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消費券、激活夜經濟 拉動消費迎來政策加持
3月11日上午10時,北京“京彩綠色消費券”正式發放。消費券剛剛上線半小時左右,京東(dong) App上顯示,額度最大的滿6000可用600、滿4000可用400、滿3000可用300的消費券已搶光。一位消費者說,“昨天就上了鬧鍾,想換個(ge) 雙開門的冰箱,孩子放假了還想去旅遊,要買(mai) 個(ge) 單反相機。”在線上,消費券搶得熱火朝天,在線下,消費場景客流熙來攘往。在前門大街,可以著羅裳、貼花黃的沉浸式體(ti) 驗餐廳宮宴一位難求。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簡述工作重點時,首先提到的就是“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並提出“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複”等多項拉動消費的舉(ju) 措。
發放消費券、激活夜經濟、政策吸引首店入駐……實際上從(cong) 去年底,政策層麵的擴大內(nei) 需、促進消費“強心針”就開始為(wei) 激活消費力不斷注入新動能,讓2023年的這個(ge) 春天更顯“暖意融融”。而更令企業(ye) 和消費者驚喜的是,這樣的活力並不是短暫的“烈火烹油”般的報複性消費,而是持續的消費增長潛力。有了一係列“前策”,也必將帶來“後勁”十足。
消費券持續點燃“煙火氣”
從(cong) 3月11日到31日,每天上午10時起,北京麵向在京消費者發放首批京彩綠色消費券,線上線下均可使用。消費者可根據個(ge) 性化的需求,選擇消費券疊加參與(yu) 企業(ye) 其他優(you) 惠共同使用。同時,參與(yu) 企業(ye) 推出以舊換新等活動,對空調、洗衣機、冰箱、電視等指定商品進行換新優(you) 惠。
對於(yu) 汽車消費這一重要拉動內(nei) 需的消費主力,北京昌平消費季也發放了2023年第一期1000萬(wan) 元汽車消費券。北京順義(yi) 區發放的800萬(wan) 元汽車消費券,也意在通過發揮消費券撬動作用,帶動順義(yi) 汽車市場持續回暖,推動汽車經濟實現快速增長。
除了家電、汽車等大宗消費,更多消費者喜聞樂(le) 見的消費季、消費節也從(cong) 去年底開始接踵而至,與(yu) 餐飲購物相關(guan) 的消費券、紅包也頻頻“掉落”。
今年2月26日,北京市西城區開展了一係列“雲(yun) 逛西城好物薈”探店直播,西單大悅城作為(wei) 主場,菜百、漢光百貨、內(nei) 聯升、清華池等西城名店作為(wei) 分會(hui) 場同步直播、聯動,組織開展4個(ge) 板塊、28個(ge) 係列、400餘(yu) 場主題活動,內(nei) 容覆蓋老字號創新發展、沉浸式雲(yun) 逛直播、精致美食盛宴、經典名品特賣,還有品質生活、文化消費、數字消費等豐(feng) 富的內(nei) 容。“浪漫春光欣動西城”“繽紛仲夏時尚西城”“魅力金秋美好西城”“京彩暖冬钜惠西城”4個(ge) 板塊活動貫穿全年,將統籌千萬(wan) 資金投放消費券。
北京石景山區也送出了“真金白銀”的餐飲消費券。自1月13日,石景山區在美團、大眾(zhong) 點評App開始“京彩·新年禮遇餐飲消費券”發放,覆蓋區內(nei) 大部分餐飲門店,不僅(jin) 有堂食消費券,還包括外賣,截至2月28日,總計分9輪投放。根據領域消費特點和刺激消費需要,設置15元-90元不等麵額,實施消費滿額抵扣。
據美團的數據顯示,去年7月18日北京餐飲消費券正式發放,領券後首個(ge) 下單用戶僅(jin) 花費44秒。而在餐飲堂食消費券上線後兩(liang) 個(ge) 小時,該平台到店堂食套餐、代金券等訂單量環比前一周增長超83%。
在新京報日前發起的《消費信心調查》問卷中,家電家居等生活類商品、餐飲類商品是受訪對象過去三個(ge) 月家庭消費的兩(liang) 大主力。超六成受訪對象認為(wei) ,政府發放消費券,商家、平台等推出各種優(you) 惠能夠有效推動消費。
中國社會(hui) 科學評價(jia) 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院長荊林波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研究數據來看,消費券如果在沒有任何使用限製的情況下,對於(yu) 消費的撬動最高能達到8至10倍。即使在使用上有所限製,撬動的效果也可以達到4至6倍。“消費券的發放對於(yu) 促進消費的效果是非常直接的。北京市以及其他地方的實踐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消費季聯動“京津冀”
