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海南:挖掘東坡文化 擦亮文旅品牌

發布時間:2023-03-16 11:26: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2月18日,首屆中國(海南)東(dong) 坡文化旅遊大會(hui) 在海口開幕。高端論壇上思想爭(zheng) 鳴,三蘇圖書(shu) 聯展琳琅滿目,東(dong) 坡美食街佳肴薈萃,話劇舞台上故事跌宕,東(dong) 坡書(shu) 院遊人如織……在和煦的春光裏,海南掀起“東(dong) 坡文化”熱潮。

  “海南萬(wan) 裏真吾鄉(xiang) ”

  “黃州惠州儋州是東(dong) 坡人生最詩意的時刻。”中國蘇軾研究會(hui) 會(hui) 長周裕鍇說。

  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四月,蘇東(dong) 坡因“烏(wu) 台詩案”被貶黃州、惠州後再遭放逐,至昌化軍(jun) (今儋州)安置。3年後,蘇東(dong) 坡獲赦北歸再渡瓊州海峽,暴風雨過,寫(xie) 下“九死南荒吾不恨,茲(zi) 遊奇絕冠平生”,吐露3年旅瓊生活之慨。

  文才大家在海南島領略到什麽(me) 樣的“奇絕”風景?

  他看到的是“飛泉瀉萬(wan) 仞,舞鶴雙低昂”。初到海南,“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窮匱的生活沒有讓蘇東(dong) 坡枯槁,他轉頭望向海南濃鬱奇特的原始風光。“奇峰望黎母,何異嵩與(yu) 邙”“四州環一島,百洞蟠其中。”紹聖五年(公元1098年),東(dong) 坡在“城南汙池之側(ce) 桄榔樹下”築泥屋五間,取名桄榔庵。晨起,向陽而出,看到的是“朝陽入北林,竹樹散疏影”。歸田園居,返璞歸真,蘇東(dong) 坡獲得人生新境界。

  他看到的是“丹荔破玉膚,黃柑溢芳津”。在廣東(dong) 惠州,東(dong) 坡“日啖荔枝三百顆”,誰知南荒之地佳果美饌更盛。海南夏有荔枝,秋有柑橘,吃不完的奇鮮異果。東(dong) 坡好酒,便師從(cong) 當地人,學釀椰子酒,“天教日飲俗全絲(si) ,美酒生林不待儀(yi) ”。食無肉,蘇東(dong) 坡和兒(er) 子蘇過就地取材,把百姓家常的薯米做成“玉糝羹”,“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盛讚“莫將北海金齏鱠,輕比東(dong) 坡玉糝羹”。一食一飲,盡是海南味道。

  他看到的是“華夷兩(liang) 樽合,醉笑一歡同”。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立春日,黎漢鄉(xiang) 親(qin) 同坐一堂,與(yu) 蘇東(dong) 坡共賀早春。酒酣,蘇東(dong) 坡揮筆寫(xie) 下:“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是年冬至,鄰裏鄉(xiang) 親(qin) 又與(yu) 東(dong) 坡同聚,其樂(le) 融融,一時“醉笑一歡同”。民風鄉(xiang) 情如此,感情日篤。

  在海南的日子,蘇東(dong) 坡盡觀風物,與(yu) 民交遊。也許是因為(wei) 把海南作為(wei) 人生最後一站,他身體(ti) 力行地完成“要使此意留要荒”。每到一地,移風易俗,開堂講學,與(yu) 民同樂(le) 。他將海南視為(wei) 自己的故鄉(xiang) :“海南萬(wan) 裏真吾鄉(xiang) 。”

  海南儋州東(dong) 坡書(shu) 院是東(dong) 坡講學的地方。居儋三年,這裏書(shu) 聲朗朗,弦歌四起,成為(wei) 海南曆史上第一個(ge) 學堂,走出海南第一位舉(ju) 人,開啟一脈文風;海口五公祠浮栗泉邊,幽幽泉水清冽甘甜,東(dong) 坡當年“指鑿兩(liang) 泉”,一改當地人飲水習(xi) 慣,至今仍被稱為(wei) “海南第一美泉”。 “所喜者,海南了得易、書(shu) 、論語傳(chuan) 數十卷,似有益於(yu) 骨朽後人耳目也。”蘇東(dong) 坡將人生思想精華留在海南。

  開發保護漸成體(ti) 係

  四川大學教授王兆鵬的研究成果表明,20世紀宋史研究領域,在1485名宋史研究涉及人物中,關(guan) 於(yu) 蘇軾的研究成果數量獨占鼇頭。“蘇東(dong) 坡是一位有著世界影響力的人物,東(dong) 坡文化是海南優(you) 秀曆史文化當中的傑出代表和重要組成,是海南自貿港建設重要的文化支撐,也是建設文化強省不可或缺的文化軟實力。”中國蘇軾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海南省蘇學研究會(hui) 理事長李公羽說。

  東(dong) 坡文化的魅力,輻射海內(nei) 外。美國斯坦福大學漢學係主任艾朗諾認為(wei) ,蘇東(dong) 坡在海南島三年的著作與(yu) 思想很值得研究。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海南尤為(wei) 重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尤其海南自貿港建設以來,海南一手抓經濟社會(hui) 發展、擴大對外開放,一手加強文化建設,先後出台《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規定》《關(guan) 於(yu) 在城鄉(xiang) 建設中加強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的實施意見》《東(dong) 坡文化資源保護及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等一係列法律政策文件,促進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特別是東(dong) 坡文化的傳(chuan) 承和弘揚。

