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唐宋八大家文學課》出版發行:從文學看文化 從文化見文明

發布時間:2023-03-21 11: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20日電 (記者 高凱)日前,由《國家人文曆史》編著的《唐宋八大家文學課》一書(shu) 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全書(shu) 匯聚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八位大家,既從(cong) 大處著眼,勾勒出唐宋之際的時代背景和社會(hui) 背景,又深入具體(ti) 地敘寫(xie) 文人的讀書(shu) 、為(wei) 官、交友、遊曆、遭貶黜等人生經曆,呈現了生動可感的唐宋八大家的形象。書(shu) 中對詩文進行分析解讀時,將當時的社會(hui) 大環境、八位大家的人生經曆與(yu) 文學作品聯係起來,更貼近當時的實際,更符合他們(men) 的心境,因此更具有說服力。不僅(jin) 如此,《唐宋八大家文學課》更從(cong) 唐宋八大家開一代文壇新風入手,帶讀者進入了更廣大的視野,由文學看文化,從(cong) 中華文化看中華文明。

  《唐宋八大家文學課》在眾(zhong) 多寫(xie)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中顯得獨樹一幟,別具一格。作者沒有人雲(yun) 亦雲(yun) ,也不先入為(wei) 主,而是尊重讀者的閱讀感受,首先就回答了一個(ge) 至關(guan) 重要的問題——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從(cong) 唐宋之際龐大的文人士族群體(ti) 中脫穎而出、位列唐宋八大家、並為(wei) 世所公認的原因。

  該作品分為(wei) 八章,每一章圍繞一位文人而展開,雖然獨立成章,但並非完全獨立。八大家出場的順序根據他們(men) 出生時間的先後來安排,而且以各自所進行的文學改革活動為(wei) 線索串聯起來,全景式呈現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接力式的古文運動。

  首先是韓愈,他以儒家道德和古文傳(chuan) 統來改良文學,力圖重塑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突破當時重道、釋而輕儒術的思想格局,打開新局麵。柳宗元接續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具有發揚之力。歐陽修其時文壇之上南唐與(yu) 後周詞臣的影響力依舊還在,駢四儷(li) 六、浮誇濃豔的文風大行其道,他以“史家的春秋筆法”,潑墨揮毫,秉筆直書(shu) 。接著是蘇洵,北宋開國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詩壇流行辭藻華美、對仗工整的“西昆體(ti) ”。其影響所及,文風也極豔冶。但他突破窠臼,筆勢浩蕩,雄辯滔滔。之後是曾鞏,文以載道,大開大合。再之後是王安石,變法操盤手的“戰鬥文學”,立場鮮明,說理透徹。接著是蘇軾,獨抒性靈,不拘一格。最後是蘇轍,筆下雄壯,汪洋澹泊。

  《唐宋八大家文學課》圍繞八位大家而展開,卻完全沒有為(wei) 傳(chuan) 者諱,沒有將八大家打造成完美的人設,而是盡力真實客觀地呈現,揭示了唐宋八大家不為(wei) 人知的一麵,使得唐宋八大家的形象更加豐(feng) 富立體(ti) 。韓愈少年窘迫,為(wei) 了出人頭地,在仕途上,急功近利,是個(ge) “登第狂”。柳宗元實在重情重義(yi) ,麵對劉禹錫的“坑隊友”之舉(ju) 也不抱怨。歐陽修道德感重,在重修《五代史》時,用一個(ge) 字來表達善惡觀等等,總之,透過本書(shu) ,盡可以見識到八位文人的另一麵,觸摸他們(men) 真實的靈魂。

  此外,這部作品被認為(wei) 很好地兼顧了文學性以及實用性。書(shu) 中涉及了八位大家的眾(zhong) 多名篇佳作,而且對於(yu) 選入課本的一些重點篇章《師說》《醉翁亭記》《六國論》等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尋章摘句,刀劈斧鑿,把握謀篇布局,並且引經據典,厘清思想內(nei) 容。

  對讀者而言,透過《唐宋八大家文學課》可以了解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脈絡,了解唐宋之際的文學思想,並由此生發,看見中國文化的來處。在微觀上,八大家本人起伏跌宕的人生故事亦能給人共鳴與(yu) 啟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