今年2月28日,“2023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京津冀消費季”活動開啟,“2023北京消費季”也正式啟動。從(cong) 3月持續到12月,通過京津冀攜手、商旅文體(ti) 科融合互動、全市各區及特色商圈同頻聯動等方式,開展6大板塊、25項全市性標誌活動。截至目前,“2023北京消費季”已匯集近千項企業(ye) 促消費活動、上萬(wan) 家門店商戶參與(yu) ,涉及商超、餐飲、電商、文旅、汽車、休閑、醫藥等多個(ge) 領域。
今年的北京消費季以2月28日啟動活動作為(wei) 起點,以2023北京十大商業(ye) 品牌榜單評選活動作為(wei) 收官點,全年開展全球首發節、國潮京品節等25項全市性標誌活動。活動包括了“國潮京品節”和“尋找原汁原味老字號”活動,“玩轉京城美食”係列活動,“2023春歌京點小吃文化節”“第七屆中國京菜美食文化節”“百味千店妙中軸”“2023消夏啤酒美食節”“第十三屆中國供應鏈大會(hui) 預製菜展銷會(hui) ”“北京餐飲品牌大會(hui) ”“全球美食IN北京/國際美食薈”“2023第四屆京津冀火鍋文化節”等形式多樣的餐飲促消費活動。還將開展“2023北京直播電商購物節”促銷活動,助力更多企業(ye) 應用“直播+”進一步拓展線上銷售渠道,為(wei) 消費者帶來更多優(you) 質好貨。
為(wei) 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ti) 參與(yu) 北京消費季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穩定和擴大消費,北京市商務局發布了鼓勵企業(ye) 創新開展“2023北京消費季”促消費活動的通知,針對開展促消費活動的城市商業(ye) 綜合體(ti) 、線下零售企業(ye) 、餐飲企業(ye) 等給予資金支持,最高支持標準200萬(wan) 元。
針對城市商業(ye) 綜合體(ti) ,通知明確,當季度促消費投入金額(含場地搭建、設備租賃、宣傳(chuan) 推廣、發券讓利等)不低於(yu) 100萬(wan) 元的城市商業(ye) 綜合體(ti) ,根據當季度促消費投入金額,當季度整體(ti) 銷售額(含自營、聯營和租賃商戶)同比增量、增速及申報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定。評定分三檔,第一檔每家最高支持標準為(wei) 50萬(wan) 元;第二檔每家最高支持標準為(wei) 30萬(wan) 元;第三檔每家最高支持標準為(wei) 20萬(wan) 元。
線下零售企業(ye) 方麵,對當季度商品零售額同比增幅不低於(yu) 6%,且當季度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量超過100萬(wan) 元的企業(ye) ,給予資金支持。分為(wei) 增量支持和一次性支持。增量支持是根據企業(ye) 當季度促消費投入金額,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量、增速及申報情況,綜合評定分為(wei) 四檔,第一檔每家最高支持標準為(wei) 200萬(wan) 元;第二檔每家最高支持標準為(wei) 100萬(wan) 元;第三檔每家最高支持標準為(wei) 50萬(wan) 元;第四檔每家最高支持標準為(wei) 30萬(wan) 元。一次性支持是指對以外埠企業(ye) 分公司形式在京運營1年以上、變更為(wei) 在京獨立法人企業(ye) 實際運營、年度商品零售額達到500萬(wan) 元以上的企業(ye) ,根據年綜合評定分為(wei) 四檔,支持資金從(cong) 4萬(wan) 元-50萬(wan) 元不等。
餐飲企業(ye) 方麵,對當季度餐飲收入同比增幅不低於(yu) 12%,且當季度餐飲收入同比增量超過50萬(wan) 元的餐飲企業(ye) ,給予資金支持。根據企業(ye) 當季度促消費投入金額,營業(ye) 額同比增量、增速及申報情況,綜合評定分為(wei) 四檔,第一檔每家最高支持標準為(wei) 100萬(wan) 元;第二檔每家最高支持標準為(wei) 50萬(wan) 元;第三檔每家最高支持標準為(wei) 30萬(wan) 元;第四檔每家最高支持標準為(wei) 20萬(wan) 元。
“真金白銀”扶持首店
3月7日,北京市商務局發布《關(guan) 於(yu) 發布2023年度鼓勵發展商業(ye) 品牌首店首發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通知》提到,對在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ye) ,2021年11月1日(含)以後在京新開設國內(nei) 外品牌亞(ya) 洲首店、中國(內(nei) 地)首店、北京首店、旗艦店、創新概念店,店麵裝修(含裝修設計費、設備購置及配套硬件設施建設)、已支出的房租(不超過12個(ge) 月)之和超過50萬(wan) 元,業(ye) 績穩定且具有良好成長性,給予資金支持。
