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106”借貸短信:信息販賣“黑產”隱現
在信息化泛濫的今天,永遠有你想象不到的瘋狂。
“尊敬的客戶,我行為(wei) 您預備30萬(wan) 元備用金,隨借隨還無違約金,了解詳情回複Y+姓名,退訂回複T”……精美包裝的“李鬼”借貸短信魚龍混雜,極難甄別,這背後大多為(wei) 貸款中介引流獲客,暗箱操控。而亂(luan) 象之下,慫恿套取三方征信服務機構信息、信息販賣的“黑產(chan) ”鏈條也在滋生發芽。
短信群發公司成“幫凶”
“根據您房貸良好的還款記錄,可申請一筆續貸”“根據綜合評估授予您一筆30萬(wan) 元信用儲(chu) 備金,如需辦理回複Y,加急回JY,退訂回T”……在信息化時代,收取海量信息已成為(wei) 人人生活中的常事,你是否也收到過這樣的借款營銷信息?是否也不堪其擾?
在《“3·15”觀察|神秘的“106”借貸短信》稿件中,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神秘的“106”借貸短信發送主體(ti) 均不是正規銀行機構,實則為(wei) 貸款中介在背後暗箱操控。
李辰(化名)最近接到了一筆新生意,為(wei) 貸款中介提供短信發送引流服務,他所在公司的主營業(ye) 務就是發送“106”開頭的各類短信。“我們(men) 的收費非常便宜,發一條短信7分錢,700元錢能發1萬(wan) 條短信,如果發送量大還可打折,6000元左右就可以發送10萬(wan) 條短信。”
除了提供發送平台,李辰還會(hui) 向貸款中介提供統一的套用模板,這類模板與(yu) 消費者收到的內(nei) 容也大同小異,例如:【××銀行】尊敬的客戶,我行授信給您的369000元將於(yu) 3月31日到期,可用於(yu) 日常消費、房屋裝修、生意應急,查利率回6,申請回8,退訂回T。
“106”借貸短信如何發送?成功率又如何?北京商報記者以貸款中介身份進行了暗訪,在注冊(ce) 流程方麵,短信群發公司的規定各有不同,有的公司需要貸款中介提供手機號、身份證實名注冊(ce) ,有的公司會(hui) 向貸款中介提供可直接登錄平台的虛擬賬號。
短信群發平台的操作流程較為(wei) 簡單,隻要在“短信內(nei) 容”中粘貼群發公司提供的模板,導入需要發送的手機號點擊發送即可。北京商報記者隨機尋找了5位來自不同地區的消費者進行測試,點擊發送按鈕不到20分鍾,便有消費者收到了“106”借貸短信,但也有手機注冊(ce) 地在北京、杭州等地的消費者並未收到“106”借貸短信信息。
對無法收取短信的情況,有短信群發平台人士給出了兩(liang) 種解釋:一種為(wei) 地區限製,另一種為(wei) 消費者手機設置了短信攔截。
而就在向中間商提供個(ge) 人信息後,北京商報記者也收到了不同的貸款營銷短信或貸款中介電話,這些短信包裝極為(wei) 隱秘,有的以帶貨、快遞中獎為(wei) 噱頭,先將消費者引流後再推銷貸款,有的則直接表述為(wei) 可申請貸款。
套用三方征信機構用戶信息
神秘的“106”借貸短信背後,是短信群發公司推波助瀾。為(wei) 了幫助新入行或者客源較少的貸款中介,短信群發公司還推出了另一種代發服務。
“中間商”映嵐(化名)介紹了一整套服務流程,“如果貸款中介沒有手機號,我們(men) 可以先提供一批,這些手機號可以是貸款中介覆蓋的地區,市縣鎮均可。且都是優(you) 質的借款客群,有借款需求,發一回借款客戶可能不太在意,多發幾回肯定更有效果”。
短信群發公司為(wei) 何能獲取到海量的優(you) 質客群信息?這些客群的信息來源又是何處?在交談中,“中間商”們(men) 表現得都頗為(wei) 謹慎,在北京商報記者的反複追問之下才鬆了口,優(you) 質客群的來源主要有兩(liang) 種,一類為(wei) 與(yu) 其合作的貸款機構客群信息,另一類則為(wei) 擁有國家備案的企業(ye) 征信查詢機構用戶信息。
更有“中間商”慫恿稱,“‘3·15’過後查得嚴(yan) 了,現在無法提供代發服務,可以直接注冊(ce) 官方備案企業(ye) 征信機構的會(hui) 員,拉取企業(ye) 主信息再通過我們(men) 的平台發送短信”。
目前市場上存在多類官方備案企業(ye) 征信機構,此類機構旨在為(wei) 用戶提供快速查詢企業(ye) 工商信息、法院判決(jue) 信息、關(guan) 聯企業(ye) 信息、法律訴訟、失信信息、被執行人信息等服務。信息來源通常為(wei) 國家企業(ye) 信用信息公示係統、企業(ye) 年報等官方信息。
