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法促善治 發展添活力(基層治理新實踐)
編者按: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鄉(xiang) 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務,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提出,要“積極促進城鄉(xiang) 基層治理和平安法治鄉(xiang) 村建設”“加強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引導全民增強法治觀念”。
創建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生動體(ti) 現,能夠增強城鄉(xiang) 社區群眾(zhong) 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實效,切實提升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日前,本報記者分赴多地,從(cong) 一名“法律明白人”、一名村幹部和一名居民視角出發,報道基層聚焦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加強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建設的生動實踐。
“法律明白人”的切身體(ti) 驗——
“用法律說話,有理有據,大家才會(hui) 心服口服”
一大早,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龍潭街道北關(guan) 社區居民歐大爺來到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把社區綜治專(zhuan) 幹鄧波達拉到一旁。“小鄧,有個(ge) 事,想請你幫忙。”
歐大爺家住北關(guan) 社區龍泉小區。幾天前,過道拐角處突然多出兩(liang) 扇廢棄木門。木門斜靠著牆麵,把原本隻有1.5米寬的過道擋住了一半。“我每天都要接送兩(liang) 個(ge) 孫子上下學,進進出出很不方便,勞煩你去做做工作。”歐大爺說。
聽罷,鄧波達一口答應下來。
鄧波達在北關(guan) 社區工作了11年,經常處理鄰裏糾紛。2019年被社區選為(wei) “法律明白人”後,鄧波達參加了縣司法局和社區舉(ju) 辦的培訓,重點學習(xi) 了與(yu) 群眾(zhong) 日常生產(chan)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法律知識,自己也購買(mai) 了一些法律書(shu) 籍。每次需要調解鄰裏矛盾糾紛,他都會(hui) 從(cong) 法律中找依據。
為(wei) 了便於(yu) 居民理解,他特意找了幾個(ge) 由樓道堆物引發糾紛的相關(guan) 案例。攜帶打印好的相關(guan) 法條和案件資料,鄧波達來到木門主人王大哥家。
“樓道既是人行通道,也是消防通道,必須保持暢通。多部法律都有明確規定,要保持消防通道暢通,任何人不得占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鄧波達對照相關(guan) 法律條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木門堆放在樓道,影響了其他鄰居出行,還容易引發火災,總歸是不安全。如果沒有別的用處,您盡早處理掉吧。”
“這些家長裏短的瑣事,看似很小,調解起來卻不容易。用法律說話,有理有據,大家才會(hui) 心服口服。”鄧波達說。去年8月,50多歲的曾大姐搬來北關(guan) 社區居住。家門前有一塊“巴掌地”,向來勤快的她便圈養(yang) 了30多隻雞鴨。居住於(yu) 此的群眾(zhong) 意見很大,找到鄧波達求助。
鄧波達翻閱了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其中明確規定,飼養(yang) 家畜家禽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托的單位,責令其限期處理或者予以沒收,並可處以罰款。
然而鄧波達初次登門時,曾大姐卻不以為(wei) 然:“小鄧,我勤快點,多搞幾次衛生,不礙事。”“曾大姐,飼養(yang) 雞鴨嚴(yan) 重影響了環境衛生和市容市貌,是不符合規定的。”鄧波達此後每次上門,都會(hui) 耐心地向她講解法律知識以及相關(guan) 規定,“如果家家戶戶都在街邊養(yang) 雞鴨,縣城會(hui) 變成什麽(me) 樣子?”一來二去,曾大姐慢慢接受並予以整改。
北關(guan) 社區共有3萬(wan) 多居民,像鄧波達這樣在司法局注冊(ce) 的“法律明白人”共有412人。按照鄧波達的理解,“法律明白人”要起到示範作用,引導大家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我們(men) 大力培育‘法律明白人’,讓社區幹部依法辦事,讓居民遇到問題有合理的反映渠道。”北關(guan) 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劉平華介紹,去年,社區“法律明白人”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20餘(yu) 件。今年1月,北關(guan) 社區獲評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
近年來,桂陽縣積極推進“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重點在村(社區)幹部、人民調解員、網格員、居民小組長、退伍軍(jun) 人和“五老”人員中遴選“法律明白人”,並進行培訓,逐步建立起覆蓋全縣373個(ge) 村(社區)的“法律明白人”普法服務隊伍。目前,桂陽全縣“法律明白人”化解各類矛盾糾紛近1.2萬(wan) 件,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法律服務約8000次,引導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餘(yu) 件。