  海南逐步建立完善東(dong) 坡文化資源保護、傳(chuan) 承和利用機製。2018年,海南省蘇學研究會(hui) 正式成立。2022年,海南大學成立了海南省東(dong) 坡研究傳(chuan) 播中心。2022年4月,“保護和利用好東(dong) 坡文化”被明確寫(xie) 入海南省第八次黨(dang) 代會(hui) 報告。2022年以來,海南係統梳理蘇東(dong) 坡文化研究成效,省人大組織全麵調研蘇東(dong) 坡海南曆史文化遺存。

  “首屆中國(海南)東(dong) 坡文化旅遊大會(hui) 是近年來海南東(dong) 坡文化保護和利用工作的一次全麵集中展示,也是海南省推進建立東(dong) 坡文化傳(chuan) 承長效機製的重要舉(ju) 措。”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ti) 育廳負責人表示。

  文化旅遊的靚麗(li) 名片

  陽春三月,海南昌化江畔,木棉花開,紅染兩(liang) 岸。觀景台上 ,來自海口的宋女士一家正忙著跟“蘇東(dong) 坡”扮演者合影。“賞花看景,還能聽詩詞朗誦表演,別有一番意境!”宋女士高興(xing) 地說。

  首屆中國(海南)東(dong) 坡文化旅遊大會(hui) 期間,海南集中舉(ju) 行開幕式、高端論壇、文創大賽及展覽、文藝精品演出季、東(dong) 坡美食文化薈、東(dong) 坡文化古跡研學遊和蘇東(dong) 坡詩酒文化鑒賞遊園會(hui) 等七大活動,通過具有海南特色的東(dong) 坡文化體(ti) 驗,激發本土文化浪潮。

  “原計劃隻有開幕式當天一場演出,觀眾(zhong) 沒看夠,我們(men) 又緊急加演一場!”海南省演藝中心負責人介紹,開幕當天,舞台劇《不老的東(dong) 坡》在水墨畫卷中徐徐展開,晚會(hui) 打破傳(chuan) 統形式,以“音舞詩畫”表演形式展現東(dong) 坡人生故事,博得滿堂彩。近期,由瓊劇、黃梅戲、粵劇、川劇等多個(ge) 劇種以及話劇、舞劇、交響組曲等多種藝術門類組成的東(dong) 坡精品劇目在海口接連上演。

  海口東(dong) 坡老碼頭,以美食為(wei) 主打的美食文化薈“複刻”各地東(dong) 坡美食,遊客在大快朵頤之餘(yu) ,品嚐東(dong) 坡當年生活意趣。在海南省博物館,127件東(dong) 坡文創產(chan) 品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吸引眾(zhong) 多年輕人“打卡”;在海口三環書(shu) 苑,155家出版社出版的600餘(yu) 種三蘇文化圖書(shu) 持續展出,是近年來品類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三蘇文化主題圖書(shu) 展覽。在海南省東(dong) 坡研究傳(chuan) 播中心,以“東(dong) 坡文化的時代價(jia) 值與(yu) 世界意義(yi) ”為(wei) 主題的東(dong) 坡文化國際高端論壇舉(ju) 辦,國內(nei) 外200多名專(zhuan) 家學者雲(yun) 集一堂,以東(dong) 坡在瓊曆史文化為(wei) 起點,深挖東(dong) 坡氣韻、東(dong) 坡精神……

  “這些年,我深深感受到海南濃厚的東(dong) 坡文化氣息。”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李貴介紹,在上海師範大學附屬儋州實驗學校考察期間,他發現儋州人愛東(dong) 坡、讀東(dong) 坡、學東(dong) 坡,不少文化人也愛模仿東(dong) 坡先生的書(shu) 法寫(xie) 楹聯,“東(dong) 坡文化已經融入海南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wei)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藏。”

  “東(dong) 坡文化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海南文化旅遊的靚麗(li) 名片,發展東(dong) 坡文旅產(chan) 業(ye) 是構建海南自貿港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內(nei) 容。”海南省人大常委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任李軍(jun) 表示,海南正圍繞東(dong) 坡文化研究與(yu) 傳(chuan) 播製定中長期規劃,高質量打造“一中心三基地”,即東(dong) 坡文化研究與(yu) 傳(chuan) 播中心、東(dong) 坡文化研究基地、產(chan) 業(ye) 開發基地和幹部培訓基地,將與(yu) 海內(nei) 外專(zhuan) 家學者共同打造海南自貿港的靚麗(li) 文化名片。

  “深入研究、科學闡釋、廣泛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我們(men) 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曆史研究院副院長李國強說,“我們(men) 將不斷加強與(yu) 海南有關(guan) 方麵深化交流與(yu) 合作,持續推動海南東(dong) 坡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指出,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將與(yu) 海南省委、省政府攜手同行,切實把東(dong) 坡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好、利用好、傳(chuan) 承好,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動東(dong) 坡文化與(yu) 旅遊、文創、研學產(chan) 業(ye) 優(you) 勢互補,相得益彰。舉(ju) 辦好東(dong) 坡文物精品展覽、藝術展演,依托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優(you) 勢,擴大中國(海南)東(dong) 坡文化旅遊大會(hui) 的影響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