其中,零售企業(ye) 按照項目核定實際投資總額的最高50%,亞(ya) 洲首店最高給予500萬(wan) 元支持,中國(內(nei) 地)首店最高給予200萬(wan) 元支持,北京首店、旗艦店、創新概念店最高給予100萬(wan) 元支持;餐飲企業(ye) 按照項目核定實際投資總額的最高20%,最高給予50萬(wan) 元支持。
自2015年被提出後,“首店經濟”已成為(wei) 各地提升城市商業(ye) 魅力的重要舉(ju) 措。“首店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引導與(yu) 支持。此前,深圳曾發布相關(guan) 措施,多次提到要加快發展“首店首發經濟”,明確提出對符合條件的企業(ye) 在深圳新開設首店最高給予100萬(wan) 元補助。北京方麵則指出要提升國內(nei) 品牌零售首店投資的支持比例,由原來的按照項目核定實際投資總額的20%給予支持,提升至50%。除此以外,成都、長沙、杭州、合肥、南京、沈陽、蘇州等城市均從(cong) 政策層麵鼓勵推動首店經濟的發展。“真金白銀”的政策扶持,為(wei) “首店經濟”的持續向好發展提供支撐,多地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今年2月21日,在2023北京商業(ye) 品牌大會(hui) 暨2022年度(第十八屆)北京十大商業(ye) 品牌揭曉活動上,北京市商務局局長丁勇表示,在首店政策引領下,過去四年來,各大商圈落地的品牌首店達2774家,北京老字號總數擴大到了223家。今年,北京將繼續實施首店3.0版的政策,爭(zheng) 取新引進國內(nei) 外品牌首店800家左右。深耕細作京菜品牌,積極引進國內(nei) 外知名餐飲品牌。
夜經濟攪熱城市消費“新藍海”
作為(wei) 文旅融合發展和都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夜間文化活動成為(wei) 中國各大城市著力開發的新增長點。夜間活動是拉動城市內(nei) 需的重要抓手,豐(feng) 富的夜間文化活動能打造城市形象、服務民生。商務部城市居民消費習(xi) 慣調查報告顯示,60%的居民消費發生在夜間,“95後”年輕人是夜間消費的主力人群。夜間消費集合了休閑、旅遊、文化、餐飲、購物等多種消費,是城市消費的“新藍海”。
2021年12月,“2021北京網紅打卡地推薦榜單”正式發布,在2020年的基礎上又結合新業(ye) 態發展情況,增設了夜間經濟的板塊。2021年底,北京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規範、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標、商圈和生活圈。2022年7月15日,北京發布《北京市促進夜間經濟繁榮發展的若幹措施》(北京“夜經濟3.0版政策”),突出“北京範”“時尚潮”“文化芯”“科技核”,列出了9個(ge) 方麵的具體(ti) 目標,指定了責任單位。一批“夜京城”消費打卡地名單首次出爐。這份名單中,包括7個(ge) 特色消費地標,如前門-大柵欄、工體(ti) -三裏屯、國貿-CBD;24個(ge) 融合消費打卡地,如簋街、北京華貿天地、望京小街、朝陽大悅城;14個(ge) 品質消費生活圈,如常營、五道口、天宮院等。
方案提出,北京“夜間文化消費”突出動靜結合,包括打造夜場展覽、夜讀、“博物館奇妙夜”“夜京城戲折子”等夜間演出劇目,引導和支持劇院、劇場、博物館、圖書(shu) 館、文化館、書(shu) 店等主體(ti) 延長夜間開放時間。北京“夜間消費”的科技感指的是運用光影數字技術升級智慧配套設施,營造炫彩沉浸的戶外場景環境,將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等數字科技和城市美學結合起來。在“夜間消費”的便利度方麵,將加快建設城市一刻鍾便民服務圈,視情況延長營業(ye) 時間,激發社區商業(ye) 活力。
北京商業(ye) 消費空間全麵升級
2023年初始,包括DT51在內(nei) 的多家新商場亮相北京,成為(wei) 人們(men) 春節消費的新去處。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北京將有近20家新商場亮相,其中包括“體(ti) 育+商業(ye) ”模式的中體(ti) 運動方城、麵向年輕群體(ti) 的北京THE BOX朝外年輕力中心、超30萬(wan) 平方米的體(ti) 量創新改造項目五棵鬆萬(wan) 達廣場等。