村幹部的工作感受——
“推進法治觀念深入人心,處理問題時才更容易得到群眾(zhong) 認可”
“村民幹啥事都能想到法律、信任法律,各項工作推進就會(hui) 很順利。”前不久,在處理完村裏的一起宅基地糾紛後,安徽省阜陽市臨(lin) 泉縣老集鎮前於(yu) 莊村第一書(shu) 記、安徽警官職業(ye) 學院幹部王斌頗有感慨。
在這起糾紛中,兩(liang) 家人宅基地一前一後,中間有條小路。去年10月,後麵一家蓋新房,運送建材的大車進不來,想把小路拓寬硬化。但前麵一家不同意,認為(wei) 道路拓寬會(hui) 占了自家的宅基地,兩(liang) 家人相持不下。村幹部得知情況後,立即組織雙方依法調解。
“調解的關(guan) 鍵在於(yu) 弄清楚兩(liang) 家宅基地的邊界在哪裏。”回憶起當時調解的經過,王斌告訴記者,“為(wei) 了找到確切證據,我們(men) 走訪了村幹部、此前的生產(chan) 隊長和一些老村民。”
走訪中,有一位老人清楚記得,前麵那家人曾種了一棵樹作為(wei) 宅基地邊界。如今,雖然樹沒有了,但樹根應該還在。去年11月底,雙方在村幹部陪同下挖出樹根,找到關(guan) 鍵證據,矛盾化解有了抓手。此後,在村幹部、“五老”的調解下,雙方很快達成和解——道路可以拓寬做簡易硬化,但新房蓋好後,要把道路恢複原樣。
王斌說:“遇事找法,解決(jue) 問題用法。正是因為(wei) 長期以來,村幹部們(men) 不斷推進法治觀念深入人心,處理問題時才更容易得到群眾(zhong) 認可,促進鄰裏和諧相處。”
前於(yu) 莊村的變化始於(yu) 2017年。那年安徽警官職業(ye) 學院定點幫扶前於(yu) 莊村,駐村幹部持續發揮法治教育資源優(you) 勢,紮實推進普法、依法治村工作。2021年以來,駐村工作隊協助村兩(liang) 委健全村民理事會(hui) 章程、厘清村民委員會(hui) 工作職責、完善村民小組製度等村務工作機製,不斷規範村務處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前於(yu) 莊村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hui) 、村務監督委員會(hui) 、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等組織,不斷深化“陽光村務”,提高村民參與(yu) 程度。
與(yu) 此同時,安徽警官職業(ye) 學院每年都會(hui) 挑選一批具有律師執業(ye) 資格證書(shu) 的優(you) 秀教師,到前於(yu) 莊村開展法律援助、法治宣講等活動,提高村民法治意識。據介紹,前於(yu) 莊村2021年4月獲評“安徽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2023年1月又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
“前於(yu) 莊村每年有三四十起矛盾糾紛,但在法治框架下大都能妥善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王斌說。
居民的主動參與(yu) ——
“工作陽光透明,居民參與(yu) 基層治理,社區更像一個(ge) 大家庭了”
爐子上,水壺呼呼冒著熱氣。
56歲的陳達勇抓起兩(liang) 撮茶葉放進保溫杯,倒入熱水,蓋上杯蓋,帶上筆記本,趕往居委會(hui) 。每次開會(hui) ,他總會(hui) 提前到場。
這是第一季度的“警民議事會(hui) ”,主題是打擊毒品犯罪,由片區民警向居民代表講解宣傳(chuan) 。現場40多人全神貫注,互動環節氛圍活躍。看到這一幕,陳達勇很欣慰,因為(wei) “警民議事會(hui) ”機製的產(chan) 生有他一份功勞。
位於(yu) 貴州省貴陽市白雲(yun) 區雲(yun) 城街道的白金社區,有4232戶9688人。2015年,陳達勇住進來時還是另一番景象。
“我家住4樓,靠近臥室陽台的地方有個(ge) 十幾平方米的平台,之前總有衣服、玩具等掉落到平台上。”陳達勇說,高空拋物時有發生,可整棟樓有32層,逐戶查找非常困難。
入戶發放宣傳(chuan) 冊(ce) 、樓棟口張貼宣傳(chuan) 標語……一係列舉(ju) 措下來,高空拋物現象有所減少,但陳達勇仍不放心。聯想到社區多次發生電瓶車電池被盜事件,他繼續向社區居委會(hui) 提建議,讓住戶主動參與(yu) 進來,把“社區事”變成“家家事”。居委會(hui) 討論後很快製定方案,定期組織業(ye) 主代表、黨(dang) 員、社區工作人員學習(xi) 法律法規。“有時請法官來上課,有時通過多媒體(ti) 集中學習(xi) 。”有著30多年黨(dang) 齡的陳達勇每次都主動報名,不少居民也覺得這種學習(xi) 既新鮮又實用。
做好基層法治工作,從(cong) “要我參與(yu) ”變為(wei) “我要參與(yu) ”是關(guan) 鍵。在陳達勇的提議下,社區居委會(hui) 成立了“警民議事會(hui) ”“居民議事會(hui) ”。前者由居委會(hui) 、片區民警及居民代表召集,開展普法宣傳(chuan) ,征集問題建議;後者針對社區治理征集意見,由居委會(hui) 負責組織實施和落實。
為(wei) 推動社區工作規範化,白金社區還製定居民公約,推動人人參與(yu) 、彼此監督。從(cong) 座椅靠背到路燈燈杆,再到周邊道路,總能看到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條文。陳達勇告訴記者,“現在社區居民的法治觀念越來越強了。”
如今,社區居委會(hui) 還按照居民要求,將所有款項及收支明細逐一公示,接受群眾(zhong) 監督。“工作陽光透明,居民參與(yu) 基層治理,社區更像一個(ge) 大家庭了。”陳達勇說。
本報記者 王雲(yun) 娜 徐 靖 蘇 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