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多位委員熱議網絡文學知識產權保護 推動在線閱讀行業健康發展

發布時間:2023-03-09 14:25:00來源: 證券日報

  本報兩(liang) 會(hui) 報道組 袁傳(chuan) 璽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保護網絡文學知識產(chan) 權”的相關(guan) 話題再一次成為(wei) 熱點。

  “隨著網絡文學、有聲、動漫、影視、遊戲等行業(ye) 的多元發展,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已經成為(wei) 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相較於(yu) 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已取得顯著成果的音樂(le) 、影視、遊戲等下遊領域,作為(wei) 重要IP源頭的網絡文學依舊麵臨(lin) 著複雜的盜版侵權形勢。”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hui) 黨(dang) 組成員、書(shu) 記處書(shu) 記、副主席吳義(yi) 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多方合力打擊盜版仍存難點

  根據去年5月份中國版權協會(hui) 發布的《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與(yu) 發展報告》,2021年盜版造成的損失規模達62億(yi) 元,同比上升2.8%,約占網絡文學市場規模的17.3%;多數網絡文學平台每年超過80%的作品會(hui) 被盜版;高達82.6%的創作者深受盜版侵害。

  去年5月26日,中國版權協會(hui) 、20地省級網絡作協、12家網文平台與(yu) 唐家三少、蝴蝶藍、貓膩等522名網文作家聯手共同發起反盜版倡議,這也是網絡文學行業(ye) 誕生以來最大規模集體(ti) 倡議。

  盡管多方發聲,但盜版行為(wei) 難以根治。對於(yu) 形成盜版網絡文學產(chan) 業(ye) 鏈的原因,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張偉(wei) 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消費者的版權保護意識薄弱,沒有形成付費閱讀的版權意識;二是隨著互聯網技術進步,盜版的技術手段也越發高超、隱蔽;三是盜版形成了一套產(chan) 業(ye) 鏈,並非一個(ge) 主體(ti) 單方作戰。

  此外,網絡文學的知識產(chan) 權維權難也是一種普遍現象,張偉(wei) 君進一步表示,一方麵,盜版平台數量龐大,形成此起彼伏“打不盡”的情況;另一方麵,盜版平台往往采用了一些規避風險的手段,借助一些殼或者境外的公司來實施盜版行為(wei) ,對維權產(chan) 生障礙。

  委員紛紛發聲打擊盜版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吳義(yi) 勤提交了《關(guan) 於(yu) 鞏固網絡文學盜版治理成果 促進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繁榮發展》的提案。

  吳義(yi) 勤表示,在盜版侵蝕下,作家的創作熱情受到打擊,諸如現實題材、科幻題材等一批創新題材發展受阻,對整個(ge) 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造成不利影響。盜版平台還存在大量違規內(nei) 容,文學審美和價(jia) 值導向出現偏差,更有甚者為(wei) 了獲利還成為(wei) 釣魚網站的廣告渠道,危害用戶特別是青少年群體(ti) 的身心健康和信息安全。

  對此,吳義(yi) 勤建議,第一,審慎調整網絡侵權案件的管轄規則,避免增加權利人維權成本;第二,加強搜索引擎/瀏覽器等網絡服務商的主動過濾義(yi) 務,屏蔽盜版網站搜索顯示;第三,壓實應用市場的審核義(yi) 務,加大對盜版小說App的處置力度;第四,加強科技反盜,建立高效的監管與(yu) 司法聯動體(ti) 係。

  同時,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hui) 副主席閻晶明提交了《關(guan) 於(yu) 加強網絡文學版權保護 提升中國文化國際傳(chuan) 播競爭(zheng) 力》的提案。

  閻晶明表示,“當前,相關(guan) 法律對網絡文學盜版侵權行為(wei) 的刑罰力度相對較低。2021年揚州的一起判例顯示,被告人通過複製網絡小說侵權牟利80多萬(wan) 元,最終因犯侵犯著作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wan) 元。非法所得與(yu) 罰金存在巨大懸殊,難以對侵權人產(chan) 生震懾效果。即使根據國家版權局頒布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原創作品的基本稿酬標準和計算方法也僅(jin) 僅(jin) 為(wei) 每千字80元至300元,與(yu) 作者本身的投入相差甚遠。”

  閻晶明建議,第一,推動落實“黑白名單”製度,定期公示侵權盜版網絡服務商“黑名單”; 第二,充分認識網絡文學的產(chan) 業(ye) 價(jia) 值,提高盜版打擊和懲賠力度;第三,提供專(zhuan) 業(ye) 力量,支持中國網絡文學企業(ye) 跨境維權。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