就在去年年底,北京市規自委會(hui) 同市商務局共同組織編製了《北京市商業(ye) 消費空間布局專(zhuan) 項規劃(2022年-2035年)》。《專(zhuan) 項規劃》提出,2035年將北京建設成為(wei) “中國潮”“國際範”“煙火氣”共融共生的國際消費中心示範城市。全市規劃打造4片國際消費體(ti) 驗區、29個(ge) 城市消費中心、84個(ge) 地區活力消費圈和若幹個(ge) 社區便民生活圈。
規劃提出,北京商業(ye) 消費空間的總體(ti) 布局為(wei) “4+29+84+N”。規劃打造四片國際消費體(ti) 驗區,以國際交往功能突出、傳(chuan) 統文化魅力鮮明的城市消費中心為(wei) 依托,聯動輻射周邊地區活力消費圈,整體(ti) 塑造王府井×西單×前門、CBD×三裏屯、環球影城×大運河、麗(li) 澤×首都商務新區四片國際消費體(ti) 驗區。打造29個(ge) 城市消費中心,其中更新提升型17個(ge) ,包括王府井、前門大柵欄等,新增培育型12個(ge) ,包括西北旺、麗(li) 澤等。重點打造多元複合的公共活力中心,緊抓文化體(ti) 育、生態景觀等資源特色,塑造新消費、新業(ye) 態的多元消費場景。
構建84個(ge) 地區活力消費圈,其中更新提升型37個(ge) ,包括崇文門、東(dong) 直門等;新增培育型47個(ge) ,包括金鑼灣、馬連道等。重點堅持以人為(wei) 本的核心需求,精準畫像客流人群。圍繞地區曆史文化、藝術創意、自然景觀資源,引領商業(ye) 消費集聚區特色發展,重點結合新市鎮等重要節點,帶動地區活力提升。
同時,結合街道、社區,建設若幹個(ge) 社區便民生活圈。重點滿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礎保障型和品質提升型需求,重點塑造社群鄰裏交往空間,引導商業(ye) 消費發展重心向社區轉移,打通商業(ye) 消費空間布局的“最後300米”。
中國商業(ye) 聯合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zhuan) 家賴陽認為(wei) ,北京在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過程中還存在些許短板,其中就包括社區商業(ye) 在品質上還有提升空間。
他認為(wei) ,第一,社區商業(ye) 不應該隻是為(wei) 老年人買(mai) 菜服務,還應該用智能化的技術降低運營成本,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第二,社區商業(ye) 應該有溫度有煙火氣,不是冷冰冰的,“它是一個(ge) 人與(yu) 人交往的中心,很多人到這裏不僅(jin) 僅(jin) 是購物消費,更多的功能是生活的第三空間。”第三,可以采用共享化的創新商業(ye) 模式,“社區資源比較稀缺,同時,消費者對很多服務有需求但消費頻次並不會(hui) 很高。如果資源能共享,就可以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可行性更強。”第四,需要有更好的營商環境的支持。
本版采寫(xie) /新京報記者 王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保障升級,讓百姓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 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磅礴力量——2023年全國兩會巡禮
- 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作出我們這一代人的應有貢獻——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信心滿懷奮進新征程
- 推動世界共同發展繁榮 創造更加美好未來
- 闊步新征程 為全球發展注入信心與力量——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
- “英雄之城”武漢向全球邀約:今朝“春”更美
- 新華社社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熱烈祝賀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勝利閉幕
- 人民日報社論:踔厲奮發新征程 勇毅前行向複興——熱烈祝賀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勝利閉幕
- (兩會受權發布)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 (兩會受權發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