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首屆暨南大學“潮學終身成就獎”頒發 詹伯慧等3人獲獎

發布時間:2023-03-20 14: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3月19日電 (郭軍(jun) 蘇倩 怡柯昱)首屆暨南大學“潮學終身成就獎”“潮學優(you) 秀成果獎”19日在廣州頒發。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名譽主任詹伯慧、潮州市政協文史委原主任曾楚楠、潮汕曆史文化研究中心顧問楊方笙獲頒“潮學終身成就獎”。

  “我們(men) 做好潮學文化的研究,就是文化自信的具體(ti) 體(ti) 現。我一定努力努力再努力!”92歲高齡的詹伯慧教授在頒獎儀(yi) 式上說。詹伯慧是暨南大學教授、著名語言學家,他一生對潮學情有所鍾,70年來矢誌研究漢語方言,產(chan) 出豐(feng) 碩成果,並培養(yang) 了一批潮汕方言研究的主力骨幹。1959年他就在《方言與(yu) 普通話叢(cong) 刊》上發表的《潮州方言》,是較早對潮州方言進行全麵描寫(xie) 、深入研究的著作。

  楊方笙對潮學有重要貢獻。改革開放初期,其任汕頭教育學院院長,即在該學院倡辦潮汕文化研究所,出版《潮汕史學》雜誌,開展潮學研究。離休後,楊方笙參與(yu) 創辦潮汕曆史文化研究中心,並擔任研究中心的學術委員會(hui) 副主任,參與(yu) 了一大批研究項目的規劃和設計。從(cong) 1997年起,他執行主編潮汕文化普及讀物——潮汕曆史文化小叢(cong) 書(shu) 四輯40冊(ce) ,該叢(cong) 書(shu) 曾獲廣東(dong) 省社科聯優(you) 秀社科讀物的獎項。

  曾楚楠是知名的潮學研究專(zhuan) 家,先後出版《拙庵蕪稿》(一、二冊(ce) )、《拙庵論潮叢(cong) 稿》(一、二冊(ce) )等著作,還編著《潮州廣濟橋》一書(shu) ,擔任饒宗頤總纂《潮州誌補編》整理小組副組長,負責全書(shu) 的統稿工作。他致力研究韓愈文化,精心打造韓愈文化品牌,寫(xie) 成《韓愈在潮州》一書(shu) 出版,為(wei) 提高潮州文化的知名度、影響力和美譽度作出貢獻。

  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吳國欽、廣東(dong) 潮劇院潮劇研究者林淳鈞、廣東(dong) 技術師範大學民族學院副教授林春雨、汕頭大學商學院教授胡少東(dong) 等8人獲頒“潮學研究優(you) 秀成果獎”。

  暨南大學潮州文化研究院於(yu) 2021年9月成立,致力於(yu) 推進特色地域文化發展,努力建成海內(nei) 外潮州文化傳(chuan) 承傳(chuan) 播的重鎮。研究院於(yu) 2022年10月啟動首屆暨南大學“潮學終身成就獎”“潮學優(you) 秀成果獎”征集,經初評會(hui) 、終評會(hui) ,評選出“潮學終身成就獎”3項,“潮學優(you) 秀成果獎”8項,旨在鼓舞更多青年學者加入潮學研究隊伍,共同推動潮州文化傳(chuan) 承傳(chuan) 播和創新發展。

  暨南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林如鵬在致辭中介紹,為(wei) 做好地域文化研究和僑(qiao) 務工作,學校依托中華文化港澳台及海外傳(chuan) 承傳(chuan) 播協同創新中心成立了潮州文化研究院,一年多來積極努力構建具有僑(qiao) 校特色的潮州文化傳(chuan) 承傳(chuan) 播平台,服務於(yu) 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為(wei) 新時代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傳(chuan) 播和潮學研究的進一步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儀(yi) 式後,圍繞“如何做好潮學研究”,北京大學教授、暨南大學潮州文化研究院院長陳平原,中山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陳春聲,暨南大學教授詹伯慧、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吳國欽,暨南大學潮州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林倫(lun) 倫(lun) 等5位專(zhuan) 家展開專(zhuan) 題對話,共商新時代潮學創新發展。(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