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揚旌旗 沙場起風雷
將士揚旌旗 沙場起風雷
——全軍(jun) 部隊堅決(jue) 貫徹習(xi) 主席決(jue) 策指示全麵加強練兵備戰
第74集團軍(jun) 某旅——
鷹群出擊向戰飛
本報記者 陳典宏 通訊員 許浩傑
風起雲(yun) 湧,鐵翼飛旋。
春日,南國某機場,第74集團軍(jun) 某旅一場飛行戰術演練拉開戰幕。
“起飛!”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數名飛行員駕駛新型直升機飛向陌生空域。
此時,雲(yun) 霧漸濃。麵對複雜天氣,參訓飛行員精準操縱,一架架戰鷹穿雲(yun) 破霧,完成多種高難度戰術動作訓練。
訓練間隙,該旅領導告訴記者,新型戰鷹列裝後,他們(men) 連續組織低空突防、編隊突擊等課目訓練,從(cong) 難從(cong) 嚴(yan) 淬煉飛行員戰鬥本領,部隊戰鬥力建設一次次按下“快進鍵”。
又一輪突防戰鬥打響。麵對“敵”雷達搜索,飛行員駕駛戰鷹沿山穀進襲,憑借新型戰鷹的高機動性能,快速穿越。
“敵”雷達變換搜索方式,戰機編隊以變應變,出其不意從(cong) 側(ce) 翼突進,迅速轉守為(wei) 攻。
記者從(cong) 塔台眺望,遠方低空呈現出一場多域、一域多層的訓練景象。該旅領導介紹,新型戰鷹列裝後,他們(men) 將難易不等的“考題”設置在不同空域同時訓練,最大限度盤活訓練資源,提高訓練效益。
密林上空,一架戰鷹悄然實施機降,不料突遇“敵”小股兵力襲擾。麵對“敵情”,飛行員操縱戰鷹緊急拉升,在幾乎貼著樹梢的高度上一路狂飆,很快飛臨(lin) 備選機降地域,成功實施機降。
一路演練,“考題”不斷。參訓飛行員在一次次突擊突防中精研戰法訓法,訓練場上呈現一派火熱練兵景象。
黃昏時分,演練接近尾聲。一名飛行員駕機返航途中,駕駛艙裏突然響起告警聲。
被“敵”雷達發現了!這名飛行員果斷下降飛行高度,借助地形規避“敵”偵(zhen) 察,同時將“敵情”通報給其他飛行員。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入推進實戰化軍(jun) 事訓練,深化聯合訓練、對抗訓練、科技練兵。我們(men) 隻有保持‘一覺醒來就可能落後’的緊迫感,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贏得未來戰場的製勝先機。”走下戰機,該旅某營營長王遠嵩說。
夜幕漸沉,一輛輛電源車、加油車在機場來回穿梭,機務人員忙著為(wei) 戰機“體(ti) 檢”。隨著夜間飛行訓練全麵展開,又一批戰鷹啟動引擎,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海軍(jun) 山東(dong) 艦——
體(ti) 係練兵鑄鐵拳
杜黎鑫 本報記者 錢曉虎
“準備放飛!”
初春時節,某軍(jun) 港巨艦臥波,剛剛執行完遠海訓練任務返港的海軍(jun) 山東(dong) 艦又展開新一輪訓練。
此刻,飛行甲板上“硝煙味”十足,一場貼近實戰的飛行保障訓練拉開戰幕。
隨著指令下達,數十個(ge) 戰位的飛行保障人員迅速按部署就位。記者在現場看到,殲-15戰機機翼下,放飛小組有條不紊地檢查起飛準備工作;止動輪擋艙內(nei) ,輪擋檢查員認真檢查裝設備工作狀態;偏流板前,安全觀察員仔細核查麵板情況。
麵對指揮所發出的一道道指令,各戰位保障人員密切協同、緊張操作,一個(ge) 個(ge) “特情”被順利處置,一架架艦載機順利“升空”。
一場飛行保障訓練,就是一次體(ti) 係練兵的加鋼淬火。“山東(dong) 艦本身就是一個(ge) 巨係統、一個(ge) 大體(ti) 係,隻有把每個(ge) 戰位都打造成戰鬥力鏈條中的強固環節,才能推動航母編隊戰鬥力提升。”組織訓練的山東(dong) 艦起降中隊中隊長任馳告訴記者,作為(wei) 作戰關(guan) 鍵部位,中隊官兵不僅(jin) 要完成建製班組訓練,還要根據任務需要,進行模塊編組、實施融合訓練,通過多種方式不斷強化艦員的體(ti) 係意識和能力。
“山東(dong) 艦平時懾敵千裏、戰時重拳出擊,是航母編隊的核心部分,我們(men) 必須時刻保持戰鬥狀態。”該艦領導告訴記者。
探索“一專(zhuan) 多能、多崗輪替”組訓方法,優(you) 化體(ti) 係訓練流程,不斷挖掘手中裝備潛能;融入不同的海空情況,大膽設置複雜“特情”,倒逼艦員在各種危局、險局、難局中想對策、練戰法,讓思維與(yu) 實戰同頻共振……
圍繞發揮武器裝備最大作戰效能開展裝備作戰使用研究、掌握發揮裝備最優(you) 性能的各類邊界條件、從(cong) 作戰應用角度進一步完善改進作戰流程……入列以來,山東(dong) 艦官兵一步一個(ge) 腳印、一步一個(ge) 台階,推動體(ti) 係作戰能力不斷提升。
