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國政協委員冷偉青: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高端化

發布時間:2023-03-09 16: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8日電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新型舉(ju) 國體(ti) 製,發揮好政府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中的組織作用,突出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要依靠科技創新。”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電氣集團董事長冷偉(wei) 青今年提交了一份提案,聚焦突破關(guan) 鍵工業(ye) 基礎件技術,以硬核科技打造高端產(chan) 業(ye) 格局。

  關(guan) 鍵工業(ye) 基礎件“卡脖子”問題需重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集中優(you) 質資源合力推進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

  冷偉(wei) 青在提案中指出,工業(ye) 基礎件是不可分拆或通常不予拆分的基本結構或功能單元,是製造業(ye) 的基礎和支撐。特別是關(guan) 鍵基礎件技術水平決(jue) 定了產(chan) 品的性能、質量和可靠性,事關(guan) 製造強國和質量強國建設,事關(guan) 推動高質量發展和促進我國經濟由大向強轉變的實現。

  “經過長期發展,我國已建成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ye) 體(ti) 係,工程機械、軌交設備、航空航天、船舶工業(ye) 等主機裝備製造業(ye) 得到了快速發展,”冷偉(wei) 青表示,但部分關(guan) 鍵基礎材料、基礎件仍大量依賴進口,技術“卡脖子”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jue) 。

  究其原因,冷偉(wei) 青分析,主要有三方麵,一是缺乏專(zhuan) 項政策支持,投入長期不足。二是企業(ye) 規模小而散,低端產(chan) 能過剩、高端產(chan) 品缺乏。三是人才培養(yang) 和管理體(ti) 係有待完善。

  推動企業(ye) 做專(zhuan) 做精做強,涵養(yang) 人才隊伍源頭活水

  為(wei) 此,冷偉(wei) 青建議,一是製定專(zhuan) 項政策,落實配套措施。從(cong) 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的高度係統謀劃部署,製定促進關(guan) 鍵工業(ye) 基礎件產(chan) 業(ye) 發展的專(zhuan) 項政策,加強頂層設計,打好“組合拳”。對高端精密軸承、航空緊固件、高端液壓等提供特殊立項,形成推動關(guan) 鍵基礎件發展的重點品類名單,支持企業(ye) 和科研機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二是加強行業(ye) 引導,推動企業(ye) 做專(zhuan) 做精做強。引導專(zhuan) 業(ye) 化基礎件生產(chan) 企業(ye) 深耕細分領域,做專(zhuan) 做精,推動形成優(you) 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產(chan) 業(ye) 格局和市場生態。加強上下遊協同。從(cong) 政策的角度引導工業(ye) 基礎件企業(ye) 與(yu) 主機裝備製造企業(ye) 合作,加強從(cong) 設計、測試、製造到配套應用等方麵的協同,確保產(chan) 需對接,實現共同發展。

  三是涵養(yang) 人才隊伍源頭活水,為(wei) 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在教育製度、學科設置、資格認證等方麵統籌規劃,倡導企業(ye) 和高校合作實施定製化培養(yang) 方案。出台人才隊伍建設規劃,重點針對領軍(jun) 人才、緊缺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加大人才引進和激勵力度。做好輿論宣傳(chuan) ,在全社會(hui) 營造重視、尊重基礎工業(ye) 人才的輿論氛圍,增強行業(ye) 吸引力。

  依靠硬核科技擔當“國之重器”,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高端化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是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基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改造升級直接關(guan) 乎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全局。工信部表示,要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使我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從(cong) 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冷偉(wei) 青表示,作為(wei) 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中國必須抓住新一輪工業(ye) 革命的機遇,大力構建中國式現代化引領下的新型工業(ye) 體(ti) 係,完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布局更多未來製造方向和技術路線,培育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實現“中國製造”向全球價(jia) 值鏈高端躍遷的跨越式發展。

  在此過程中,必須要依靠硬核科技,掌握關(guan) 鍵核心技術。冷偉(wei) 青表示,過去五年,上海電氣成功攻克了一批技術難題。在高端數控機床方麵,先後完成了10項牽頭承擔、10項參與(yu) 的“高檔數控機床與(yu) 基礎製造裝備”國家科技重大專(zhuan) 項,為(wei) 各行各業(ye) 提供“工業(ye) 母機”。

  麵對戰略機遇期,上海電氣堅持裝備第一主業(ye) ,科技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內(nei) 抓協同,外拓合作。數據顯示,過去5年,上海電氣科技投入累計250多億(yi) 元,年均科研投入占營業(ye) 收入比重4%以上,2022年科研投入率為(wei) 近三年來最高。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6家、國家級企業(ye) 技術中心8家、院士專(zhuan) 家工作站3個(ge)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家。

  冷偉(wei) 青還表示,在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中,作為(wei) 中國高端裝備製造“國家隊”的一員,上海電氣將繼續堅持科技自立自強,自主創新和開放式創新並重,以硬核科技打造高端產(chan) 業(ye) 格局,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