確配合造假當事方的法律責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財會(hui) 監督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強對國有企業(ye) 、上市公司、金融企業(ye) 等的財務、會(hui) 計行為(wei) 監督,嚴(yan) 肅查處財務數據造假、出具“陰陽報告”、內(nei) 部監督失效等突出問題。3月1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在國新辦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專(zhuan) 門介紹了2023年將要開展的財會(hui) 監督專(zhuan) 項行動,提出嚴(yan) 厲打擊財務會(hui) 計違法違規行為(wei) ,將堅持強穿透、補漏洞、用重典、正風氣,加強會(hui) 計信息質量和中介機構執業(ye) 質量的監督,嚴(yan) 肅查處財務舞弊、會(hui) 計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堅決(jue) 清除“害群之馬”。

  證監會(hui) 日前在談及“全麵實行股票發行注冊(ce) 製後,在放管結合方麵措施安排”時表示,嚴(yan) 厲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嚴(yan) 重違法行為(wei) ,嚴(yan) 肅追究發行人、中介機構及相關(guan) 人員責任,形成強有力震懾。

  人無信不立,業(ye) 無信不興(xing) 。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誠信的支撐。監管部門正以極大決(jue) 心,打擊上市公司造假等資本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wei) ,建立一個(ge) 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讓市場參與(yu) 各方敬畏法律和規則,讓資本市場風清氣正。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