空軍(jun) 航空兵某旅——
雲(yun) 端鏖戰練攻防
劉錦洋 尹曉勇 本報記者 李建文
初春時節,寒風撲麵。
“起飛!”隨著一聲令下,中部戰區空軍(jun) 航空兵某旅數架戰機接續升空,直撲目標空域。一場驚心動魄的“雲(yun) 端對決(jue) ”拉開戰幕。
“發現目標!你掩護,我攻擊!”交戰空域,紅方長機飛行員楊武義(yi) 利用機載雷達精準捕捉“敵”機後,立即向僚機通報並下達指令。雙機密切配合,迅速組成戰鬥編隊,徑直撲向對手。
在僚機掩護配合下,紅方長機連續機動,搶占有利位置、精準鎖定藍方戰機……雙方激烈廝殺,從(cong) 萬(wan) 米雲(yun) 端鏖戰到百米低空。
指揮塔台上,這場精彩的“空中對決(jue) ”,通過空戰實時評估係統“全程直播”。該旅領導告訴記者,此次參訓的紅藍雙方,既有改裝新員,也有飛行時間超過3000小時的“老飛”。他們(men) 結合新員改裝訓練,加大地麵模擬訓練和攻防研練,設置逼真作戰環境,逼著飛行員向戰而飛,有效提升部隊整體(ti) 作戰能力。
“‘敵’跟蹤!‘敵’跟蹤!”纏鬥中,藍方長機郭亮耳邊突然響起急促的告警聲。麵對紅方追擊,郭亮果斷進行大幅度急轉彎,拉杆躍升至高位,隨後迅速迂回展開反壓製。規避機動出其不意,藍方長機“反咬”住紅方長機,攻守之勢瞬間轉換。
麵對不利局麵,紅方長機飛行員楊武義(yi) 沉著冷靜,釋放幹擾彈擺脫困境後,配合僚機迅速對“敵”實施反擊。
截獲、鎖定、發射……紅方長機抓住藍方戰機的破綻,果斷實施攻擊並成功命中。
首輪對抗結束,返航戰機滑進機棚,機務官兵立即展開檢查並加注燃油,場務人員立即對跑道進行複檢,利用觀鳥預警雷達和“一鍵式驅鳥係統”展開淨空工作,為(wei) 戰機再次出動做好準備。
前往講評室途中,飛行員郭亮和楊武義(yi) 圍繞剛才的空中對抗展開熱烈討論。複盤研討時,飛行教官結合飛參數據和飛行視頻,查找問題短板,深入剖析原因,為(wei) 下一步深化對抗訓練、改進方法路子提供依據。
巨大的轟鳴聲中,數架戰機再次呼嘯升空。跟蹤、咬尾、鎖定、發射……仰望天空,記者耳邊不時傳(chuan) 來戰機發出的“虎嘯龍吟”。
雲(yun) 端之上,新一輪鏖戰開始了……
火箭軍(jun) 某部——
長劍對壘礪硬功
本報記者 鄒菲 特約通訊員 桑朋
夜染黛色,劍射寒光。
初春子夜,一聲急促的哨音響起,火箭軍(jun) 某部一場實戰化背景下的對抗演練展開。夜幕下,執行首輪火力打擊任務的六營官兵駕駛導彈戰車,鑽密林、穿硝煙,向預定發射陣地進發。
“遭‘敵’空中偵(zhen) 察!”六營官兵剛占領陣地,“敵情”通報便接踵而至。官兵迅速偽(wei) 裝戰車,嚴(yan) 格燈火管製,在微光條件下小群多路實施陣地轉換。
難上加難——作戰單元剛剛駛入一段較為(wei) 平坦的道路,突然接到導調指令:“前方道路被‘毀’,請選擇3號備用路線!”
記者在作戰路線圖上看到,3號備用路線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在夜間燈火管製條件下駕車通過,難度可想而知。
設置這一特情的“考官”,是該部三營。
“讓兄弟單位互為(wei) ‘考官’,目的就是瞄準對手短板強訓強能,促進打贏能力全麵提升。”該部領導介紹,他們(men) 打破往年“機關(guan) 考基層”的固有方式,探索營營對抗演練模式,在實戰實訓中強化打仗意識、錘煉勝戰本領。
三營指揮員張詠帥告訴記者,一次演練中他們(men) 發現,陌生複雜道路行軍(jun) 是六營的短板弱項。此次演練,他們(men) 如此設置特情,就是要檢驗和提升六營在極限條件下的機動能力。
麵對不按“套路”出牌的導調模式,六營指揮員韓輝沉著冷靜,參演官兵見招拆招,作戰單元重新編隊,在預定時間內(nei) 成功占領發射陣地。
一路前行,一路特情。作為(wei) 導調方的三營緊盯對手薄弱環節設局出招,一次次把六營逼入險境、絕境,考驗官兵應急作戰能力。
首輪火力打擊任務結束,對抗雙方角色互換。變身“考官”的六營同樣瞄準對手短板,將特情設難、環境設險,讓三營官兵吃盡苦頭。
對抗結束,已是午夜。三營一名領導感慨:“逼真的戰場環境和突發‘敵情’,逼著我們(men) 找準差距短板,明確努力方向,實現能力升級、本領擴容。”
“模塊編組間配合度不夠”“處置特情方法單一”……走下演訓場,參演官兵立即展開複盤研討,認真梳理演練中暴露的問題,查找原因、研究對策,為(wei) 下一步訓練找準方向。
責任編輯:曾火倫(lun) 、李力迪、陳聯峰
版式設計:方 漢、殷 欣
視頻製作:彭洪霞、牛晨斐、趙紋嵩、蘇 耀、宋伊銘、蘇楊熙
圖片提供:孫長義(yi) 、王國祥、漢文成、時佳龍
(解放軍(jun) 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