北京商報記者登錄後發現,在查詢過程中,可以清晰看到企業(ye) 主的聯係方式以及郵箱地址,而此類企業(ye) 征信機構的會(hui) 員製度也通常支持信息批量導出,他們(men) 正是“中間商”所言的優(you) 質客群。對此,有企業(ye) 征信機構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並未和短信群發公司存在合作”。但也有人士稱,“此類行為(wei) 極難防範”。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ye) 高級谘詢顧問蘇筱芮表示,魚龍混雜的“106”借貸短信主要存在兩(liang) 方麵問題,第一個(ge) 是短信發送服務平台沒有對應的資質門檻,交錢就能發,給不法分子以渾水摸魚之機,第二個(ge) 則是短信發送平台瞄準的接收短信的用戶較為(wei) “精準”,表明該行業(ye) 當中個(ge) 人信息幾乎處於(yu) “裸奔”狀態。
在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悅看來,這類查詢機構可以通過篩選機製,幫助用戶獲取符合條件的目標公司數據。用戶獲取上述數據後,應當合法使用,若獲取信息後濫發垃圾短信,屬於(yu) 違法行為(wei) ,情節嚴(yan) 重的可能構成犯罪。
背後現信息販賣“黑產(chan) ”
除了慫恿套用企業(ye) 征信機構信息外,也有服務商為(wei) 貸款中介群發“106”短信提供手機號,販賣個(ge) 人信息。
在北京商報記者表達了想要求購大量手機號發送引流短信的需求後,有“中間商”提供了“號販子”的對接信息。
號販子戎戎(化名)向貸款中介供應兩(liang) 種資源,一類為(wei) 通過貸款平台抓取的用戶信息,另一類為(wei) 銀行內(nei) 部數據。“我們(men) 會(hui) 提取之前有過借款行為(wei) 的客戶。不帶客戶姓名,隻有一條手機號,1000條售價(jia) 800元、2000條售價(jia) 1400元、1萬(wan) 條售價(jia) 3000元。”
另一位號販子為(wei) 貸款中介提供的信息更為(wei) 全麵,主要有企業(ye) 法人、車主、業(ye) 主、社保公積金用戶、信用卡用戶等,按套餐製收費,隻需要花費100元就可以買(mai) 到1000條手機號。“客戶準確率在80%左右。”
在交納一定費用後,北京商報記者輕易便得到了數百位用戶的個(ge) 人手機號信息,記者隨機測試後發現,這些手機號並不是虛擬號碼,均可以接通且真實有效。
王德悅進一步指出,買(mai) 賣公民手機號碼等個(ge) 人信息,情節嚴(yan) 重的,可能構成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罪;我國已全麵實行手機號碼實名製,手機號碼具有專(zhuan) 屬性和隱私性,僅(jin) 售賣不含機主姓名的手機號碼也屬於(yu) 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國內(nei) 已有多人因出售他人手機號碼而被追究刑事責任。對消費者來說,“106”短信內(nei) 容魚龍混雜,因為(wei) 掛著各大銀行的名頭,用戶難辨內(nei) 容真假,除了廣告營銷之外,更是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內(nei) 置“釣魚網站”,成為(wei) 電信詐騙新手段。
建立審核機製迫在眉睫
魚龍混雜的“106”借貸短信牽出了一係列黑產(chan) ,須引起相關(guan) 部門和運營商的高度重視。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ye) 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類“106”借貸短信涉嫌誇大、虛假宣傳(chuan) 、違法違規,也沒有起到真正能夠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作用,應設置類似大數據管理中心的機構,通過技術手段監測此類違規行為(wei) 。
在王德悅看來,監管垃圾金融短信存在的難點是,發送“106”短信需要“資質”+“實名認證”才能發送,但門檻太低,運營商不對短信內(nei) 容進行審核,消費者也缺乏有效的反製措施,致使垃圾短信泛濫。需要通過製度規範,讓服務商和運營商履行更多的責任和義(yi) 務;如可以將政府機關(guan) 、各銀行等官方消息與(yu) 普通“106”短信嚴(yan) 格區分開來,甚至設置新的號段用來發送官方消息;也可以在短信中強製標注發送者真實身份等;手機係統設置上,應當要能夠精準地設置“貸款”“中獎”等關(guan) 鍵詞,屏蔽此類垃圾短信。北京商報金融調查小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